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篇幅較長,讀完約10分鍾,可以收藏後慢慢讀。
“越南有黃金但並不好淘”
提到出海就不能不提東南亞市場,而東南亞市場目前最為耀光的就是越南。在越南身上很多人說看到了二十年前高速增長朝氣蓬勃的中國影子。
在全球深受疫情影響,經濟增長受挫的背景下,越南是為數不多實現經濟強勁複蘇的地區之一:2022年全年經濟增速達到8.02%,2023年略有下滑隻有5.1%,2024年第三季度GDP增速又恢複到7.4%,這樣的增速在發展中國家也不多見。
美國ITI(信息技術工業委員會)負責全球和亞洲政策的副主席 Naomi Wilson 認為,目前是越南吸引科技投資的絕佳時機。她指出,越南具備地理優勢、豐富勞動力資源及廣闊市場潛力,吸引了Meta、Google等跨國巨頭的關注。Meta 表示將持續加碼越南市場,推動創新產品與增長機會。SpaceX 宣布計劃對越投資15億美元,盡管具體時間和目標尚未披露。Google 考慮在胡誌明市附近建設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這並非完全是地緣因素產生的投資行為,越南更為年輕的人口結構和在東南亞較為靠前的平價購買力,才是持續吸引外資“送錢、送技術、送人”的關鍵。越南的人口結構呈現金字塔型,中位數年齡34歲,2023年越南20-34歲人口占比為23%,整體較為年輕化,結構優,處人口紅利期。截至2023年,越南人均GDP為4284美元,在東南亞排第六。按購買力平價計算,越南人均GDP1.44萬美元,位居東南亞第三,僅次於印尼(4.4萬億美元)和泰國(1.6萬億美元)
根據越南郵政公司的統計數據,自2023年3月以來,平均每天有400萬到500萬單訂單從中國運送到越南,並通過各大電商平台銷售。據《2024年東南亞電商報告》,去年,越南電商GMV同比增幅分別為52.9%,超過了菲律賓。在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間,國產化妝品菲鹿兒、完美日記、珂拉琪、滋色和橘朵5個品牌共售出520萬件產品,收入達到6255億越南盾。
所以在越南到處都是“增長神話”這並不假,想要全球布局或者尋找下一個新興市場增長點的一定不要錯過這裏。
國內的經濟大家冷暖自知,可能有做的還不錯的但整體上較差,所以“資產負債表理論”“失去三十年”的說法才比較流行,而越南被不少人看作“二十年的中國”,怎麽選好像不是一個特別難的選擇。以至於有人說:“在越南,錢就像躺在街上”。
實際上還真不是,省流版來說就是“機會很多,陷阱也不少”,適合來越南的企業大多早就來了,現在才來的話,成本高企又會麵臨國內外一流企業的競爭壓力,那為何還有很多企業要去?我們來分析一下。
01 越南對“轉口貿易”要求越來越高
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說法,越南經濟能起來靠的是做中國的轉口貿易,這個說法不完全對,單純的轉口貿易把“貨物洗澡換皮”早在2019年就被越南方麵叫停暫緩了。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很多中國企業為了避免高關稅而將貨物經越南周轉,再從越南出口。針對這一現象,美國去年曾嚴重警告過越南。越南高層也注意到這一現象,為了避免越美之間產生貿易衝突,越南在進出口原產地確認方麵屢屢調整規。
越南海關總局海關管理監察局代局長歐英俊稱,原產地欺詐、偽造危機較高的商品有15類,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紡織品成衣、皮革鞋業和手袋;電腦;電子產品和其零部件;家用電器和其零部件;鋁和鋁製品;鋼鐵和鋼鐵製品;木材和木製品。
這是在針對誰不言而喻,但越南確實又在做“轉口貿易”,隻不過這個轉口是初步加工組裝後的轉口,比如滿足越南要求最低30%的本地化率。有數據可以證明,今年前11個月243.1億美元的外貿順差中,越南內資企業的貢獻率為負——不僅沒有實現順差,反而出現了221.7億美元的逆差。而越南外資企業卻貢獻了464.8億美元的順差,這就是越南對外貿易的現狀。
