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雖然在這些天仍在調整,但新的機會並未缺席,有一個主線已經顯著超過人形機器人、AI等核心熱門科技概念,這個主線就是創新藥。有很多創新藥標的都在近期走出了右側突破反轉甚至加速主升浪行情。
當有些人還在戀戰科技股時,很多資金已經開始轉向,創新藥正是承接溢出資金的重要領域之一,而這類創新藥標的很多都有最新的重磅新藥研發等內在驅動因素。
創新藥賺錢效應強勢啟動
在高彈性科技主題分化的這段時間,創新藥一直非常強勢,賺錢效應甚至能夠追趕1月、2月的人形機器人、AI等。
先來看一組數據。自1月13日至今(截至4月2日,下同),創新藥主題期間走勢明顯強於大盤,累計漲幅超過了18%,且沒有出現科技概念的劇烈回撤情形,而是一直都是相對低位的穩步上漲行情(見圖1)。4月3日,在市場震蕩行情中,創新藥板塊盤中繼續強勢領漲。
個股的表現更為突出,很多創新藥公司都出現了強勢領跑,即便大盤分化調整也沒有阻礙它們的反彈。這類代表公司像一品紅、艾力斯、澤璟製藥等。
那麽,重點來了,創新藥的機會還能持續嗎?
從驅動創新藥上漲的邏輯來看,與市場、行業利好以及公司內在因素催化等多個維度有關。如市場方麵,醫藥是典型的防禦型板塊,當前具有相對的低估值優勢,且是資金長期布局的主流賽道之一,本輪的上漲即受益於市場“高低”切換。再如公司方麵,近年,國內創新藥數量、對外授權金額都有不錯的增長,這進一步確立了行業的向好景氣度格局。創新藥的後續機會很大程度需要這些因素的繼續加持。
對於相關創新藥公司,券商也有密集的關注度,近期,不少標的成為推薦目標,且最新股價較券商目標位有50%甚至更高的上漲空間。
本欄目特約嘉賓邊惠宗對創新藥進行了長期跟蹤,其在這輪創新藥行情上漲前以及近期均進行了深入分析。
比如邊惠宗在2024年8月表示,創新藥全球投融資環境在改善,降息周期開啟後,經營對融資成本下降的彈性會更明顯。本質上是有補漲的需求,超跌標的會輪動修複;2024年12月表示,創新藥領域存在預期差,這裏很多不錯的公司都進入勝率&賠率清晰度很高的階段;今年3月4日表示,創新藥係統性價值重估在即。創新品種在中國獲批上市、BIC(同類最優)潛力管線海外權益授出將帶來收入以及利潤。
4月1日,邊惠宗再度重點提及創新藥的相關投資機會。其談及的多隻創新藥案例個股均在後市迎來了強勢上漲,如最新於3月4日談及的一隻標的近期出現了逆市上漲且目前仍處在多頭趨勢中;2024年11月18日談及的一隻創新藥標的至今則已有數倍漲幅。對於類似創新藥的主線投資機會以及市場未來走勢,邊惠宗將於下周一(4月7日)下午4點半在《邊看邊漲》欄目線上直播中進行深度分析。
這些公司“劇透”最新利好
在創新藥板塊整體上漲背後,個股也存在分化現象,其中領跑的創新藥個股背後都有幾個相似的驅動因素——最新藥品研發提速、上市,或簽訂合作協議等,而這些驅動因素均指向醫藥公司的未來業績改善。
如昔日10倍龍頭恒瑞醫藥,其股價就在最近重拾升勢,3月25日~4月1日累計上漲了近17%。在這背後,公司已將HRS-5346項目有償許可給默沙東,同時,公司近日收到多份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再如一品紅,公司股價從3月26日以來加速逆市反彈,確立右側反轉,至今累計上漲超30%。一品紅主營業務為兒童類以及慢性病類藥品,公司曾在3月初表示,在研痛風創新藥AR882全球關鍵性Ⅲ期試驗REDUCE 2已提前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
長線“慢牛股”艾力斯也在近期有相關臨床試驗利好刺激。其在今年1月表示,甲磺酸伏美替尼片新增適應症的臨床研究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準。
最新“劇透”藥品研發提速、上市,或簽訂合作協議等相關利好的公司還有很多,這裏不再一一列舉,經過深度整理後以表格形式給大家呈現,另外,在此基礎上做了進一步梳理篩選,這些公司大多確立了右側反轉趨勢、多頭主升浪行情,一些更是出現逆市大漲。
業績進入密集兌現期
新藥的研發推進、上市獲批,帶動商業化進程,進而帶動營收增長。
從一些公司的2024年年報或預告相關內容來看,創新藥業務貢獻了不俗的營收。如前沿生物,公司2024年度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抗HIV創新藥艾可寧®,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2500萬元~13000萬元,同比增加9.41%到13.79%。
迪哲醫藥,2024年6月,公司第二款核心產品國家1類創新藥高瑞哲®獲批上市,該藥品為全球首個且唯一作用於JAK/STAT通路的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新機製治療藥物。舒沃哲®和高瑞哲®2024年的銷售實現快速增長,預計全年度產品銷售收入為36000萬元左右。
不過,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金額高,研發費用經常成為增厚利潤的掣肘,這也是行業長期麵臨的“創新困境”。從去年業績預降的公司情況來看,不少都是因為創新藥研發投入增加導致利潤下降。
反映到整體經營情況來看,創新藥公司業績為結構型改善。如整體統計180餘隻創新藥標的,目前已有近百隻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過半家數業績預增(含減虧,下同)。此外,70餘隻標的正式發布了2024年的年報業績報告,同樣超過半數公司業績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公司業績增長實現翻倍(見表2)。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