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B介入”等尚存疑,小米SU7迎來“至暗時刻”

交付剛滿一周年的小米SU7,迎來了“至暗時刻”。

受小米SU7事故事件影響,小米集團港股午後開盤後大幅走低,至當日收盤跌5.59%,市值較上一交易日縮水800億元。

3月29日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4月1日,小米官方對此進行了回應。

“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開始減速。隨後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並操控車輛轉向,隨後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係統最後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小米官方表示。

在聲明中,小米公布了“目前所知並提交給警方的信息”。信息摘要初步還原了事故經過:事故車輛於29日22:27:17 激活NOA,時速為116km/h;係統分別在約1分鍾和9分鍾後發出輕度分心報警及脫手預警提示;22:44:24 ,NOA發出前方障礙風險提示並開始減速後,車輛隨即被駕駛員接管並在做出相關規避及減速動作約2秒鍾後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部分還原了事故過程,但小米在聲明中並未提及事故車輛的AEB狀態,同時也未對事故車駕駛員家屬有關“事故發生後車門無法打開”的問題進行回應。

“AEB是否介入或觸發,存有很多條件。”有汽車領域資深專業人士表示。據界麵新聞援引一位智能駕駛技術人員的分析,小米SU7標準版沒有激光雷達,純視覺模式在夜間識別效果相對欠佳,可能存在障礙物識別不夠及時到位問題。另外,在車輛行駛速度超過100km/h之時,由於檢測距離相對有限,AEB存在沒有觸發可能性。

在此前的宣傳材料中,小米汽車方麵曾展示了小米SU7 AEB在夜間120km/h遇靜止故障車緊急刹停的功能。

“在這起事故中,係統或許未調用OCC占用網絡發AEB指令。”上述業內人士推測稱。

“當車速為120 km/h需刹停時,係統需計算合理的製動介入時機。TTC(Time to Collision)閾值一般為2秒,其中第一級製動為6 m/s²、第二級全力製動能為9 m/s²。但是,由於維修路段障礙物無法分類,OCC(Occupancy Network,占用網絡)估計不敢做緊急處置。”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進一步作出了解釋,“AEB介入條件,要看車企的算法模型。”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BEV+OCC的智駕方案是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生成車輛周圍環境的BEV鳥瞰圖視角,再通過OCC占用網絡技術對周圍環境進行三維重建,並識別出可通行和不可通行的空間區域。需要較高的技術門檻和算力支持,尤其是在邊緣設備的推理效率上。同時,對於一些細小及不規則的障礙物可能會存在誤檢和漏檢的風險。“比如,一些搭載BEV+ OCC方案的車型可能會出現無法識別停車場和收費站的閘杆。

“一般AEB的調節會弱化兩側的障礙物的反應敏感度,強化正向的障礙物識別製動。如果都是一樣的靈敏度,路邊的路牌路燈,靠太近的話,會誤觸發製動從而造成其它意外。”亦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AEB是否會介入,還要看當時施工障礙物的情況。

資料顯示,小米SU7標準版搭載1顆毫米波雷達,采用單顆英偉達Orin芯片,算力84TOPS。

對於事故車駕駛員家屬所提及的“車門鎖死”,由於缺乏進一步的信息,尚無法作出分析。

此外,電池方麵,小米SU7標準版搭載73.6kWh的磷酸鐵鋰電池。小米汽車官微曾稱,SU7搭載的BMS電池管理係統,緊急情況下可實現4ms內電流切斷,保證車內高壓安全。

“切短電源隻能杜絕外短路。電池被擠壓,電池內部短路著火,即便切斷電流也也沒用。”朱西產表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