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交所被港交所“挖了牆角”

“港交所新規一旦落地,將會極大影響企業赴港IPO和市場定價。”

上交所不會想到,自己被港交所“挖了牆腳”。

截至12月8日,港交所今年募資總額為104億美元,超過上交所的88億美元,位居全球交易所IPO的第四位。

而就在去年,上交所還能以313億美元的募資總額“吊打”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彼時港交所的募資金額不到60億美元,僅為上交所的五分之一。

僅僅1年時間,為何港交所能從默默無聞到全麵超越上交所和深交所?

這個變化的背後,是內地企業為赴港上市“擠破了頭”。為了接住這次“潑天的富貴”,港交所也馬不停蹄地修改IPO規則。

12月19日,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就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的建議征詢市場意見。

本次港股IPO機製的優化,引發了內地資本市場、民營企業家和港股投資者的極大關注。

香港證券交易所

港交所IPO新規

港交所的本次調整主要涉及“兩大方麵”。我們來簡單“翻譯”一下。

第一,是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流程,增加“具議價能力”的投資者參與,從而減少最終發售價格,和上市後實際交易價格之間的價格差距。

想要理解這一改動,首先要知道什麽是“IPO定價”。

IPO定價指的是公司首次向公眾發售股票時,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過程。如今的港股市場存在IPO定價偏差過大的問題,意味著公司股票上市後,容易出現暴漲或是破發。

舉個例子,合理估值1000億的A企業如果IPO定價過高,估值一下子就抬到了2000億,那麽上市後的企業股價自然就會“跌跌不休”,不僅投資者會遭到巨大損失,也會讓市場投資者覺得公司不值那麽多錢,以後企業想再融資,就會困難重重。

但如果股價定低了,IPO規模僅有500億,又會直接影響企業融資額,不利於公司後續發展和股東長期利益。

怎麽優化呢?港交所認為,可以讓那些“具有議價能力”的獨立機構投資者參與定價流程。港交所甚至建議要求發行人將至少一半的發售股份,賣給機構投資者和高淨值的個人投資者。

當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他們就能夠對股票定價提出更有價值的專業意見,讓企業的股價更加貼近公司實際價值,避免公司定價出現較大偏離。

第二,是確保發行人在上市時,有足夠的股份供公眾投資者進行交易,與此同時,放寬若幹對於公眾投資者持股限製的規定。

為什麽要做出這種改動?

按照港交所現行規定,為了防止大股東操縱股價,企業上市需要留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給公眾投資者進行交易。市值小於100億港元的,最低公眾持股百分比為25%;市值大於100億港元,預留比例在15%—25%。

但這個規則有兩個明顯的問題。

比如,一家市值99億的公司,需要按照25%的比例預留股份,其相應最低公眾持股市值就是28億港元,而一家市值101億港元的公司僅需要預留最低15%,即15億港元的公眾持股市值。

你可能發現了,這個規則對於鄰近100億市值的企業非常不公平,就像99億和101億兩家企業,二者市值僅相差不到2億,但對應的最低公眾持股市值卻相差快13億,這就是港交所現行規則的漏洞。

第二,超大型企業的赴港上市,也時常因這一規則而頭痛。

因為總市值太龐大了,即便按照預留最低15%的公眾持股規定,一家萬億市值的公司得留出1500億港元的最低公眾持股金額,絕對金額高得可怕,哪有那麽多散戶來買。

港交所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港交所已經向13家超大型上市申請人作出豁免,允許其最低公眾持股量低於5%,特別是今年對於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的“A+H”企業,港交所給出了低至3.4%的公眾持股百分比。

顯然,港交所的這部分條款“勸退”了不少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相較於其它國際交易所,如納斯達克和紐交所僅做出金額規定,並沒有對比例做出限製。

所以本次港交所希望放寬這一製度,建立“分層機製”,規定更合理的最低公眾持股比例,為內地企業赴港IPO掃清障礙。

逸士家族辦公室CEO賈澤亮表示:“這次關於IPO和企業管著守則的優化和調整,旨在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的企業,特別是A股上市企業赴港融資,同時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港股。”

這裏又有一個問題:為什麽內地企業不去上交所和深交所?偏偏要擠破頭皮去港交所上市?