今年前11個月,越南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約為1854億美元,占據越南進出口商品總金額的比例為25.9%。其中,越南從中國進口1302億美元,向中國出口552億美元的商品。越南在和中國的雙邊貿易中“逆差金額高達750億美元,而且同比暴漲了67.7%”,金額與增速都創新高了。
但你要說越南做轉口隻是靠中國那也不是,今年前11個月,越南在和韓國的貿易中“逆差金額達277億美元”,增長5.2%。韓國對於越南的投資建設是全方位的,一度占據越南GDP的20%左右,所以韓貨也在越南遍地都是。
02 來越南並不是因為成本最低,而是為了新的機會
以前大眾對於越南的印象就是年輕的發展中國家,自然會成本低。過去或許成立,現在已經不是了,出海越南的企業基本也知道這一點。
第一,越南工資已經不低了,且用工缺口較大,漲工資比較普遍。據在越企業綜合統計,越南工人月薪大約在3000元一個月(包括社保和2小時加班費),而在中國惠州的工廠裏,工人平均工資約為3800-4000元。而對於有一定學曆或專業技能的辦公室職員(白領階層),工資則更高,月薪在4500元左右。
在許多工廠,70%的工人年齡在18-30歲之間,平均年齡25歲。年輕當然很好,但越南年輕人幾乎不存錢,動輒離職,培養成本比國內高20—30%。更要命的是偏技術工種缺口比較大。比如半導體方麵越南每年需要相關技術人員15萬,現在越南隻能提供50%的人員供給,缺口高達7萬,而且半導體工程師培養周期在3—5年,因此導致經常出現高薪互相挖牆腳的亂象,被動漲薪的情況普遍且不可控。
所以,現在據說也有一部分有技術能力的中國人去越南打工,工資水平參照國內,還沒那麽卷。
第二,越南綜合成本可能跟國內差不多,甚至略高一點。國際勞工組織(ILO)報告顯示,越南的製造業工人平均培訓時間比中國高出30%,導致初期運營成本顯著增加 (Viettonkin)。根據《越南物流市場報告2023》,越南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20%左右,遠高於中國的14% (Vietnam Briefing)。這種高昂的物流成本增加了企業的運營負擔,迫使他們不得不加大在供應鏈管理上的投入。
2023年,越南政府出台了一係列新的環保法規和能源政策,這使得企業的合規成本大幅上升。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和麥肯錫的研究,這些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外資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了5%-10%,對其長期投資規劃產生了負麵影響 (Vietnam Briefing)。
根據越南外商投資局2023年的數據,約60%的外資企業表示,他們的實際運營成本比最初預期高出10%-20% (Viettonkin)。
越南如今並不是什麽產業都接,什麽企業都要的。現在環保、科技含量高的企業被優先挑選,傳統的服裝加工等較簡單的產業開始被排斥,生產型外資企業投資越大他們反而越不要。而且,工廠的消防、環保要求也越來越多,若想符合越南政府的要求,在這些環節投入的資金並不低。
三年前,中企泉峰集團在越南建立了一個小型製造基地,以繞過從中國本土工廠向美國發貨的高達25%的關稅降低成本。這家中國電動工具和戶外動力設備製造商有約三分之二的業務來自美國,越南新工廠年產量達150萬件。
泉峰集團負責人表示,“總體而言,(在越南生產的)成本比中國高出約7%”。越南的工具製造供應鏈與中國相比也較為滯後,且每個省的投資規則都各不相同,這讓外國企業“隻能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再看一步”。
