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日本藥企退出中國!4月1日,日本住友製藥宣布出售亞洲業務,主要包括住友製藥投資(中國)、SMPAP及其子公司在中國(含港澳台)及東南亞國家相關業務。
住友製藥是日本排名前十的大藥企。早在1995年,公司就在中國上市了首個產品鹽酸阿羅洛爾片。算下來今年正好是住友製藥在中國的第30年。2022年時,住友製藥還曾表示要加大對中國的投入,如今卻突然宣布賣掉亞洲業務,這背後是什麽盤算?
事實上,眼下住友製藥已經自顧不暇。隨著公司重磅炸彈藥物專利過期,住友製藥在北美、日本這兩個核心市場的收入連年下降。為此,在過去兩年時間,從裁員到讓員工提早退休,再到給高管降薪,可以說,住友製藥已經把能出的招都交了,隻能開始賣家當。
近兩年,受到集采和醫保談判政策的影響,住友製藥壓力不小,中國區的收入也在不斷走下坡路。不過,住友製藥給自己留下了回旋的餘地:將公司的全部股份分兩次賣出,先以450億日元的價格賣60%,剩下的40%則要到2029年之後以270億日元轉讓。
變賣資產拿到的錢,住友製藥表示將會被用到確立成長引擎上。說的明白點,其實就是公司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美國市場。住友製藥表示,目前銷售額的重要支柱主要還是北美三大主要新產品。不過,這三款產品的銷售額此前一直沒達到公司的預期,未來能不能真的扛起大局還不好說。
深耕中國三十年
住友製藥是日本企業中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早在1995年,住友製藥的用於治療降血壓、抗心絞痛的鹽酸阿羅洛爾片便在中國上市。隨後幾年,住友製藥不斷拓展中國市場。2000年,成立了住友製藥上海辦事處,2003年由住友製藥株式會社出資成立在華全資子公司蘇州住友製藥。
在亞洲,住友製藥分為幾塊:住友中國公司負責中國市場;住友亞太公司負責日本以外的亞洲業務活動網點,包括東南亞、中國港台業務。目前,住友製藥在上海、北京、廣州設有分公司,在蘇州設有工廠,中國員工總數近600人。
住友製藥在中國已上市的產品主要集中於抗感染領域、中樞神經領域、心血管領域的鹽酸阿羅洛爾片、消化道領域。其中,抗生素藥品注射用美羅培南、中樞神經藥品枸櫞酸坦度螺酮片,自1998年、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後迅速得到市場認可,銷售額持續上升。2023財年住友製藥的美羅培南仍然實現了21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的銷售額。
2017年、2019年,住友製藥又先後推出兩款中樞神經係統新藥布南色林片、鹽酸魯拉西酮片,進一步豐富了公司在中國的產品結構。經過三十年的發展,2021年住友製藥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20億元。
當時,住友製藥還是對中國區的未來滿懷期待。2022年6月29日,住友在中國成立上海住友製藥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加大對中國投資。那年10月的采訪中,住友製藥中國董事長表示:未來5到10年,住友製藥將有更多新產品在中國上市,如社區獲得性肺炎新藥來法莫林、膀胱過度活動症新藥維貝格隆等。
但實際上,當時住友製藥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根據住友製藥公告,負責中國區住友製藥蘇州公司,2022至2024財年銷售額分別為為22.2億、20.33億、16.95億元。
這不意外。此前住友製藥提到的新藥均未在國內問世。在中國銷售的產品都是已經過了專利期的老藥,隨著國內仿製藥企紛紛入局,都麵臨著不小的壓力。
先挽救核心市場
住友製藥其實在中國市場的收入並不算多,2022、2023財年分別隻占總收入的7%和10%。住友製藥收入來源主要還是依靠北美和日本市場。
然而,最近幾年北美和日本市場也支棱不起來了。這主要是由於公司的核心產品抗精神病藥物魯拉西酮專利到期。根據住友製藥往年的財報顯示,魯拉西酮在2018年至2022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845億日元、1895億日元、2089億日元、2110億日元、2081億美元,分別占據當年全部藥品銷售額的40.2%、39.3%、40.5%、37.6%、37.5%,而其中北美的銷售額遠超日本。
2023年2月,這款藥物在北美專利到期,開始受到仿製藥的衝擊。2023財年前三季度,魯拉西酮在北美銷售額下降至51億日元,同比下降97.2%,住友製藥整體的營收也隨之大跌。
為了應對專利懸崖,住友製藥也早有準備,計劃大力推動前列腺癌藥物Orgovyx、與輝瑞合作的潰瘍性子宮肌瘤治療藥物Myfembree、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藥物Gemtesa三款產品的銷售,以抵消魯拉西酮的銷售下跌。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三款產品的銷售額沒能達到預期,公司的營收不斷下滑。
為此,這兩年住友製藥裁掉了超1000名員工,此前更是宣布,因業績不好將會給高管降薪。但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發揮的作用不大。
也是因此,這一次住友製藥又開始行動起來,將包括中國子公司在內的亞洲業務出售,至於此次轉讓獲得交易額,住友製藥表示將會強化財務基礎以及確立相關成長引擎。說的直接點,也就是將
現階段的增長都指望上述三大核心產品在北美市場的銷售。北美市場會承住這份厚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