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的醬油裏麵竟然含有重金屬鎘?醬油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了一個焦點話題。
《消費者報道》在本月送檢了13款所謂“0添加”的醬油,結果其中12款醬油檢出鎘、7款醬油檢出砷。
海天、千禾在這次事件中再次成為關注對象。
13款醬油12款含鎘,已成行業普遍性
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送檢的醬油品牌包括海天、千禾、金龍魚、加加、中壩、欣和、蓮花、東古、八珍、老恒和、珠江橋、味事達、萬字這13家,其中隻有味事達未檢出鎘,千禾、八珍、加加、金龍魚、萬字、味事達7款未檢出砷。
值得注意的是,醬油巨頭海天被送檢的“0金標生抽(釀造醬油)”既含鎘也含有砷,千禾被送檢的“禦藏本釀380天醬油”鎘含量最高,蓮花被送檢的“0添加醬油(釀造醬油)”的砷含量最高。
(數據來源:消費者報道微博)
這份檢測報告似乎一下扒掉了這些所謂“零添加”的底褲,不是零添加嗎,怎麽還含有毒性極強的重金屬,而且還不是單一品牌的問題,而是全行業的全軍覆沒,品牌越強的重金屬含量還越高。
不過,雖然醬油含重金屬已成行業普遍性,但是這些被檢出的微量重金屬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
根據GB2762-2022,醬油中鎘的最高限量為0.5mg/kg。因此,這13款被送檢的醬油產品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並不存在鎘超標的問題。
那麽,為什麽醬油行業會普遍存在含鎘的現象呢?
千禾味業回應稱,鎘來源於原料(如大豆和小麥),這些原料在種植過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鎘。
(千禾味業公眾號截圖)
然而,到目前為止,醬油巨頭海天對此次產品被檢出重金屬還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含鎘的問題千禾做出了解釋,但是含砷的問題隻能等這些產品被檢出含砷的品牌來解釋了。
對於這個問題,Kimi給的答案是:醬油中的砷主要來源於原料大豆和小麥,這些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砷,但如果在釀造過程中使用了受砷汙染的水或設備,也可能導致砷的汙染。
“千禾0”與“零添加”混淆,海天紅利消失
有意思的是,此次被送檢的13款產品中12款都含有鎘,也都沒有超過國家標準,被送檢的產品也都是“零添加”產品,此次事件中一直標榜“零添加”的千禾味業成了眾矢之的。
原因是,很多人都是衝著“千禾0”這個牌子買的千禾的醬油,相信“千禾0”就是零添加,沒想到這麽信任的“千禾0”竟然還含有重金屬鎘,消費者直接破防。
不過,千禾味業給出的解釋倒也有理有據。千禾味業表示,“千禾0”是千禾味業的注冊商標,是公司零添加產品的重要標識,“千禾0”係列產品是零添加產品,有嚴格的生產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嚴禁使用食品添加劑。該係列產品不能存在蹭熱點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為。
(千禾味業公眾號截圖)
消費者以為那個“0”是真零添加,沒想到隻是一個商標。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千禾還是其他品牌,目前市麵上的所謂“零添加”一般指零食品添加劑或零防腐劑。
正是因為這樣,在2022年下半年海天醬油“雙標”事件後,“千禾0”醬油吃到了一大波紅利,2022年和2023年千禾和海天的業績變動趨勢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2022年-2023年,千禾味業淨利潤增速連續兩年高增長,海天味業則陷入連續兩年的負增長。
(千禾味業淨利潤,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海天味業淨利潤,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然而,短暫的紅利之後,2024年前三季度,千禾味業淨利潤轉為負增長,海天味業則變為正增長。
2024年前三季度,海天味業淨利潤同比增長11.23%,千禾味業淨利潤同比下降9.19%。
海天“雙標”事件之後的紅利消失,加上此次“千禾0”送檢產品鎘含量最高,消費者對“千禾0”這個牌子明顯產生了不信任。
股價暴跌後,醬油股還有投資價值嗎?
從2021年初A股調味品股被捧上天,到2022年10月海天味業“雙標”事件,再到如今醬油行業普遍含重金屬以及消費者對“千禾0”的質疑,醬油作為重要調味品的重要性似乎在下降,這是否是A股醬油股持續下跌的原因?
對於A股調味品股來說,2021年真的是個分水嶺。
2021年之前機構紮堆、預製菜快速發展對調味品的帶動作用,都在積極的把醬油股的股價推升到天際。2021年之後,醬油股高估值的回歸、海天千禾相繼爆發食品安全問題,醬油股股價又一路下跌。
海天味業市值一度突破7000億,如今隻剩下不到2300億。千禾味業市值一度超過330億,如今也隻剩下121億。
海天味業、千禾味業兩家公司的市值及股價縮水幅度都超70%,如果把金龍魚、中炬高新、蓮花、加加這幾家涉及醬油的上市公司市值也算上,自2021年1月以來,A股醬油股市值已經縮水超1.15萬億,其中金龍魚、海天味業兩家就縮水超萬億。
(金龍魚股價走勢截圖)
(海天味業股價走勢截圖)
(千禾味業股價走勢截圖)
受此次醬油重金屬事件衝擊,今天幾大醬油股中千禾味業股價跌幅最大。
看著這幾家主要醬油廠家的股價,想起頻繁發生的醬油食品安全事件,有沒有感覺這幾千億市值其實都不值?
A股醬油股市值、股價整體的崩塌,2022年下半年海天“雙標”事件前可能更多的是估值的回歸,但海天“雙標”事件之後恐怕更多就是消費者、投資者對醬油股的“另眼相看”了。
誰都知道,重金屬對人體有害,而且重金屬的半衰期都很長,長達20-30年,一旦攝入人體基本就留在人體了,長時間低劑量攝入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風險。
總之,海天“雙標”事件讓人明白了醬油優選沒有添加劑、防腐劑的,“千禾0”含重金屬鎘讓人明白了所謂“零添加”也不一定是真零添加,醬油全行業普遍含重金屬應該讓人明白醬油還是少吃點的好。
醬油食品安全影響的不僅僅是幾家醬油上市公司的業績、市值、股價,更關係到所有人的身體健康問題,清淡少鹽是一種健康飲食方式,少吃醬油還能減少攝入重金屬的風險,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