越南雖然GDP增長不錯,但通脹也一直比較嚇人,最近兩年基本能達到3.5%-4%,而今年6月的數據,CPI同比增長4.34%。所以說各類成本都在增加,原材料價格,工人工資都在上升,客觀上資源規模和供應鏈能力差,逐漸擠壓掉“搬去越南的優勢”。
第三,企業仍然選擇越南的理由是低關稅和市場。中國工廠搬家去越南,我們把要素拆開,可以分為兩種成本,第一種是製造成本,這個成本中,包含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或中間件的成本等。第二種是關稅優勢,就是美國從中國進口關稅高,從越南進口關稅低。
現在來看,第一種成本相比中國已經沒有明顯優勢了,而且已經出現了劣勢,甚至比中國製造成本高了10-20%。能夠支撐中國企業去越南建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種:關稅優勢了。特朗普如果上台,按照他現在所說,會繼續增加進口關稅,貿易戰還要繼續加碼,現在看來特朗普大概率要對越南至少加征10%關稅,他要的是製造業回流而不是更多更低價商品。
再來說說越南市場問題,現在國內媒體一說就是越南人口結構更為年輕,收入增長快消費市場相當於我們二十年前。人口更為年輕不假,但是越南剛剛經曆房產泡沫,買房壓力並不小,東亞國家普通有的雞娃現象在這裏也有,留給消費市場的空間有多大並不好說。而且在過去二三十年,越南消費市場基本上由日韓品牌把持,他們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渠道和生態,中企殺入並不存在“嘎嘎亂殺”的情況。
但問題是目前低關稅和大市場的吸引力還在,如果不來往哪尋找這麽大的增量呢?就像印度市場大家都知道“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但每年仍然會有百億美元的外資湧入,因為踏空錯過比虧損更可怕,虧損可以彌補,踏空幾乎不可能,這也是國內企業蜂擁而至的現實邏輯。
那麽,哪些企業會更有機會跑出來呢?
什麽樣的企業能在越南賺到錢
01 長期紮根且做好本地化的企業才有機會
說到中企出海越南就不能不提到TCL,1999年,中國尚未加入WTO,TCL便已開始出海。越南是其邁向海外市場的第一站。
初期TCL麵臨嚴重的水土不服。例如,首次出海,TCL缺乏海外經營經驗和人力資源;同時由於尚未熟習當地市場,其難以把握當地政策。彼時,在胡誌明、河內等越南大城市,索尼、夏普等日係品牌和三星、LG等韓係品牌已經開展銷售,並通過推出新產品、降低成本等方式不斷爭奪市場份額。TCL在當地市場幾乎排不上號。
TCL在越南市場虧損持續了18個月。這對當時在國內已經拿下電視市場第一的TCL而言,打擊頗大。董事長李東生也對媒體表示,過大的虧損曾使公司動搖是否退回國內,集團內部也一度引起爭議。然而,彼時的TCL出海決心頗為強烈,不退反進。在大城市難以突破之際,其越南團隊去往競爭相對較小的邊緣城市。針對越南雷雨天氣多、家家戶戶都架設簡易室外天線、地形複雜多山林等特點,TCL開發出具有防雷、接收性更強的電視產品。這才幫助TCL快速打開市場,在越南電視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僅在越南生產並銷售整機,不足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TCL已經足夠熟悉越南,其表示將在越南投資LCD麵板顯示模組、TV與Monitor整機、物流倉儲服務以及相關的上遊供應鏈配套產業。成本或將進一步下放,TCL在越南的布局日趨深入,2023年其彩電在越南市場份額已經位居行業第二。
日韓品牌雖然在越南和東南亞市場表現較為強勢,但並非沒有機會。他們在當地市場的產品更新周期較慢,針對性本地化產品不多。所以海爾選擇針對越南市場氣候炎熱、空調頻繁使用等特點,針對性推出了更節能和帶有殺菌功能的空調,幫助越南用戶降低了使用成本。去年,海爾旗下的“AQUA”獲得越南“2023十大最受歡迎知名品牌”獎,成為唯一獲得大獎的中國企業。AQUA洗衣機在越南占據第一銷量份額。
