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狂割老外韭菜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在忍受高昂的進口貨,中國貨是便宜廉價的代名詞。

比如曾經一輛寶馬760Li汽車賣256萬,而在美國或者德國原產地,隻要86萬。

差價達到了170萬人民幣。

當時就有個針對性很強的詞,叫錢多人傻。

時過境遷,馬上2025年了,我發現一切都變了,好像完全反過來了。

我們賣到國外去的很多產品,遠比在國內貴得多。

今天就做一個排名,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十名蔚來EL7

2022年12月“創業邦”平台做過統計:

當時蔚來EL7,在國內賣46.8萬元,在德國賣63.4萬元,溢價35.5%

雖說溢價比率不高,但絕對值上可是多出了近20萬元人民幣,這價格都比德國BBA的貴了。

銷量也好的令人羨慕。很多網友拍視頻說,你看德國大街上的中國車也忒多了。

第九名比亞迪海豚

比亞迪海豚的長續航版本在國內賣10萬,到了沒有經銷商的日本,直營店賣到17.3萬,溢價73%

第八名小米14Ultra

小米14Ultra,在歐洲賣到1499歐了,相比於國內的價格,溢價90%

對於銷量,小米合夥人盧偉冰說:“小米14Ultra的歐洲首銷銷量,相比前代翻了3番,連帶著在歐洲同場發售的小米14銷售也同比增加了6倍。”

第七名小鵬P5

也是基於2022年12月“創業邦”的統計:

小鵬P5在國內賣17.99萬元,而在丹麥可以賣到38.8萬元,溢價116%

由於在歐洲賣的挺好,也給當時國內其他產品或企業提供了新思路,跟著抬高身價。

長城在國內隻賣不到30萬還銷量非常一般的魏牌摩卡PHEV,在歐洲的起售價超過40萬。

嵐圖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一直很低,但並不妨礙在歐洲定出超過50萬元的起售價格。

究其原因在於中國新能源汽車捕獲了歐洲消費者的心。

到了今年10月德國媒體調查顯示,尤其是在年輕司機中,對中國品牌的懷疑很少。

在30歲至39歲的人群中,74%的受訪者和72%的18歲至29歲的人可能會考慮購買中國製造商的汽車。

第六名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

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DEEBOT X1 OMNI,淘寶上4700就能拿下,到了澳大利亞賣出13000元,溢價177%

第五名綠聯充電器

綠聯的300W充電器,在中國買需要699元,到了美國亞馬遜是稅前1959元人民幣。

考慮到美國的消費稅,以華盛頓州為例,溢價可達209%

第四名石頭掃地機器人

中國貨割老外韭菜這事上,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很有話語權。

他們發現石頭掃地機器人S8係列,在國內隻要4999元,而在澳大利亞網購同一版本的需要15974元人民幣,溢價220%

但這個溢價率並不是石頭家最高的。

Qrevo Master在澳大利亞賣12579元,溢價250%

這些不純純智商稅嗎,老外這都能忍?

實際上,他們買的可歡了。像Q8Max+、Qrevo、Flexi Lite這些產品長期占據澳大利亞Amazon Best Sellers榜單前三名。

第三名九號電瓶車

九號E110電瓶車,我們這裏賣7200元;

但在美國掛Segway標後,售價約2萬8千,這已經是促銷時的打折價了,溢價289%

第二名比亞迪K8

我們被迫“高價傾銷”這事,在十年前就出現了。

當時比亞迪K8原售價為180萬一輛,通過國家補貼後約為80多萬元。

這款純電大巴車送去美國交通運輸署煉獄級Altoona測試後,獲得了一個高分,讓有合作意向的美國人徹底服氣。

美國光是長灘訂單就下60輛的訂單,創下美國最大純電動大巴訂單紀錄,付的價格是每輛880萬人民幣。

溢價率達到了1000%。

這種逼得我們賣貴的節奏,根本不給中國廠商喘息的時間。

畢馬威於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築夢歐洲》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對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價為5000美元,僅僅三年後,變成3萬美元。

所以中國車企準備好在歐美大幹一場了嗎?

第一名三蹦子

是它就是它:三蹦子

在我國往往賣不到5000元,在美國最高可賣87342元人民幣。溢價達到了1600%以上

就這價格還遭到了反傾銷投訴。

今年7月11日,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個人運輸車輛製造商聯盟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低速載人車輛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說你的三蹦子傾銷率達到了477%。

477%傾銷率的意思是,對方認為中國三蹦子的原價應在5萬美元以上,而現在卻隻賣1.2萬美元,完全就是打傾銷牌。

……

你可能不解,這世界怎麽了。

掃地機器人有技術含量,你們老外不懂事,非逼著我們賣高價也就算了;二輪三輪電瓶車這種老產品,怎麽還手把手教我們溢價呢?

答案很簡單。

這就是標準的工業剪刀差,越是工業發達的地方,工業品就越便宜。越是工業不發達的地方,工業品就越貴。

很多人不知道,絕大多數的國家,即使是發達國家工業並不發達,或者產業鏈不完整。

所以一般情況是這樣的。

墨西哥超市裏,四節電池敢賣140元人民幣(350比索);

(美國金霸王電池)

南蘇丹,一個雜牌充電寶可以賣350元。

很多時候非洲工業品,甚至飲料都比國內貴好幾倍。

這就是小小的工業品價格震撼。

要怪就怪,中國的工業能力給大家一種錯覺:“這也算高科技,這產品有啥難度,是個國家就能造吧”。

……

也因此,未來割老外韭菜的情況注定會加劇,畢竟全球化過程中離不開我們。

據IMF和德國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23年,在全球181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50個與中國存在商品貿易逆差。

但對於這些國家而言,如果不從中國進口相關商品,轉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成本將會更高,也將會進一步加劇這些國家的貿易失衡。

據彭博社計算,中國今年貿易順差可能寫下新高,將達到接近1萬億美元。

(圖源網絡)

中國製造流行全世界,遠比我們想象中來得快,來得猛。

所以就有了“世界就是個巨大的中國”的說法。

這種我們用工業進行文化輸出的方式,何嚐不是世界擁抱中國的路徑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