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香了?美媒:“全球資金正從印度股市轉向中國”

“全球資金正從印度股市轉向中國”,彭博社12日評論稱,專注於印度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出現資金外流,但對衝基金上周以4個多月以來最快的速度搶購中國股票。據高盛上周單周數據,除中國A、H股外的新興亞洲市場出現17億美元的外資淨流出,印度和東盟國家與地區共計淨流出6億美元。

據印度《鑄幣報》報道,12日,印度股市基準SENSEX指數盤中暴跌逾900點,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跌,而Nifty 50指數則下跌逾1%,觸及22798點。報道稱,對全球關稅戰的預期導致外國證券投資者持續拋售股票、資金外流。

此外,報道還提及,印度企業過去三個季度的季度盈利均有所下降,也導致估值難以維持,引發外國投資者的大幅拋售。由於盈利疲軟,市場難以維持高估值。另有分析人士認為,逐漸降低的印度經濟增長率被認為是令投資者不安的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值為6.5%,比2023年(8.2%)和2024年(7.0%)有所放緩。自2024年9月底以來,印度股市進入震蕩下行周期,SENSEX指數下跌超12%。

中國資產吸引力正在持續提升。高盛指出,截至2月7日的數據顯示,高盛全球範圍內的主經濟商業務中,中國在岸和離岸股票合計成為今年“名義淨買入量最大的市場”。在2月3日至7日的一周時間裏,出現了對衝基金4個多月來購買中國資產的最強勁浪潮。

隨著全球資金湧入,MSCI中國指數自1月中旬以來已經連漲4周,2月以來的漲幅達到6%。截至周三收盤,香港基準恒生指數(追蹤在香港上市的30家最大科技集團)較1月13日的2025年低點上漲了25%。

英國《金融時報》稱,“香港股市的上漲反映出外國投資者對中國重新產生興趣。同時,DeepSeek的成功也引發了全球對中國科技公司價值進行重新評估”。

華爾街各大投行也表示看好中國資產。“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公司可能受益於AI加速采用和商業化,這反映了技術變革產生明顯市場領導者的曆史性趨勢。”摩根大通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師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已經占據了更強大的地位。人工智能的普及率不斷提高,加上估值相對較低,這些因素相結合,使得中國科技股有望跑贏大盤。”瑞銀集團表示,將今年新興的人工智能主題漲勢與過去科技驅動的漲勢進行比較,當前的漲勢還有更大的空間。

《日經亞洲評論》13日援引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的報告稱,“在長期關注有限之後,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中國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潛力。”這種新的投資者心態或將推動更多基本麵投資,而不是投機引發的短暫反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