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股東又要失望了!“芯片一哥”中芯國際營收首破500億

圖源:視覺中國

“芯片一哥”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HK)3月27日晚間披露年報,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77.96億元,同比增長27.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36.99億元,同比下降23.31%。

這是中芯國際營收首次突破500億元,創曆史新高。但與此同時,公司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下滑。2023年,受到半導體行業庫存高企、宏觀經濟低迷等影響,公司淨利潤跌幅超60%,2024年跌幅有所收窄。

晶圓量增價減是中芯國際當下的核心矛盾。2024年,中芯國際晶圓銷量增長近37%,突破800萬片,但平均售價從2023年的6967元下滑至6639元,跌了328元。

年報發布後,3月28日,中芯國際A股、H股早盤分別下跌1.43%、3.38%。將時間線拉長來看,近一年來,中芯國際H股表現強勁,累計漲幅超220%,僅今年年內漲幅已超52%,目前港股總市值3883億港元。A股近一年股價累計漲幅約110%,不過自去年9月下旬開啟近一個多月的強勢行情之後,便持續震蕩回調,今年以來股價累計跌幅3.67%,目前總市值7275億元。

營收刷新紀錄

中芯國際主營業務為晶圓代工業務,收入來自五大業務方向(智能手機、電腦與平板、消費電子、互聯與可穿戴、工業與汽車)。2024年,除電腦與平板外,其餘行業收入均實現增長。

Wind數據顯示,消費電子是營收增幅最大的板塊,當期實現收入203.38億元,同比增長99.51%;其次是智能手機板塊實現收入149.53億元,同比增長36.92%;智能可穿戴、工業與汽車增幅較小,分別同比增長9.05%、8.08%;電腦與平板收入則同比下滑17.77%。

圖源:Wind

半導體行業整體回暖,是中芯國際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整體顯現複蘇跡象,產業鏈回暖趨勢基本確立。”公司在財報中介紹。

但產業鏈內各細分市場情況呈現一定的差異。其中,在全球的先導產業領域,對智能化和高速運算性能的需求推動相關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是半導體整體市場規模增量的主要驅動力。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穿戴類設備、消費電子等產品的換機潮,令終端需求已呈現緩慢增長態勢。而在汽車電子領域,“伴隨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車用芯片的庫存消化逐漸出現減緩,該領域的半導體需求進入周期性調整階段。”

作為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龍頭,中芯國際收入增長也受益於本土客戶。

2024年財報顯示,中芯國際中國區的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至84.6%,2021年-2023年這一占比分別為69.9%、74.2%、80.1%。

產能利用率也有所提升,2023年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約75%,2024年全年產能利用率到達了85.6%,同比提升約11個百分點。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分析指出,當前,IC國產替代趨勢明顯,本土客戶為降低供應鏈風險,增加了對中芯國際的訂單需求。地緣政治因素促使本土化需求加速提升,公司12英寸產能緊俏,且新擴產能得到充分利用,產品組合得到優化。

晶圓量增價減

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國際營收刷新紀錄的同時,淨利潤卻承壓,陷入“增收不增利”難題。

一方麵,資金收益下降是導致中芯國際利潤下滑的一大因素。年報顯示,公司利息收入從2023年的51.99億元減少至2024年的38.84億元,利息收入主要來自於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收益。2023年其利息收入較高,主要由於美元存款利率上升。

另一方麵,更主要的原因在於,2024年,中芯國際營業成本為470.51億元,同比增長33.12%,超過營收27.7%的增幅。據中芯國際解釋,營業成本增加主要“由於產品組合變動和折舊增加所致”。

相應地,公司2024年毛利率為18.59%,同比下滑3.3個百分點,跌至近8年最低,而2021年至2023年的毛利率分別為29.30%、38.30%、21.89%。

“當前,半導體價格戰尚未完全成為過去式。雖然行業在複蘇,但成熟製程仍麵臨價格競爭壓力。”郭濤向時代財經分析表示。中芯國際代工的晶圓以8英寸、12英寸為主。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晶圓銷量(折合8英寸標準邏輯)由上年的586.7萬片增加至本年的802.1萬片,同比增長36.7%;但晶圓平均售價從2023年的6967元下滑至6639元,同比下滑328元。

在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說明會上,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談及2025年展望時表示,在地化生產帶來了更多的市場需求,但同質化競爭使得結構性過剩的產能即使在市場回暖的情況下,依然麵臨激烈競爭。

他指出,公司通過打造領先技術來提升核心競爭力、綁定客戶,通過增加新產品來對抗價格壓力。公司保持一貫的定價策略,隨行就市,不主動降價,但在必要時也會和戰略客戶一起直麵價格競爭,以保持住公司在各個領域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對於2025年的經營計劃,中芯國際在財報中介紹,“年初,根據與產業鏈夥伴的廣泛溝通,大家普遍認為除了人工智能繼續高速成長外,市場各應用領域需求持平或溫和增長。外部環境給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

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公司給出的2025年指引為:銷售收入增幅高於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資本開支與上一年持平(即約為73.3億美元)。

同日中芯國際公告,鑒於2025年仍將維持較大規模的資本支出,為保障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需要,公司2024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該方案已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審議。自2020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以來,該公司尚未進行過分紅。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注冊股東戶數26.34萬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