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白酒巨頭五糧液市值竟然已經縮水至5000億左右。
近期,在提振消費的刺激下,A股白酒股雖然有所表現,但整體股價表現依然較為低迷,貴州茅台股價雖然站上1600元,但距高位依然還有近千元差距,五糧液股價表現則比貴州茅台還弱,這種弱勢顯然是可以解釋的,五糧液的品牌力較茅台要稍遜一些。
對於中小股民來說,選擇五糧液可能更多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替代選擇,但替代的後果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市值一度逼近4000億,開啟“市值管理”
五糧液比茅台永遠是老二,在白酒下行周期中二級市場股價的抗跌性也不如茅台。
自2021年初白酒股高位以來,貴州茅台股價最大跌幅50.86%,五糧液股價最大跌幅69.54%,對應市值,貴州茅台從最高3.27萬億跌至最低1.7萬億,五糧液從最高1.33萬億跌至最低4180.1億。
貴州茅台的市值低點出現在2022年10月30日,五糧液市值低點出現在2024年9月18日,這期間近兩年時間裏五糧液股價都跑輸貴州茅台。
(五糧液股價走勢截圖)
貴州茅台在2024年9月23日股價再次逼近2022年10月低點時,曾發布了一個金額上限60億元、價格上限1795.78元的回購方案,這個回購方案似乎有力的支撐了貴州茅台的股價。
但是,五糧液除了在2024年6月時五糧液集團曾增持外,始終對股價無所作為。
直到2025年3月6日,五糧液終於發布了針對股價的措施,發布市值管理製度,其中有一條為“綜合運用市值管理方式,促使公司股價充分反映公司價值”,五糧液這個時候啟動市值管理是否說明目前股價低於公司內在價值?
(五糧液公告截圖)
目前,五糧液的最新市值是5392億,對應其2023年302.11億的淨利潤,靜態市盈率為17.85倍,這個估值水平對於白酒股來說屬於合理偏低。若按2024年前三季度249.31億以及2023年第四季度73.78億淨利潤粗略估算,假設2024年第四季度淨利潤不增長,那麽2024年淨利潤應當在320億左右,對應市盈率則為更低的16.85倍。
在2024年9月30日,五糧液市值逼近4000億時,其市盈率隻有不到14倍,這個估值已經低於2018年12月底,甚至已經逼近2014年下半年,可以說是一個相對比較便宜的位置了。
川酒產量持續下降,存貨又創新高
有意思的一點是,貴州茅台目前的靜態市盈率是27.43倍,估值水平遠遠高於五糧液,這背後恐怕確實是市場對五糧液這家公司存在一些擔憂。
最近,白酒行業有一些數據相繼公布。比如,2025年1-2月四川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21.6萬千升、同比下降10%,2024年仁懷市規模白酒工業總產值1157億、同比增長10.69%,2024年杏花村汾酒專業鎮白酒產量25.7萬千升、同比增長13%,2024年貴州省白酒出口52億元、同比增長18.5%,2024年安徽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營收375.8億元、同比增長9.2%,2024年四川白酒產量136.7萬千升、同比下降7.1%。(注:以上數據來自中國白酒網)
從以上數據來看,川酒似乎有點“四麵楚歌”的意思了,雖然還是產酒大省,但是主要競品產區都在增長,隻有四川一直在降,特別是2024年5月之後就幾乎沒有增長過。
(數據來源:中國白酒網)
作為川酒一哥的五糧液,在川酒整體下降的時候自然首當其衝。
在五糧液2023年的年報中,庫存增速已經遠遠高於產銷增速,與2021年的庫存下降形成對比。2023年,五糧液產品產銷增速都在17%-18%左右,但庫存增速高達49.85%,其他酒產品的庫存增速更是達到115.47%。2021年,五糧液產品產銷增速分別為9.46%、3.78%,庫存增速-29.09%。
(五糧液2023年財報截圖)
(五糧液2021年財報截圖)
五糧液產品庫存積累以及產銷放緩的情況還是非常明顯的,這在公司的合並財報上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存貨不斷新高,新高又新高,2023年存貨規模173.88億、同比增長8.81%,到2024年三季度末存貨又增長到175.36億、同比增長12.22%。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不過,存貨的快速增長並不僅僅是五糧液或川酒的挑戰,似乎也是整個白酒行業的挑戰。2023年貴州茅台存貨同比增長19.6%,2024年前三季度存貨同比增長17.65%,瀘州老窖的存貨自2020年四季度以來就一直保持雙位數的增速。
品牌價值增幅第一,機構仍不看好
雖然五糧液確實麵臨一些挑戰,但是其極高的品牌價值卻是無法否認的事實,這也是其價值形成一部分。
2024年12月12日,五糧液官網發布動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24年《世界品牌500強》榜單顯示,五糧液位列第219位、較上年上升8位,品牌排名增幅位列白酒行業第一,五糧液已經連續8年上榜。該機構在2024年6月19日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顯示,五糧液品牌價值4498.72億元,位列第15位。
(五糧液官網截圖)
世界品牌實驗室為五糧液評估的品牌價值為4498.72億,這一事實似乎也可以說明2024年五糧液市值逼近4000億是被低估的。
不過,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似乎並不這麽看。
五糧液的股東人數趨勢顯示,在2021年初五糧液股價創曆史新高一年後,2022年一季度股東人數一度達到67.23萬戶,到2023年一季度一度降至46.34萬戶,2023年底為64.86萬戶,2024年三季度末為64.04萬戶。
(數據來源:通達信)
五糧液股東數量整體與股價表現成負相關變動,股價下跌股東增加、股價上漲股東下降,這與散戶“抄底逃頂”的一貫規律是一致的,這也是五糧液躋身A股十大散戶集中營的原因。
散戶喜歡抄底逃頂,機構則喜歡追漲殺跌。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位列五糧液十大股東中的主動管理基金已經隻剩下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了,持倉2640萬股,已經連續3個季度沒有動過五糧液的持倉,2024年末持倉降至2600萬股,持倉較2021年一季度3300萬股已經減持700萬股。
(數據來源:通達信)
與此同時,一直重倉五糧液的劉彥春也在大舉減持五糧液,其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已經連續8個季度減持五糧液,退出了十大股東、十大流通股東之列,2024年4季度末已經降至1540萬股,持倉較2021年3季度末的2310.17萬股已減持近800萬股。
對於投資而言,到底是散戶的“抄底逃頂”好,還是機構的“追漲殺跌”好?
從結果而言,恐怕散戶的結果比機構要好些,不然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如何在三年虧超320億,劉彥春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又如何能在三年虧損210億。
總體而言,五糧液雖擁有高品牌價值,但當前麵臨市值縮水、庫存積壓等問題,市場對其未來預期似乎存在一些擔憂。盡管如此,五糧液的品牌影響力和行業地位顯然是競爭對手短期無法撼動的。在散戶“抄底逃頂”與機構“追漲殺跌”的交替中,五糧液股價有其自身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