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後算賬”,國產疫苗企業被追討16億元

3月24日,三葉草生物發布公告,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單方麵終止與公司的新冠疫苗預購協議,並要求退還2.24億美元預付款,約合人民幣16億元。

三葉草生物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有一筆15.89億元的合約負債,應該就是那筆預收的錢。但是,截止2024年6月30日,三葉草生物賬上的現金僅有4.59億元,根本還不上這筆錢。

而且三葉草生物就沒打算退錢。根據三葉草此前公告顯示:GAVI給的是一筆不能退的預付款。三葉草方麵已經強硬拒絕了還錢的要求,認為“缺乏依據”,並將全力以為維護自身權益。這起糾紛目前還沒有走法律程序,但不排除未來雙方可能會對簿公堂。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時候,全球少數幾個有新冠疫苗生產能力的企業成了香餑餑,不少國家和國際組織搶著下訂單。如今疫情過了,官司頻頻出現。此前,GAVI與美國諾瓦瓦克斯簽訂了3.5億劑疫苗采購協議,但僅收到約200萬劑訂單。對此,GAVI通過國際仲裁向諾瓦瓦克斯追討近7億美元預付款。最終,諾瓦瓦克斯選擇和解。

三葉草生物的情況類似。2021年6月,三葉草生物與GAVI簽訂預購協議,將提供最多4.14 億劑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合作進行的並不順利,GAVI方麵表示,截至2025年僅收到約1200萬劑疫苗,遠低於合同約定的數量,因此要求退還預付款。

站上風口的三葉草生物

三葉草生物創立於2007年,由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梁朋創立,公司擁有突破性Trimer-Tag(蛋白質三聚體)技術。在成立的前十幾年,這家公司一直籍籍無名,直到新冠疫情的出現。利用獨有的技術平台,三葉草生物很快找到了一個“S-三聚體”抗原,開始了新冠疫苗SCB-2019的研發。

當時,不少人都看好這款重組蛋白疫苗。有投資機構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三葉草生物研製的重組‘S-三聚體’疫苗因其保留了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天然的結構,很可能是匹黑馬。”2021年,三葉草生物新冠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結果,更是登上了醫學頂刊《柳葉刀》。

在SCB-2019的加持下,不到兩年時間裏,三葉草生物獲得了蓋茨基金超3億美元的研發支持,截至IPO前,三葉草生物共完成五輪融資,背後不乏高瓴、淡馬錫等知名機構。2021年11月,三葉草生物成功登陸港交所,巔峰時期公司市值一度突破160億港元。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也被三葉草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吸引,2021年6月與三葉草生物簽訂預購協議,采購4.14 億劑的重組蛋白新冠候選疫苗。這是GAVI首次預定針對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的中國新冠疫苗

當時雙方設想:一旦三葉草生物的新冠疫苗被WHO獲批緊急使用,就將提供6400 萬劑疫苗給GAVI。同時,GAVI也保留追加采購總數達3.5億劑疫苗的選擇權,約定於2022年交付。

豪賭失敗,淪為仙股

計劃趕不上變化。2022年時間過半之際,三葉草生物的新冠疫苗仍然沒能問世。眼看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手裏能用的錢也越來越少,三葉草生物選擇放手一搏。

2022年6月5日,三葉草生物發布公告,把所有資源配置給新冠疫苗這一項目,暫停目前的其他3個臨床管線投資。同時,公司計劃貸款3億美元用於未來新冠疫苗上市後的商業化運營。

最終,三葉草生物的疫苗在2022年12月被國內納入緊急使用,2023年2月開始商業上市。此時市場對於新冠疫苗的需求已經不強。在全球範圍內,這款疫苗一直沒獲得WHO的緊急使用批準。

麵對這樣的情況,2022年9月,三葉草生物與GAVI修改了預購協議:剔除向中國市場供應疫苗劑量的限製。同時,從GAVI收到的2.24億美元的不可退原材料的預付款,已轉為由GAVI在延長的四年間可酌情行使的選擇權,可以向中國或其他國家供應。算是雙方各讓一步。

如今新冠疫苗再無用武之地,GAVI自然也不想要選擇權了,就想要退錢。

GAVI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麵臨巨大資金缺口。此前,GAVI就通過國際仲裁向諾瓦瓦克斯追討近7億美元預付款。最終,諾瓦瓦克斯支付高達4億美元的款項和解。近期,GAVI又要求肯尼亞政府補繳逾期共同融資款,否則將中斷疫苗供應。按照這個趨勢,GAVI對三葉草生物的預付款可能不會善罷甘休,二者少不了一場拉扯。

但是,三葉草生物的情況本就不好。新冠疫苗之外,公司引進的四價流感疫苗賣不出去,2024年上半年銷售退回虧損超一千萬元。公司已經重點轉移到了RSV疫苗研發,但相關產品仍然處於臨床階段。三葉草生物股價也早已跌破1港元,淪為“仙股”。

(圖片來源:公司2024年半年報)

這次2.24億美元的糾紛,更是讓三葉草生物雪上加霜。截至2024年半年報,三葉草賬上現金及等價物隻有4.49億元。若真要退款,公司的情況將進一步惡化。

三葉草生物的困境,也是後疫情時代疫苗企業的集體焦慮。當資本熱潮退去,如何在技術與商業化之間找到平衡生存下去成了最大的難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