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麽?又一批人的養老金被暫停發放

養老金領的好好的,突然被暫停發放了,到底發生了什麽?

3月20日,貴州遵義社保局公布了一批暫停養老金發放人員名單,看名單人數還不少。這些人是出現了違規嗎?為什麽被暫停發放。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少做了一件事,沒有完成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根據《社保法》規定,退休人員每年都需要進行資格認證,以確保領取人健在並符合領取條件。如果逾期未認證,養老金會被暫停發放。

像遵義公布的原因就是這些人未認證時間超過了365天。其實,遵義社保每個月都會公布超期未認證人員待遇暫停發放名單。

之所以每年都要進行資格認證,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冒領,維護養老基金的安全。冒領養老金的事情不少,去年12月,湖北監利市人社局就發布通知,說有5個人去世了,仍然在領養老金,最長的領了9年,超過16萬元。然後要求冒領的人把錢退回來,實在沒錢,還可以申請分期退。

同樣在去年,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欺詐騙保案,林某在2009年去世,隨後其妻子和女兒通過偽造材料騙取養老金109個月,金額合計21萬元。事發後,二人雖然退回了21萬元,但妻子仍然獲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罰款2萬元,女兒獲刑三年,緩刑三年一個月,罰款3萬元。

所以,千萬別走歪路,去冒領養老金,否則不但要退錢,還要麵臨刑事處罰,得不償失。而對於人社部門來說,每年進行養老金資格認證非常有必要。

除了冒領外,還有一些人交職工養老保險,又交了居民養老保險,領兩份養老金,這也是違規的。還有人繳費年限不夠,通過偽造材料違規辦理退休等等。每年的領取資格認證,也可以清理這些亂象。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養老錢”,“保命錢”,冒領,違規領取,都會損害到每個參保人的利益,每年的資格認證都應該去做。

有人可能會說老人不會手機操作,年紀大了容易忘記,行動也不方便,每年搞資格認證太麻煩了。其實一點都不麻煩,除了可以在手機上認證,還可以去線下的合作銀行網點,社區,街道,社保窗口等等地方認證。實在行動不便的,還可以預約讓工作人員上門進行認證。

父母年紀大了,容易忘記,子女就應該承擔起責任,及時提醒。還是那句話,不要覺得麻煩,這關係到每一參保人的利益,要不然養老金都被違法違規領取了,我們每個人能領到的就少了。

不過,也別擔心,養老金隻是暫時停發,如果重新認證了,不但可以恢複養老金發放,之前停發的也會補回來。

隻不過停發養老金,影響還是蠻大的,畢竟這是養老的錢,有些老人每個月還要買藥等等,所以,每年還是要盡早完成資格認證。

當然,除了未完成資格認證,還有幾種情況,可能會導致養老金暫停發放。比如服刑人員,失信人員,還有就是現在很多地方都搞一卡通了,大家的社保卡一定要去銀行激活,否則可能也會影響到養老金的正常發放。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交滿最低繳費年限,從2030年到2039年,最低繳費年限將從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壓力會更大。不過,交居民養老保險仍然是15年,這個不影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