港交所的高光時刻

不是內地企業不願意去滬深上市,而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A股IPO發行就已經進入了“新常態”。

2024年4月以來,在“國九條”等配套政策下,資本市場釋放了提高上市門檻、壓實審核責任、首發企業現場檢查等製度,企業上市監管不斷趨嚴。

截至12月15日,A股已有432家IPO排隊企業撤銷了上市申請,撤回申請的企業數量同比增長80%,正在IPO排隊審核的企業數量比去年減少60%。

而今年成功上市的企業僅有94家,不如去年的1/3,這意味著內地企業想要在A股成功上市,難度激增。

A股融資遇阻,企業就需要尋找另外的融資渠道。而港股市場憑借語言、規則、區位、金融互通等優勢,自然就成為了內地企業的不二選擇。港交所也承接了來自國內多家大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12月10日,毛戈平化妝品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今年前11個月,港股IPO公司61家,上年同期為59家,盡管上市數量並未明顯增加,但由於承接了諸多大型IPO項目,港交所年度IPO金額則同比上升110%,並成為2024年全球IPO規模第四大交易所。

從具體項目來看,港股單個IPO項目的規模和質量均有提升,很多公司是我們普通人都耳熟能詳的企業。

按照募集資金排序,美的集團募資金額高達357億港幣,居於首位。2至6名分別為地平線、順豐控股、華潤飲料、茶百道和毛戈平。去年融資第一的珍酒李渡,今年隻能屈居第五。

香港資本“新紅利”

很多人都沒想到,兩地監管機構,都有意讓港交所吃到這次內地企業上市的紅利。

今年是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

目前已經有超過1400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企業涵蓋各細分領域龍頭,占港股總市值的70%以上。中資資本在港股市場中實際占據主導地位。

過去10年裏,滬深港通總成交額已經達到了約177萬億人民幣。截至今年9月,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持有的證券資產總市值超過3.3萬億港元。兩地金融互通成果斐然。

所以對內地企業家而言,赴港上市已是常態選擇——A股這邊堵了,港股也可以上。

2021年,百度在港交所二次掛牌上市

今年以來,兩地監管加速發布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政策。

中國證監會4月19日發布五項措施:將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範圍、將不動產信托基金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

其中的第四項“優化基金互認安排”已經落地。據證監會網站,12月20日,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香港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製由50%放寬至80%,進一步優化內地和香港基金的互認安排。

這也意味著內地監管機構將繼續執行和落地“惠港政策”。

內地證監會助攻,香港這邊也沒有閑著。

8月23日,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聯手,下調“特專”科技行業公司上市最低市值,將之前的上市門檻從60億港元下調至最低40億港元。之所以修改這個市值要求,也是港交所為具有高增長潛力的科技公司降低上市障礙,適應資本市場需求做出的政策改動。

2025年,望向港股?

本次新規也並非完全都是利好。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港交所IPO規則的修改和落地,將對港股打新收益造成巨大衝擊。

智本社社長薛清和認為:“港交所對招股定價機製的優化,是新股申購過程中更加傾向機構投資者一種行為。”

港股打新環節原有回撥機製,當公開認購達到一定倍數時,會從機構投資者的配售部分回撥一部分股份到公開認購部分,從而增加散戶獲得股份的機會。

原先公開認購新股的回撥上限最高是50%,現在改成了20%。所以按照新規則,個人投資者可以分配到的新股數量會非常有限,打新收益將會下降。

香港中環,香港交易所

對上市公司而言,港股市場也並非十全十美。

從流動性來看,港股最近30個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額為1526億港元,而A股市場的成交量約為1.5萬億人民幣,兩者相差10倍。

這意味著企業雖然更容易在港股上市,但流動性較差的問題將影響著赴港上市的企業。同一企業在港股的溢價率顯著低於A股市場,也是港股流動性不足所導致的。

盡管如此,港交所的排隊數據不會騙人。截至11月25日,“A+H”股的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144家,除此之外,還有86家企業正在IPO排隊上市,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聯手促進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已成趨勢。

賈澤亮也表示,港股是距離中國內地投資者最近的海外投資市場,很多優質的中國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在港股上市。雖然當前中國資本市場較為疲軟,但中國股市仍然具有估值低和市場巨大的優勢,港股仍有長期的投資潛力。

吳曉波老師判斷,2025年有望出現一波A股企業赴港上市的高潮。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也將更上一個台階。2025年的IPO融資,我們還得把眼光望向香港這一顆東方之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