總結來說就是你在國內遇到的競爭對手這裏也會有,甚至更多。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越南或者東南亞市場都是未開發的市場,實際上可能是相反的。如果你在國內都沒做出一席之地,就不要指望來越南就能找到機會。
02 適合來的企業並不多
有“鏈主”要求過去的企業可以考慮過去,比如TCL、蘋果、小米、海爾等。他們一般可以做到五到十年為單位來規劃產能和投入,訂單問題不用過於擔心。
如果隻是單一大客戶要求你過去,指出不過去就沒有後續訂單,這種情況下要謹慎考慮。如果本身就有來自越南的多個長期客戶,那麽可以考慮去建設工廠或者找當地工廠合作項目。
來越南到底選擇北部還是南部,取決於客戶要求、供應鏈配套、關係資源等。目前中國工廠新設立的在北部相對較多,因為物流相對便利,電力供應相對穩定。南部地區有一些三星的大工廠,開發更早商業環境更為成熟。
去越南要首先搞清楚自己是來找生產基地再出口的,還是為了越南本地市場而來,目標不同商業計劃和方向也大為不同。
如果你是做跨境電商的,這裏當然不錯。但是越南對於電商並不鼓勵,越南的物流企業麵臨諸多困難,主要由於土地租賃成本高昂、手續複雜,且沒有得到任何政策支持。因此,企業僅建設用於傳統生產和分銷的倉庫,很少為電商企業建設標準化倉庫。所以大多數電商還是租用國內的邊境倉庫。
在越南市場剛剛大殺四方的一家為Shopee、Lazada和TikTok提供服務的中國物流公司的跨境業務總監表示,賣家和電商平台都在租用邊境倉庫或在越南存貨的倉庫。
Lazada越南主頁
剛剛在越南大殺四方的Shein和Temu接連在越南被叫停業務,有說是合規問題的,也有說是低價商品傾銷原因,但無論是哪一個跨境電商在不同地區就要遵守當地的法律和規則,這其中要交的學費不一定比國內少。
那麽去越南炒房會不會有機會?越南剛剛經曆一輪房產泡沫,去年河內某樓盤土拍價格甚至超過了深圳,瘋狂程度一點不比國內低。比如,越南胡誌明市2018-2019年,房價漲了40%以上,但據當地房地產機構數據,截至2023年8月,越南新房售價,同比去年普跌3-5%,二手房交易價格,同比普跌10%-20%。過去,越南外國人投資最多的幾個城市,比如胡誌明市、邊河市、龍安市、平陽市,二手房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7%。
東南亞新興市場其實都有這個問題,房地產容易暴漲暴跌市場不夠成熟,本地炒房團都沒搞明白的事,作為外國人你又能有什麽信息優勢或者資源優勢呢?
這其中,也有人說是因為越南的年輕人在鄉下普遍都有自己的房產,所以,對城市的房子剛需沒那麽高,如果真的想去投資,還真的需要實地考察一下。如果有想組團去的,首席明年可以組織一次,大家一起去看看越南。
該如何看待越南的未來
越南的未來一直是高熱度高爭議的話題,為經濟學家和各路財經博主津津樂道。筆者本不想說,但這個問題又是所有出海越南人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一個具有普適性思考的問題。如果你做的是“轉口貿易”,那麽三五年內政策天翻地覆可能性極大,“雙反政策”可能會延伸到諸多領域會繼續被卡脖子。
這不是危言聳聽,越南媒體VnexPress在11月25日報道稱,在外部和內部持續挑戰仍然給越南經濟增長前景蒙上陰影,特別是擔心特朗普歸位後美國通脹抬頭使得高利率保持得更長時間的背景下,包括支出緊縮導致全球需求減少,越南經濟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停滯,經濟複蘇是否穩固仍是一個問題。
國際資本其實也並非越南市場不可。據報道,美國芯片製造商英特爾曾提議在越南投資33億美元,並要求該國提供15%的“現金支持”,但後來決定將該項目轉移到波蘭。韓國LG化學公司也跳過越南,在印尼投資電池項目,此前該公司要求越南承擔30%的投資成本。該文件補充說,奧地利科技與係統技術股份公司(AT&S,簡稱奧特斯)在越南要求投資支持,在未得到滿足後,決定在馬來西亞進行投資。此外,韓國三星電子正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度。
