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3400點關口,我有一個直覺……

自3月14日上證指數站上3400點後,投資者一度情緒亢奮,認為突破整數關口意義重大,市場將開啟新一輪快速上攻。事後來看,站上3400點後,市場持續縮量震蕩,並再次跌破3400點,快速上攻的預期落空了。

行情表現是最誠實的,既然沒有快速上攻,隻能說明當前位置市場分歧較大,缺乏繼續上攻的能量。

1、政策預期差收斂

3月為兩會窗口,市場一度對政策刺激充滿期待。事後來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整體符合市場預期,但超預期的亮點不多,市場關於總量刺激的預期落空。退而求其次,市場開始期待提振消費相關政策超預期,結合3月17日的發布會看,同樣缺乏超預期的政策亮點,市場關於消費領域的政策期待也階段性落空。

貨幣政策方麵,3月LPR繼續保持不動,已連續5個月持平,央行維持“擇機降準降息”的表態。疊加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釋放的謹慎態度,市場對近期國內降息的預期趨於謹慎,體現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走高,從2月初的1.6%升至當前的1.8%以上。

就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來看,雖然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但通過經濟預測和點陣圖釋放了對未來經濟“類滯脹”的謹慎態度。將2025年GDP增速預測從2.1%下調至1.7%,失業率從4.3%上調至4.4%;核心PCE通脹率從2.5%上調至2.8%,總PCE通脹率從2.5%上調至2.7%。在此背景下,美聯儲降息預期繼續降溫,壓製全球風險資產表現。

刺激政策預期的持續弱化,導致消費和周期板塊難以有效承接科技板塊的資金外溢。

2、AI產業鏈對行情的驅動力減弱

本輪科技牛行情呈現典型的結構式輪動特征,以DeepSeek現象級破圈為起點,AI應用、算力、雲計算三大主賽道輪番領漲,後續人形機器人板塊接棒爆發,形成科技成長風格的強勢上行通道。

從驅動邏輯觀察,繼DeepSeek、宇樹機器人等標杆性事件後,產業端催化動能青黃不接,致使科技主線顯露疲態;配合前期主升浪累積的豐厚獲利籌碼,在機構調倉與資金兌現壓力共振下,科技賽道轉入高位箱體震蕩格局,對市場整體的牽引效應呈現邊際遞減態勢。

3、基本麵視角

結合1-2月數據看,當前經濟呈現生產端強勁複蘇與需求側結構性分化並存的態勢。生產端方麵,工業增加值超預期增長5.9%,疊加現代服務業延續高增速,彰顯產業動能持續釋放;但供需結構仍待優化,內需偏弱與外需景氣度下滑可能形成雙重製約。

需求側來看,(1)投資端,基建、製造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0%和9%,成為短期經濟重要支撐,地產投資同比下降9.8%,其中新開工下降29.6%;(2)社零消費同比增長4%,低於市場預期,結構上,必選消費品維持穩健、可選品呈現回暖趨勢,服務消費有望接棒成為政策新抓手;(3)出口同比增長2.3%,進口同比下降8.4%,貿易摩擦的拖累效應逐步顯現,外需不確定性增大。

向前看,隨著4月2日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全球貿易環境或麵臨重大不確定性,屆時外需實質性走低將是大概率事件。結合當前政策看,或難以充分對衝外需衝擊,二季度經濟增長或麵臨階段性承壓。

綜上,受產業端動能衰減、基本麵承壓態勢未減,疊加政策托舉力道未超預期三重因素製約,導致市場從科技向"消費+順周期"風格切換動能不足,最終形成多空博弈的弱平衡狀態,市場陷入進退維穀的窄幅震蕩格局

展望後市,市場即將步入年報與一季報披露的關鍵窗口。曆史回溯分析顯示,財報季往往對成長風格形成估值壓力,前期脫離基本麵的題材股將迎來價值重估業績能否超預期,成為階段性核心催化劑,真正具有業績超預期兌現能力的板塊方能脫穎而出。

同時,應密切關注政策動態。隨著4月2日特朗普對等關稅靴子落地,市場焦點將轉向國內政策對衝組合拳預期。屆時,政策工具箱的開啟力度與方向,也將成為引領市場結構化行情的核心邏輯線。

綜合判斷,考慮到本輪行情結構性特征顯著,1月14日至3月24日,滬深300、中證A50、上證指數漲幅均不超過7%,紅利指數僅上漲2.73%;科創綜指、創業板指漲幅居前,但也分別僅為13.04%和8.58%,並不是誇張。

在此背景下,既便市場走弱,大概率也是科技風格回調,消費、周期和紅利風格下跌的空間並不大。

短期來看,可通過調倉適度規避科技風格調整風險;中期視角,科技+消費的雙主線邏輯並未變化,可把握科技板塊逢調整布局的機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