立訊精密王來春:不排除赴美建廠!

4月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公司供應商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於周三在電話會議中告訴分析師,該公司正在與客戶談判,以討論如何通過將更多生產轉移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中國以外的地方來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的影響。

△蘋果公司CEO庫克在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的陪同下參觀工廠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部分國家和地區加征對等關稅,比如對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歐盟、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等進口商品分別加征的34%、32%、20%、24%、25%、46%、36%、26%和24%的對等關稅,美國的一些貿易夥伴最低也將麵臨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

隨後在美國東部時間9日淩晨0:01分(北京時間中午12:01分),美國特朗普政府再度宣布對華加征50%關稅,疊加此前宣布的加征34%關稅,及更早前宣布的加征20%關稅,使得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稅率上升到了104%(芯片等部分產品在後兩次的加征關稅當中被暫時豁免)。北京時間4月10日淩晨,美國更是直接將對華關稅稅率提高到了125%。

目前立訊精密正在為美國蘋果公司組裝iPhone和AirPods等產品,這些產品除了在中國銷售之外,部分也會出口到美國市場。

這也意味著,立訊精密接下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的iPhone、AirPods等產品對美國出口將會麵臨高達125%的關稅。

雖然立訊精密方麵4月8日回應稱,公司已通過全球產能布局等控製風險,受“對等關稅”影響有限。目前具體稅率、關稅豁免的申報和裁決等情況還不太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電子製造業供應鏈企業中,通常與客戶商定采用FOB模式(Free On Board,“離岸價”),供應鏈企業不需要承擔關稅,關稅由進口商(客戶)承擔。

但是,對於此前美國對華累計加征的54%的關稅稅率,蘋果公司恐怕都難以完全獨自承受,更別提現在美國已經將對華關稅稅率提高到了125%。

根據此前TechInsights 研究分析師Wayne Lam分析稱,以最新iPhone 16 Pro來說,256GB版本的售價為1,100美元,蘋果預估內部所有成本約為550美元,加上組裝和測試,每支的成本達到了580美元,即使考慮到蘋果的廣告預算和所有的服務(如iMessage、iCloud等),利潤率也很高。

但是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總稅率達到54%時,就已經意味著每部iPhone 16 Pro 256GB版總成本上升至893美元,而現在稅率達到125%時,意味著成本將再度升高至1305美元,已經超過了目前的售價。顯然,蘋果無法接受這樣的成本上漲。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電話會議記錄顯示,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在4月9日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當時美國再度對華加征50%稅率尚未官宣,但此前特朗普已經預告),關稅對立訊精密的利潤和營收影響很小,因為立訊精密向美國出口的成品數量很少。

不過,王來春在一個多小時的電話會議中也有提到,立訊精密需要考慮增加海外投資,並可能擱置一些在大陸的投資計劃

王來春表示:“如果有商業保證並且我們能夠進行良好的評估我們不排除將某些產品本地化生產以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這也被外界認定是立訊精密考慮到美國設廠的表態。

她說,立訊精密曾告訴一些客戶,他們需要這樣的保證(猜測應該是,客戶要給予訂單保證,並且由客戶承擔在美生產所帶來的成本增長等),以回應他們關於在北美為自動化程度很高的產品提供一些服務的可能性的詢問。“但對於這一步,我們還將權衡一些長期開發和安全考慮。”王來春補充道。

雖然王來春並未在電話會議中提及蘋果公司或其他客戶的名字,但是外界認為該客戶主要就是蘋果公司。

對於,路透社的報道,立訊精密沒有立即回應進一步置評的請求。蘋果也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資料顯示,立訊精密除了在中國擁有多家工廠外,還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美國和墨西哥設有生產基地和研究中心。除了為蘋果公司組裝產品外,立訊精密還設計和製造其他電子設備,例如路由器、無線充電模塊和視頻會議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立訊精密及其子公司立訊通訊還與聞泰科技達成了協議,將以現金交易的方式收購聞泰科技的ODM業務,其中就包括了聞泰科技ODM業務在多地的工廠。

作為對美國的主要出口國,包括立訊精密在內的幾家中國製造商近年來紛紛在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進行擴張。雖然目前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都分別被美國加征了46%、36%和24%的關稅,但是相比目前美國對中國累計加征的104%關稅來說,已經是低了很多。

路透社稱,王來春在電話會議上也表示,立訊精密正在考慮在東南亞進行更多投資,但沒有透露投資地點。

雖然越南的工業基礎設施和人才積累已經相對成熟,但是其目前被美國加征了46%的關稅,使得立訊精密不太可能會考慮繼續在越南進行擴張。不過,越南政府正計劃與美國特朗普政府達成新的關稅協議,將關稅降低至合理水平。除非最終越南麵臨的關稅比其他國家的還要高 10%,否則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不太可能從越南轉移出去。

王來春說,立訊精密沒有考慮擴展到印度,但如果客戶提出特殊要求,他們會考慮這樣做。

因此,目前稅率相對較低的馬來西亞可能將是立訊精密考慮更多投資的東南亞地點之一。此外,正如王來春前麵表態的那樣,如果考慮將部分對美出口的產品在美國本地化生產,也將會解決目前麵臨的美國關稅問題。

但是,即便現在開始在美國或者稅率低窪的國家建立海外新工廠也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王來春指出,立訊精密需要1到1.5年的時間才能在已經有工廠的地方建造和啟動一條新的生產線。

當被問及目前關稅是否會由供應鏈中的企業和最終消費者共同承擔時,王來春說:“迄今為止,所有硬件製造商都沒有為關稅或物流倉儲買單......這樣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我認為將來也會一樣。”

但是王來春也承認,擔心客戶會因為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而向供應鏈廠商尋求更低的價格(即分攤關稅導致的成本上漲壓力)。“客戶總是與供應商合作,以提高競爭力。”王來春補充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