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倒掛”,存得越久越虧錢,靠存錢養老的夢要碎了。
自己存錢養老和交養老保險來養老,到底哪個更靠譜?網友們的分歧一直不小。隨著社保繳費基數連年上漲,以及最低繳費年限將提高到20年,這讓不少人感到壓力很大。特別是工作和收入不穩定的靈活就業人員,一些人就動了放棄的念頭,想退保,靠自己來養老。
我這裏直接說結論,靠存錢養老,越來越不現實。為什麽這麽說?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很難存到足夠的錢來養老。DeepSeek給出的答案,如果沒有養老金,在城市養老,需要116萬元,在農村養老,需要40萬-68萬元。
有人說我現在每月存1000元,一年存1.2萬元,存30年就有36萬元,加上利息,估計能有40萬元,也差不多夠養老了。
我隻能說不太現實,我們現在人均存款才10萬元,普通人能拿出三四十萬元存款的有多少?更何況你今年存了這麽多,明年不一定還有這麽多。
現在鐮刀太多了,樓市,股市,各種理財產品,時不時都在誘惑你把錢投進去。大多數人普通人隻有送錢的份,根本就賺不到多少錢,不虧本就是萬幸。
另外,子女也會掏空你的錢。養育子女就不用說了,成本不低。好不容易養大了,開始工作了,結果結婚買房,又需要你資助。
大多數普通人一輩子的收入來源主要就是工資,而靠工資攢錢很難。
第二,即便你真的堅持存錢,最後到手的錢也會變少。主要是存款利率一直在下降,現在其實已經很低了。進入2025年,存款利率開始出現倒掛,存的越久越虧錢。
存錢養老,肯定是希望能夠存的期限長一點,利率高一點,但現在完全變了。像工行和建行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中,5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55%,3年期卻達到1.9%。
而且未來存款利率還會繼續下降,可能到接近1%,靠定期存款躺賺的時代確實已經結束了。要知道年均通脹率都有3%左右,存款利率還跑不贏通脹。現在的30萬元,在10年後可能縮水至約20萬元。
很多人沒想明白一個事情,現在不吃苦,到老了就要吃苦。趁現在年輕,有賺錢能力,咬咬牙也要把養老保險交上。到老了,既沒有錢,又沒有賺錢能力,那日子可想而知。
交養老保險就是給自己的老年買個保障,而且收益還不錯。每個月交的養老保險,是有利息的,比銀行的利息收益高。而在退休後,養老金還會不斷漲。最關鍵的一點,你活到多少歲,養老金就發到多少歲。
自己養老就不一樣了,存下的錢不多,可能要非常拮據了。而一旦錢花完了,靠什麽養老呢?
這麽說吧,實在沒錢,也要把居民養老保險交了,一年最低檔也就兩三百元,到退休了加上各地發的基礎養老金,一個月也有幾百塊,至少有一個最低的生活保障。而且居民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補繳,即便是你現在四五十歲了,也可以去交。
交養老保險是國家兜底,存錢養老是自己兜底,一個人的抗風險能力強,還是國家的抗風險能力強?誰更靠譜就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