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一則處罰信息顯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消金”),因公司治理不完善、風控獨立性不足、貸後管理不到位、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等違規事實被處以罰款140萬元。這是螞蟻消金開業以來首次收到的罰單。
罰單信息公布當日,螞蟻消金發布公告稱本次處罰源於2022年現場檢查問題,針對監管檢查發現的問題,公司誠懇接受處罰,後續將嚴格落實監管要求,持續提升合規管理水平,確保依法合規、穩健經營。
公開信息顯示,螞蟻消金於2021年6月4日成立並開業,注冊資本230億元,是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批準設立、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螞蟻消金承接了螞蟻集團的花唄和借唄業務,是消金行業中資產規模最大的企業。
螞蟻消金股東傳化智聯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螞蟻消金資產總額為2715.95億元,較2024年初增長13.3%,負債總額為2477.23億元,較2024年初增長14.3%。2024年上半年,螞蟻消金實現營業收入59.85億元,淨利潤9.25億元。
據了解,螞蟻消金被罰主要是因為開業初期的公司治理不完善、貸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如未及時在官網披露2021年財報,貸後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則表現在2021年個別用戶將從螞蟻消金獲得的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買基金和股票。
但是截至發稿,螞蟻消金官網仍然沒有披露2021年財報。另根據黑貓投訴平台,螞蟻消金接管的花唄和還唄兩款產品依然存在大量投訴,多涉及暴力催收等問題。
3月31日,一名消費者投訴稱,其本人近期遭遇家庭變故,家人住院需要巨額醫院費,因此支付寶花唄導致逾期,與支付寶客服協商還款遭拒絕。而後外包催收公司每天用不同電話騷擾,並且威脅恐嚇去該消費者戶籍地村委會等措施。該消費者要求停止騷擾並協商還款。
同日,另一名消費者投訴稱,2022年因經濟困難多次使用支付寶借唄借款,後無力償還,多次與平台以及第三方溝通無果。平台於2025年3月25日在未與其本人聯係的情況下直接聯係本人未填寫的第三方,透露其欠款信息,導致該消費者名譽嚴重受損。
螞蟻消金在2023年ESG報告中稱,公司在貸後領域嚴格把控催收公司準入條件,建立科學管理體係,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但是現實卻是,截至3月31日花唄和還唄所在的支付寶已經在黑貓投訴上累積投訴量超17萬條,近30天累計投訴量超7000條。
有分析指出,螞蟻消金主要麵向的是抗風險能力低的長尾用戶,這類消費群體容易因為各種意外事故出現資金鏈斷裂,引發逾期。消費貸逾期不僅會引起暴力催收等合規問題,也會使螞蟻消金資產質量惡化。
2月5日,螞蟻消金在銀登中心掛出今年首批個人不良消費貸款資產包,未償本息總額達5.81億元,涉及3.94萬名消費者、5.54萬筆消費貸,借款人平均年齡約38歲,最高單筆未償金額達24.86萬元。借款人平均未償本息餘額僅1.47萬元,加權平均逾期天數為383.87天,起始價5000萬元,約為0.86折。
據梳理,這是螞蟻消金自2024年以來螞蟻消金第三次進行不良資產處置,前兩次處置的不良資產規模為5.9億元和5.88億元。
頻繁處置不良資產的背後是消金行業資產不良率普遍上升。銀登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消費金融公司掛牌轉讓的不良貸款規模達477.97億元,同比增長超120%,其中個人消費貸占比為66%。螞蟻消金作為消金行業的頭部公司之一,同樣也要麵臨不良率上漲的煩惱。
與此同時,螞蟻消金的抗風險能力也麵臨考驗。2024年一季度至三季度資本信息披露報告,螞蟻消金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從期初的12.14%、12.14%和13.31%下降至期末的10.71%、10.71%和11.89%。
2023年螞蟻消金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82%至1.52億元,被外界推測是因為資產擴張帶來的撥備計提上升侵蝕了當期利潤,但是2024年的螞蟻消金依然在麵臨資金緊張的問題。
另一方麵,螞蟻消金雖然資產規模排在業內首位,但是營收規模落後於招聯消金和馬上消金,這表明螞蟻消金的資產利用率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