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中央和地方聯合推出了一攬子重大政策,如此大規模的財政刺激,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推動經濟持續複蘇。
這些政策,有兩個關鍵的增量,值得每個人重視。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財政部藍部長在近期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自2024年起,將直接增加10萬億元的地方化債資金。
這個十萬億要拆分開來,其中新增批準地方債限額6萬億,未來分三年實施。以及未來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來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
平時留意新聞的都知道,這裏的5年(每年8000億)4萬億的專項債之前就有,不是這次發布會新增的。
同時他還提到,2029年及以後到期的2萬億元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將繼續按照原有合同進行償還。這又是5年後的餅,小作文為了排麵把這個也湊上了,所以就有了當時市場流傳的12萬億的說法。
很多人關於這次大規模的化債,並不理解。以為是中央給地方發錢,不是這樣,化債化解的是危機,不是直接給地方政府輸血。
地方債務有什麽危機?當然是還不起的危機。
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本質上是地方政府的投資驅動的,地方政府的資金需求很大,隻能通過高利率發債。
因為政府的信用級別很高,加上房地產持續的上行周期,有賣地收入作為擔保,就能滿足中國中產理財最核心的需求。
現在,利率持續下行,而之前的高利率債還得還,過去利率高的時候,能達到6%以上。
Wind數據顯示,地方債務的綜合償債成本平均高達5.3%,每年光還利息,就得幾萬億。
數據來源:wind;製圖:米宅
顯然,地方債的問題不是本金,而是利率實在太高,利息太高就會造成沉重的成本負擔。
而最新2024年新發行的地方債,平均利率已經隻有2.3%。
如果把之前利率5~6%的債務給置換成利率2.3%債務,那每年地方政府需要還的利息就會大大縮減,壓力也就會少很多。
所以,現在搞“債務互換”,本質是為了減負。
債務互換的目的不是為了還債,核心是優化融資結構,降低利率成本,這才是化債的核心。
這次中央給的10萬億,本質上債務並沒有消失,背債主體依舊是地方政府,但通過金融手段以時間換空間,大幅緩解了地方政府現在的償債壓力。
第二就是自然資源部在前兩天發布的通知,鼓勵各地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加大力度回收和購買存量閑置土地,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些措施好不好?當然好,但說實話,落地起來非常難。
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的政策,確實是可以一定程度緩解房企的流動性困難,但政策具體能產生多大效果,得從兩方麵來看。
一是,以什麽價格收購存量土地。
如果收購價折扣太低,房企大概率也不一定願意出售。
這次政策出台之前,我了解到的情況,已經有部分開發商同地方協商退地的事兒,但政府回購價格比較低,部分地方政府的出價甚至隻有當初拿地價的“三四折”,房企自然是希望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可以更加科學合理,不然就成了韭菜。
二是,是否能有效惠及到經營困難的房企。
在收購存量房的過程中,大部分收購針對央國企和地方平台公司的項目,民營房企隻有部分保交付項目被考慮納入收購範圍。
這對於民營房企來說,壓力還是沒有有效緩解。
2
民營房企的問題,是市場持續處於下行周期的結果。
民生證券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土地市場表現同比2023年前三季度繼續呈下滑趨勢,土地出讓金同比下滑33%。
分城市能級看,一線城市的土地成交宗數同比降幅為22%,二線城市同比下降11%,降幅相對較小。住宅用地方麵,一線和二線城市土地成交宗數同比降幅達到41%、35%,而三四線城市涉宅用地成交宗數環比降幅達到70%。
溢價率上,上半年各能級城市相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二線城市如寧波、蘇州、廈門、合肥等熱點二線城市核心區域的低密優質地塊,溢價率有所回升。
整體情況就是,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依舊是保持一定的熱度和穩定性。
二線城市由於部分核心板塊標杆地塊的出讓帶動價格回升,庫存量高企的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表現就很冷了。
數據來源:wind
克而瑞之前也提到過,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含宅地塊成交超10宗的城市拿地開工率隻有6.48%,其中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開工率分別為81%、24%和2%。
數據不會說謊,顯然現在一二線城市保持不錯的熱度和市場需求,住宅用地相對容易去化。
但三四線城市樓市開工率極低,樓市成交下行,地方自己回購土地的動力不大。
我之前跟大家做過分享,現在市場分化嚴重,當前房地產市場隻看一線城市和部分優質二線城市,其它的忽略不看。
資金正在從三四線撤離,向上置換已經成為當下最經典的投資邏輯。
到這次的政策,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主要惠及的也是一二線城市。
具體而言,城市核心區的存量商辦用地及郊區去化困難的住宅用地,也更容易獲得專項債的支持。
所以,大家不難看出,不管是救市,還是各種政策的出爐,本質上救的是優質城市的優質資產。
這次運用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疊加地方化債的政策,接下來的確會有效改善房地產行業的預期。具體我認為有3點:
1、盤活所謂的“沉睡土地”,調整土地供求關係,減少存量、優化增量。
2、增強地方和企業資金流動性,利於房企集中資金用於保交房。
3、促進優質資產的流通,以及房價觸底。
總之,目的促進房地產市場軟著陸。但還是那句話,救的是優質資產,救的是流動性。
3
這次大規模的化債,目的是改善市場預期,對地方的影響大不大?說實話,我認為有限。
有限在於,三四線城市垃圾資產不少,這一點,無論從房價,還是開工率都可以看出,現在三四線的壓力不在於錢來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需求本身低迷。
這次化債的目的,是通過化債政策+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促進經濟複蘇,同時在投資、消費端能夠良性循環。
但大家不要忘了這次化債的初心,絕不是放水刺激,更不是債務貨幣化,而是促進民生保障。
這次如此大的規模化債額度,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地方才能夠騰出更多精力和財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
本質上,這不是一個通脹性政策,而是通縮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