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上海家化,300億灰飛煙滅!

上海家化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家化營業收入44.77億元,同比下降12.07%;淨利潤1.63億元,同比下降58.72%。單看三季度,上海家化營業收入11.56億元,同比下降20.9%;淨利潤-7530萬元,去年同期是9313萬元;扣非淨利潤-1.15億元,去年同期是3578萬元。

拉長周期看的話,會發現更加明顯。

拿扣非淨利潤來說,2021年-2023年,上海家化扣非淨利潤分別為6.76億元、5.4億元和3.15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這個數字是1.2億元,同比下降近60%。顯然,作為昔日的國貨老大,上海家化的經營業績在迅速惡化。

與此同時,公司的股價也跌跌不休。

2021年6月,上海家化的股價一度觸及62.91元/股,過去三年時間,連續下跌至14元附近,跌幅超過了75%,相當於“腰斬後再腰斬”。盡管說,這裏麵確實有大盤整體的影響因素,但是,考慮到糟糕的業績表現,上海家化絕不單單是殺估值那麽簡單。

從曆史來說,上海家化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大有來頭。

上海家化前身可以追溯至1898年,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家化妝品公司;1915年,其推出的“雙妹牌”雪花膏,於1915年斬獲世博會金獎;新中國成立後,這家明星製造廠相繼推出過“美加淨”、“友誼”、“雅霜”、“六神花露水”等眾多明星產品,並在2001年成為國內家化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一句話概括,上海家化是擁有悠久曆史、享譽盛名的美妝日化巨頭!

然而,卻讓人感到惋惜。

2012年,上海家化的淨利潤是6.2億元,但是,到2023年,這個數字變成了5億元。也就是說,在這12年時間裏,公司裹足不前甚至還在開倒車。

這裏麵,就不得不提到公司的股權改製。

2011年前,上海家化是一家上海國資委企業;2011年,上海家化進行了股份製改革,平安集團成為實際控製人。或許是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又或許是經營理念上的巨大差異,2014年5月,在上海家化任職長達28年並擔任總經理長達20年的葛文耀,被免去公司總經理一職。

在此後十年時間裏,上海家化先後更換了三位總經理。

2013年,擁有世界500強和外企履曆,擔任強生醫療中國區董事長的張文堅,擔任上海家化總經理;2016年,同樣擁有20多年快消品行業經驗,以及豐富的國際和國內企業管理經驗的張東方,接替擔任上海家化總經理;2020年4月,曾主導歐萊雅、美寶蓮在中國市場渠道轉型的潘秋生,接任上海家化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2024年6月,公司總經理又換成了林小海。

那麽問題就來了,為什麽先後更換了那麽多優秀職業經理人,都挽救不了上海家化的頹勢?

老實說,關於上海家化存在的問題,其實都不難理解,比如說傳統渠道結構與線上渠道的互相掣肘,比如高溢價產品的布局不足,比如研發投入不足過度依賴營銷,再比如企業冗員供應鏈異常複雜等等。

有人是這樣解釋的:

“從管理層麵來看,上海家化明確知曉問題出在哪裏,但很多概念沒有辦法落地。”隻能說是,理論都對,病因都知道,但操作全廢、沒有效果。

或許,根源在於上海家化不知道自己是誰的。

從股權來看,平安集團是“主”,職業經理人是“帥”,平安集團負責製定KPI,職業經理人負責落地執行。但問題在於,平安集團似乎沒有美妝的基因,而職業經理人更多是打工人角色,廣大中基層員工,可能覺得自己是公司的主人,但又不可奈何。

說來說去,上海家化丟掉了魂。

所以,上海家化的經營情況不斷惡化,並不一定是將領不夠出色,也不是戰略不夠正確,而是大家不知道為誰而奮鬥,為了什麽而奮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