對此,越南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前院長阮廷功表示,現在似乎是越南最艱難的時期。他警告稱,越南工業生產指數(IIP)缺乏穩定性,10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低於52,表明出現收縮,同時,退出越南市場的外國企業數量也在增加。據越南工商登記局在11月25日公布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0月,共有近15.43萬家企業退出越南市場,比去年同期增長22.1%,相對而言,2018年至2022年期間,每4家新公司就有1家退出市場,然而,從2023年到2024年9月,每有一個企業進入市場,就有兩個企業退出。
如果你做的是越南本地生意,那麽難度可能更大。所謂越南是二十年前的中國,隻不過是時光機理論的生搬硬套,孫正義曾經也認為印度和東南亞市場是二十年前的中國,但沒過多久他就否定了這種說法並撤出了部分投資。
一個國家能否持續性上升,取決於自有產業的發展程度和穩定的經濟內循環。而越南是一個外資主導的國家,外資越強自有產業發展可能性越小。外資已投資到越南21個國民經濟行業中的18個。其中,加工製造業以投資總額近171億美元位居第一,占注冊總投資的62.6%,同比下降13.5%。房地產行業排名第二,投資總額約為52.3億美元,占總注冊投資的19.2%,為去年同期的2.38倍。隨後是電力生產和分配行業,總投資額接近11.2億美元,以及批發零售行業,總投資額近10億美元。其餘為其他行業。
越南加入WTO後,(外資直接投資)FDI占越南出口總額的比例逐年升高,本土企業的份額反而一路被壓縮。到了2023年,FDI占比上升到了74%左右。而進一步拆分,可以看到在高技術產品比如手機、計算機、家電和電子零部件等領域,外資占了出口的90%以上。甚至在相對較低端的紡織和服裝領域,本土企業也沒能打敗外資(主要是中國企業),而隻有在水產這類農產品加工業的出口中,越南本土企業才壓倒外資。
而穩定的經濟內循環,需要國民經濟的基本行業保持一定的均衡化,不能有太短的短板。在越南股市上占據融資份額最大的是地產和金融甚至超過60%,外資也不太支持本地其他行業企業上市融資發展。
2023年8月15日,一家越南新能源汽車公司VinFast在美國上市,市值最高衝到了2000億美元,可以說僅次於特斯拉和豐田,甚至傳聞要在美國花15億美元建廠幫助美國人擁有先進的電動車。而到了今年,這家千億美元汽車公司市值隻剩一百多億美元,在美建設工廠一再推遲,去年全年才交付34855輛汽車,就召回了近6000輛VF5汽車以更換組合開關,據說打開點火開關經常會出現熄滅的情況。
越南汽車品牌VinFast工廠
為什麽這樣的一家汽車公司能獲得如此高的市值,如果你知道其背後站著越南首富那就不奇怪了。Vinfast的母公司Vingroup,是越南的私營綜合企業集團,是越南規模最大的集團公司,涉足科技、工業、房地產開發、零售業、醫療保健、體育等多個行業。Vingroup的前身是1993年在烏克蘭創立的脫水食品生產商Technocom公司,創始人範日旺是越南首個億萬富翁。截至2023年,範日旺也是越南首富。
可以說最賺錢最容易賺快錢的生意,都是他們在做。那麽還有什麽必要去投資生化環材去賺最基礎的辛苦錢呢?
最後通過一個段子我們來看看越南人的心態,有媒體問:“越南正在大力吸引各種各樣的製造業進來,那麽越南有沒有自己的產業政策呢?”
越南精英人士斬釘截鐵地說:“我們不需要產業政策,因為我們有廣州!"
媒體很吃驚:“什麽叫你們有廣州?”
“我們生產時缺什麽東西到廣州去買就好了,不需要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