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裏有句話:“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而如果大家恰好買了汽車相關股,那最近這波集體飄紅,則甚至可以讓你“摩托變路虎”。
近段時間的股市形勢可謂好得有點異常,比如上周,三大股指集體飄紅,深證成指、上證指數和恒生指數分別收漲6.75%、5.51%和1.08%。具體到汽車股,五大板塊全線飄紅,股價平均上漲7.67%,已跑贏大盤。
分板塊看,表現最強的則是經銷商板塊,上周漲幅為10.64%,乘用車、新能源與智能化、零部件三板塊漲幅超過7%,商用車板塊上漲5.61%,汽車股整體市值增至7.6萬億元。
其中,汽車相關股漲幅前兩名均來自經銷商板塊,分別為和諧汽車上漲46.15%,中升控股上漲33.33%;排在隨後的是小鵬汽車雙股、眾泰汽車、北汽藍穀,漲幅都超過了25%,表現也比較亮眼。
汽車相關股之所以表現得這麽強勁,其中很大一個原因,跟“銀十”銷售月各大車企的銷量普遍上漲有關。就拿小鵬來說,10月份小鵬汽車銷量再創新高,共交付新車23917輛,這也是其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2萬輛,而這主要得益於8月底上市的Mona M03的爆單。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市的小鵬P7+在上市當晚24點大定就突破了3萬台,成為了繼Mona M03後小鵬旗下又一爆款車型,這預計會進一步將小鵬的股價推向新高。
小鵬在銷量端的表現,隻不過國產新能源強勁表現的冰山一角。實際上,此次汽車整車板塊的上漲,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的看好。銷量數據顯示,10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19.6萬輛,同比增長56.7%,環比增長6.4%。今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為832.7萬輛,同比增長39.8%。此外,10月份新能源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52.9%,較去年同期增加15個百分點,已連續四個月超50%。
作為對比,10月份常規燃油車零售106.6萬輛,同比下降16.1%,環比增長8.1%。1-10月,常規燃油車累計零售950.8萬輛,同比下降16.0%。今年以來,常規燃油車累計份額已萎縮至53.3%,即將跌破50%。
盡管常規燃油車的銷量在下滑,但新能源車的強勁表現,還是將國內車市的整體表現推向了新高。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全國狹義乘用車(不含微型客車)零售銷量226.1萬輛,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7.2%。11.3%的同比增幅,是國內車市繼今年1月份大增57.4%後的第二高增幅。這樣的表現扭轉了車市自4月以來連續五個月下跌的趨勢,使總銷量也實現了同比上漲:今年1-10月累計零售銷量達1783.5萬輛,同比增長3.2%。
那麽,國內車市的汽車銷量為何會出現普遍上漲呢?這就不得不說到汽車相關股整體飄紅的第二個原因了——政策利好。
比如,近期國家就曾出台了多項政策支持汽車產業發展,包括新能源汽車補貼延期、汽車下鄉等措施,其中最新的一項,就是8月中旬商務部等七部門再次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該通知的內容之一就是提高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對符合《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規定、報廢舊車並購買新車的個人消費者,補貼標準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1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7000元,分別提高到2萬元和1.5萬元。最新政策加上“十一”黃金周效應,使得10月車市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這裏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報廢補貼政策的截止日期是2024年12月31日,這為明年初的汽車市場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考慮到補貼政策有效期截至年底加上明年春節處於1月份這兩個因素,屆時若沒有政策幹預,明年1月份車市大概率會錄得30%-40%的負增長。
政策利好的作用不僅在賣車上,它們同樣為車企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就不得不提到使汽車相關股普遍上漲的第三個因素——技術創新了。實際上,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上遊礦物原料加工、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到下遊整車製造的完整產業鏈,而且在每個產業鏈環節均占據主導地位。
比如,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目前已處於世界前列,2000-2021年,中國鋰離子動力電池專利申請量為15000件,作為對比,全球其他地區的申請量為4300件。而2023年相關行業報告也顯示,中國鋰離子電池專利申請量仍占全球總申請量的75%左右。而充電樁方麵,2021年中國專利的占比達73%,且技術領域覆蓋廣泛,充電功率模塊技術持續改善,轉換效率、可靠性、功率密度、大功率充電及柔性功率控製等指標顯著提升。
單有幾項技術,還不足以讓中國新能源處於今天這樣的領先地位,要取得如今的成績,還得在上下遊的產業鏈上有體係力,這就談到了讓汽車相關股飄紅的第四個重要因素——產業鏈協同了。
在某種意義上,主機廠在銷售端的向好,反映的是汽車行業從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到下遊銷售渠道等整個產業鏈的一輪全麵升級。近日,工信部副部長熊繼軍發表了一則重磅講話,他表示將鼓勵新能源汽車優質企業兼並重組,這意味著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資源整合優化,而這不僅有利於提高行業集中度,還能促進技術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
這裏尤其需要提一下零部件板塊。相比於整車及下遊的經銷商渠道,零部件板塊具備更確定的增長性,因為無論整車競爭格局如何變化,它更多地隻是存量市場內部幾家車企的此消彼長,但不管是哪家車企成為新的領頭羊,對中上遊零部件的需求並不會改變。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收入規模為40668億元,同比增長12%,2022年約為41953億元,2023年增長至44086億元。
某種程度上,整車廠商之間越是競爭激烈,就越是可能做大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收入規模。在電動化的下半場,智能汽車已逐漸開始取代手機,成為大家手頭最大的智能設備,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隻會越來越深入。
最後,雖然歐美等地區、國家對我國電動車加征了高額關稅,但這似乎並沒有改變大家對我國電動車出口的樂觀看法,而這則是汽車相關股整體飄紅的又一大原因。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4年前9個月,我國出口整車超過470萬輛,平均每個月超過50萬輛。照此趨勢下去,我國今年汽車出口有望達到600萬輛的規模。這一目標如果真的實現,那將意味著今年我國汽車出口將在2023年522.1萬輛的基礎上再創新高。
業內似乎對歐美方麵加征的高額關稅並不十分擔心。不少人認為,這種關稅上的阻礙,似乎恰恰是在提醒我們:中國的汽車出口不應局限於單純的產品,而應向海外投資和產業鏈布局轉型。這樣的轉型可幫助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建立更深層次的影響力,不再僅僅是賣車,而是通過本地化生產、研發、銷售和售後服務建立更強的競爭優勢,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換句話來說,如果擁有技術、成本及供應鏈優勢的中國車企趁機大舉入場,歐盟車企要在電動汽車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將會更不容易。
總之,汽車相關股近日的整體向好,雖然可能跟“銀十”階段汽車銷量的整體向好有一定關係,但實際上,它在深層次反映著大家對整個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板塊後續發展狀況的看好,隨著新能源技術的進步和市場滲透率的提升,我們相信,汽車整車板塊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