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正在大幅甩賣“壞賬”。3月21日,平安銀行發布不良貸款轉讓公告,轉讓近2億元的“壞賬”。新黃河·大魚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僅3月份,平安銀行甩賣“壞賬”累計已超過140億元,涉44批。
值得一提的是,這44批不良貸款轉讓起始價合計僅為5.47億元,目前已有轉讓成功的業務,不過公告並未披露轉讓價格。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銀登中心)網站顯示,平安銀行該總計140億元壞賬中,包含59.94億元的公司不良貸款本息,由127家企業所欠,以及100.79億元的個人不良貸款(含個人消費、經營性貸款、信用卡透支),涉及19.30萬貸款人。
從涉貸領域來看,零售業務屬於“重災區”。披露頻次方麵,僅披露年報的前一天,平安銀行就在銀登中心掛出19批轉讓公告,堪稱近期處置不良貸款最為“積極”的銀行。
此前的3月15日,平安銀行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營收利潤雙下滑。根據報告披露,該行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466.9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9%;實現淨利潤445.08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464.55億元下降4.2%。
平安銀行的基本盤零售業務去年同樣呈下降趨勢,資產規模縮減了13.1%,降至1.69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12.55億元,同比下降25.9%;淨利潤2.89億元,同比驟降94.77%。
3月17日,平安銀行召開業績說明會,對投資者較為關心的零售業務層麵予以回應。據披露,2024年末,平安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較三季末下降0.04個百分點,各項風險管控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其中,信用卡貸款不良率有所下降,較上年末下降0.21個百分點,但經營性貸款、消費性貸款、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小幅上升,分別較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0.12個百分點、0.17個百分點。同時,平安銀行方麵表示,未來將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實現零售業務長期可持續發展。
業績承壓、利潤空間收窄,疊加“壞賬”金額高企,資本市場對平安銀行的期望值有所下降。自披露財務數據之後,平安銀行股價呈現整體下跌趨勢,最近一個交易日(3月21日)報收11.42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