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的賠款,傷者隻拿到一小部分?

“希望司法部門能夠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保險行業協會的聯動,完善道路交通糾紛多元化解機製,共同打擊人傷理賠中的‘黃牛’。”3月9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研究中心(ESG辦公室)主任周燕芳在審議“兩高”報告時說。

周燕芳說,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因交通事故導致的人傷案件占保險理賠案件總量的10%左右,但理賠金額可能達到40%甚至50%。“這當中有很多‘黃牛’的身影。”周燕芳說,他們往往蹲守在醫院、交警大隊門口等場合,第一時間跟事故傷者聯係,稱可以幫他們出具損失證明、辦理傷情鑒定、提供律師訴訟等“一條龍”服務。

“雖然他們說得很好,但實際上是‘兩頭吃’。”周燕芳說,“黃牛們”一邊以客戶的名義向保險公司漫天要價,甚至出具一些虛假證明,一邊利用信息差降低傷者的心理預期。“很多案件中,傷者可能隻拿到一小部分,更多的賠款進入了‘黃牛’和黑產利益鏈的腰包。”

周燕芳坦言,對於人傷理賠“黃牛”及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單靠保險企業難以甄別和解決,這就造成人民群眾覺得保險企業總是理賠難,很多案件最終都走向了訴訟程序,既損害了傷者自身的權益,也影響了保險企業的形象,還侵占了法院審判資源。

周燕芳希望司法部門能更多加強普法宣傳,同時加強對相關人傷鑒定機構的監督管理,不給“黃牛”可趁之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