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上海民營巨頭涉詐,國家出手:查

近年來持續掉隊的快遞業巨頭韻達股份(002120.SH)3月19日晚迎來了一個噩耗:因管理失當,寄遞渠道進入了詐騙宣傳品,並造成重大財產損失,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國家郵政局發布消息稱, 韻達快遞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導致涉詐騙宣傳品進入寄遞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財產損失。

監管部門認為,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對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負有未按規定實行安全保障統一管理責任,國家郵政局依法對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3月20日,韻達股份發布關於因加盟網點違規收寄被調查的公告,稱收到通報後,韻達高度重視,成立專項工作專班進行內部調查。針對韻達加盟網點快遞服務環節存在的管理問題,韻達已立即部署整改工作。

據媒體報道,韻達此次被監管部門調查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其寄送的快遞包裹中出現“中獎”詐騙宣傳物品。有網友表示,自己近期收到過韻達投遞的快遞空包,裏麵有“掃吸拖三合一0元領免費包郵”、“淘寶抖音百億補貼”等宣傳單。

而在一些地方政務、監管投訴平台上,韻達快遞已經因“詐騙單”包裹被用戶多次舉報。

有湖南用戶今年1月在問政湖南投訴稱,自己在2025年1月2日收到韻達快遞的包裹,包裹內並非本人購買的物品,而是有一些要求用支付寶掃碼的小卡片,涉嫌詐騙。

同樣是在今年1月初,義烏郵政管理局接到舉報,蘇溪韻達有合作客戶違規寄遞詐騙小卡片,共攔截詐騙小卡片17244票,回收單號1700個。

對此類詐騙現象,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近日進行了追蹤,調查中很多消費者反映並沒有網購行為,但卻收到了快遞包裹,包裹裏除了不值錢的小禮品,還會有“掃碼返現”宣傳資料,而收件人一旦掃碼操作,就很容易掉進詐騙陷阱。

對於這類新型快遞詐騙手段,各地公安部門也多次發布防詐提醒,揭露快遞詐騙路徑:比如“年終享豪禮”禮品卡的陌生快遞,目的是吸引用戶掃碼添加“客服”入群。“客服”會讓用戶通過完成指定任務來兌獎,如下載特定軟件、或是點擊特定網址鏈接,或稱需要用戶先墊付一些小錢才能拿到獎品。

不過,等用戶完成所謂的“任務”後,對方會先發送小額紅包騙取信任,再誘導用戶投入更大金額,參與“更賺錢”的任務。隨後,對方不再返還用戶投入的錢,甚至繼續騙用戶投入更多錢。

快遞主業承壓

就在國家郵政局宣布對韻達進行立案調查的當晚,韻達股份發布了2025年2月快遞服務主要經營指標快報。

與其他行業上市公司不同,快遞服務行業具有經營模式多樣、受服務運輸網絡影響大和業務安全運營重要性高等特點,監管部門要求上市快遞企業每月披露營收情況,以便於投資者了解公司發展狀況。

公告顯示,韻達股份2025年2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為35.37億元,同比增長45.32%;完成業務量為18.1億票,同比增長69.95%;快遞服務單票收入為1.95元,同比下降14.85%。

雖然業務收入、業務量實現了同比增長,但通過對比韻達12月、1月的快遞營收指標,可以看出來,韻達的快遞主業關鍵月度數據已經出現環比三連降。

具體來看,2024年12月、2025年1月、2025年2月,韻達股份的快遞服務業務收入分別為46.96億元、40.69億元、35.37億元;完成業務量分別為:23.19億票、20.13億票、18.10億票;快遞服務單票收入分別為:2.03、2.02元、1.95元。

雖然韻達於2024年11月宣布將公司名稱由“韻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韻達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開啟集團化發展的新篇章。但從業務構成來說,快遞服務業務仍為韻達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公司貢獻超9成的營收。集團化經營的物料銷售以及其他業務,對公司的營收貢獻有限。

在此前公布的2024三季報中,韻達快遞前三季度快遞業務量169.43億件,同比增長27.7%,實現營業收入355.09億元,同比增長8.14%,歸母淨利潤為14.08億元,同比增長20.93%,與上年同期的56.43%增長幅度相比,盈利能力顯然出現下滑。

華創證券的研報顯示,韻達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單票收入為2.05元,同比下降13.6%;三季度單票收入降至1.99元,同比下降10.4%。在單票收入降幅方麵,明顯要高過主要競爭對手圓通速遞的5.8%和申通快遞的5.2%。

管理難題與掉隊壓力

在國內的快遞物流行業老牌頭部企業中,除了順豐,最知名的就是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韻達速遞,被稱為三通一達,簡稱“通達係”。巔峰時期,三通一達一度合力占據著60%左右的市場份額,並先後登陸資本市場。

創建於1999年的韻達,從創立時的十幾個人、幾十票快件,經過多年發展成為物流業巨頭,服務網絡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 及港澳台地區,通達全球30餘個國家和地區。

其官網介紹稱,韻達是入選上海首批44家民營企業總部名單的企業之一, 還入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名單。

繼圓通、中通、申通之後,韻達控股於2017年1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當時實際控製人聶騰雲、陳立英夫婦所占股份價值達到334.26億,排名A股個人財富榜第十位。

2018年10月,韻達創始人聶騰雲、陳立英夫婦以34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76位。

雖然成功IPO後,韻達的市場份額和創始人財富都實現了快速增長,但由於中低端業務居多,韻達單票收入很長時間不及順豐的十分之一。對此韻達也在官網中表示,希望能夠跳出價格低、服務品質不高的行業怪圈,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而韻達的“以罰代管”加盟模式,一直以來都受到業界質疑,其末端網點被認為在通達係中表現最不穩定。

據了解,韻達此前主要采用“樞紐轉運中心和幹線網絡自營、終端攬派加盟相結合”的網絡化運營模式。總部僅負責快遞分揀和幹線運輸,攬件和派件由加盟商負責,總部按區域分給加盟商,加盟商再統一將區域分割給不同的網點承包,最終形成多級加盟。

對加盟站點的管理,韻達總部基本采取的是以罰代管形式,如果有消費者投訴,加盟商就會麵臨韻達的罰款。有業內人士稱,“韻達靠罰款一年營收就達幾個億”。

就在韻達完成上市的2017年,國內的快遞市場迎來了增速回落。韻達一邊麵臨著快遞巨頭挑起的價格戰導致行業競爭白熱化的壓力,一邊是快速擴張、粗放的加盟模式帶來的管理弊端。

查詢公開報道可以看到,從2018年到2024年,韻達先後卷入了“快遞暴力分揀被曝光”、“2019年三起致死安全事故被通報”、“鄉鎮快遞二次收費被約談”、 “上萬件快遞積壓”、“快遞盲盒論斤賣被監管約談”等多起負麵輿情。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讓韻達管理層感到壓力最大的,應該是今年1月韻達被申通反超,掉出了行業TOP3。

數據顯示,今年1月申通業務收入41.69億元,同比增長5.11%;完成業務量20.23億票,同比增長11.77%,是唯一一家業務量增幅達到雙位數的企業。

而韻達1月完成業務量20.13億票,同比增長2.86%;業務收入40.69億元,同比下降8.36%,是順豐、申通、圓通、韻達四家頭部企業中,收入唯一下降的一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