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慘富豪!國外員工吃裏扒外拐走4億

近日,中國富商鍾仁海在海外設立的家族辦公室遭遇員工侵吞4億資產引起大量關注。

2023年底,中國浙江籍富商鍾仁海在新加坡設立的家族辦公室“熊貓企業”(Panda Enterprise)曝出重大財務醜聞,四名核心員工被指控通過係統性欺詐手段侵吞高達5500萬美元(約合4億元人民幣)資產,成為新加坡家族辦公室領域迄今最嚴重的監守自盜案件。

鴻基石化實控人鍾仁海

該事件源於疫情期間跨境監管真空,員工利用偽造電匯指令(如MT103)、虛報薪酬等複雜手段長期轉移資金,直至2023年底審計異常才被揭露。

01 中國富商遭家辦員工侵吞4億元

資料顯示,鍾仁海在新加坡設立的家族辦公室“熊貓企業”及關聯公司利豐國際(LFI)於2015年成立,旨在管理其家族財富及支持中國境內業務。四名員工(Shannon、Alice、Eileen和Richard)被任命為核心管理團隊,負責日常運營。其中,員工Shannon長期擔任LFI唯一董事,深得鍾仁海信任。

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間,鍾仁海因跨境限製無法頻繁到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日常管理完全交由包括Shannon在內的4名員工負責。這4人利用遠程監管漏洞,逐步掌握財務審批、業務運營等核心權限,形成“絕對權力真空”。

一直到2023年12月,鍾仁海發現工作人員涉嫌挪用了LFI及其家族辦公室的資金,這導致這四人於2024年1月被免職。

2024年1月底,鍾仁海聘請了外部法務會計師事務所Alvarez & Marsal (簡稱:A&M) 對員工涉嫌的不當行為進行獨立調查。經過九個月的調查,調查於2024年10月25日完成。

A&M得出的結論是5500萬美元(約人民幣4億元 )被挪用,並錯誤地從鍾仁海或LFI的銀行賬戶支付給了前員工。

後來,A&M調查發現了大量財務不當行為的證據,並因此提起了法律訴訟。判決概述了幾起關鍵的欺詐行為,其中,最嚴重的一起是偽造MT103 SWIFT付款文件,這是國際電匯使用的標準信息。

其中一筆2200萬美元的資金交易尤為引人注目。調查顯示,2023年10月25日,Shannon向鍾提供了一份偽造的MT103,該文件顯示2023年7月24日Singa Wealth向LFI轉賬了2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然而這項交易並未發生,LFI也未收到任何款項。Shannon辯稱,該文件“隻是一個草稿”,是“誤發”給鍾仁海的。她還聲稱,製作MT103是一種常見的做法,目的是讓供應商放心。

法庭文件認為,被告在財務問題上存在不誠實行為,尤其是偽造MT103的舉動,體現了嚴重的不誠實,並進一步印證了資產被轉移的風險。

另一個重大發現是2019年至2022年期間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和獎金被少報。報告發現,Shannon、Alice和Eileen共收到836萬美元的超額付款,但並未向鍾仁海進行妥善披露。

麵對所有的指控,涉案員工均堅稱自己不存在不當行為,案件仍在進一步的審理當中。新加坡高等法院已下令凍結涉案人員及其關聯公司Singa Wealth的全球資產,以防資產被進一步轉移。

02 名下有19家企業,實控上市公司曾上演搶公章大戲

事實上,鍾仁海在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財務醜聞尚未平息,其在國內的商業帝國也陷入了重重危機。

鍾仁海名下關聯19家企業,任其中11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其實控的浙江鴻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基石化)更是頗具規模。

根據官網介紹,鴻基石化成立於 2009 年,是一家專注烯烴全產業鏈的本土民營科技型企業,在 2019 年,集團銷售收入達到 24 億元。而早在 2016 年,該公司就成功掛牌新三板,不過兩年後又主動選擇摘牌。

來源鴻基石化官網

此外,鍾仁海還是 A 股上市公司庚星股份的實際控製人。2024 年 2 月,剛成立的浙江海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歆能源)在司法拍賣中強勢出手,以 3.93 億巨資成功競得庚星股份原屬於中庚置業 24.1% 的股份,一躍成為庚星股份的實際控製人,而鍾仁海正是海歆能源持股 99.98% 的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

然而,拿下公司實控權後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去年6月,海歆能源以庚星股份存在多項違規為由,要求罷免梁衍鋒等 8 名董事、1 名監事。但董事會卻未予提交,這一矛盾的產生使得新老管理團隊的矛盾就此公開化。2024 年 7 月,海歆能源召開庚星股份 2024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在這次會議上,成功罷免了包括梁衍鋒在內的 8 名董事,並且多位來自浙江海歆的高管人員進入董事會。此後,更是公告宣布解聘原總經理湯永廬等職務,聘任新的管理團隊。

新管理團隊的上任本應是庚星股份新的開始,然而,事情卻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新管理團隊上任第一天就發現公章及證照資料 “遺失”,實際上部分印章、證照資料被老管理團隊提前拿走。第二天,新管理團隊被攔在公司辦公室樓下,無法進入辦公場地進行正常交接。

新舊管理團隊圍繞公章及證照資料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這場爭奪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持續了數月之久。直到去年 10 月,新控股股東與原管理團隊就董事選舉等初步達成一致,公章及證照資料才終於完成移交。

如今,庚星股份的市值僅為 12.81 億,這意味著海歆能源在庚星股份持有的股份對應市值僅為 3.08 億元,遠遠低於其買入庚星股份 24% 股份時所花費的資金。

在業務方麵,庚星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煤炭(含焦炭)等大宗商品的供應鏈管理業務,同時涉足新能源充電樁產業,但公司近期業績表現不佳,處於虧損狀態。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 2.47 億元,同比下降 48.92%,歸母淨利潤 -7203.88 萬元,同比下降 121.68%。2024 年全年業績預虧,預計歸屬淨利潤虧損 2.1 億元至 2.4 億元,營業收入 4 億元至 4.4 億元。

進入 2025 年,庚星股份更是連續兩次發布 “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的警示公告”,原因是或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 年 4 月修訂)》規定的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淨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 3 億元,或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利潤總額、淨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 3 億元” 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

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多個銀行賬戶被凍結,申請凍結的金額超過 1675 萬。

當庚星股份的退市倒計時與新加坡法庭的審判進程同步推進,鍾仁海的商業帝國正麵臨治理模式與價值根基的雙重拷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