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親述恒大汽車失敗史:荒誕、業餘、把車當房子造

來源: 知危 2024-04-23 18:28: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785 bytes)

“ 恒大造車真的就是化神奇為腐朽,那麽多資源落得現在這個下場。”

恒大汽車老員工張馳( 化名 )這樣跟知危編輯部說道。

恒大汽車日前在港交所公告稱,與紐頓集團簽訂的 5 億美元戰略投資協議終止,原定交易及相關債轉股修訂條款未能取得進一步進展。

外界大多認為恒大汽車失去了 “ 救命錢 ”,而據張馳所說,其實恒大汽車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停工,“ 停工了大家拿不到工資,公司群裏人都嘩嘩嘩地退群。”

“ 整個汽車部門,從南到北,現在估計剩下不到 500 人。” 趙鑫( 化名 )表示,隻要沒上班,恒大是不會給你發工資的,大家也沒辦法隻能陸陸續續離開了。而可查的公開資料顯示,恒大汽車高峰時擁有超過 6000 員工。

“現在還留在恒大汽車能拿到工資的,就兩種人,一類是地產過來的高層,年薪百萬那種,另一類就是工資特別低的,可能是行政、前台,年薪六七萬這種。中間一大堆研發人員的工資基本上就不發了,也不讓你們上班。”

誠然,對於恒大造車,外界第一印象是 “ 騙子 ”、“ 打著新能源的幌子搞房地產 ”。

但,恒大究竟對造車下了多少功夫?又遇到了什麽問題?從一家連試生產都沒有就已市值 5000 億港幣的企業走到如今這樣的地步,到底發生了什麽?

知危編輯部聯係了多名員工,試圖去探究恒大造車背後的故事。

張弛認為,恒大汽車最大的問題還是外行管理內行。

“ 恒大汽車,所有能說上話的人都是恒大地產過來的,隔行如隔山,恒大一幫做房地產的非得要挑戰汽車行業的運作規律。”對於恒大造車的方式,張弛很難理解。

恒大似乎對 “ 速度 ” 有著出奇的執著,即使沒有,也要硬上。恒大汽車在 2021 年車展一口氣推出了 9 款純電動車型,其展台麵積超過同場國際級一線車企。

但,展車很快就被人發現大多是模型車,沒有懸掛,沒有底盤。

用模型車去參加車展可謂是開了行業先河,一時之間,整個行業內都在嘲笑恒大,張弛在業內的一些同學也調侃地跟他說,你們好丟人啊。

公司裏麵好多已經在汽車行業幹了七八年甚至十幾年的人,也覺得這事有點滑稽,“ 第一次見被人抬上去的車,哪怕出個 PPT 也不能出沒完工的實驗車啊,這多大的婁子呀?”

在張弛看來,公司高層覺得造車就跟造房子一樣,樓房能有模擬沙盤,車展為什麽不能是模型車呢?

汽車行業開發一輛車,開發周期一般就得 180 周,三年半。然後量產、產能爬差不多,也得三年。

而恒大汽車,從 19 年中開始設計,到 21 年 4 月上車展推出 9 個車型,滿打滿算也才兩年,並且,造車初始就同時開 9 個車型在行業內也同樣聞所未聞。

“ 其實恒大想挑戰這 180 周,準備就是在兩年或者更短的時間要把車造出來,這個事就很狂妄。”

9 個車型裏,張弛參與了其中 4 個。“ 當時一下推出來那麽多的造型,架構和內部布置都沒做完,完全就浪費了研發成本。那個實驗車,一輛車就是幾百萬的造價。造型出來了,肯定油泥模( 用油泥造的汽車車身模型,用於評估和優化車型)也已經出來了,這個研發費用是要付出的,但除了恒馳 5、6 量產了一些,其它的研發成本都完全沉沒了。”

張弛覺得這很大原因是恒大過於自信了。“ 當時好多人都說恒大是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錢。”

恒大造車,具體花了多少錢?

一個側麵可以體現的是,2021 年 3 月恒大業績發布會上,恒大汽車管理層透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 474 億元,在整車研發設計、動力電池、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等領域的投入為 249 億元。

彼時距離恒大開始造車,還不到兩年。我們以從零開始造車的小米為例對比一下,公開報道顯示,其第一輛車 SU7 投入了 3400 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 100 億。

從 2019 年正式進軍新能源車市場以來,恒大汽車就通過大手筆的 “ 買買買 ”,覆蓋了技術、資質、電池、銷售、人才等汽車上下遊產業鏈。獲得了整車製造、底盤架構、動力總成、輪轂電機、動力電池等領域的核心技術。

2021 年的時候,恒大汽車研究院在上海如火如荼地圈地的時候,公司高層讓張弛和同事們參與建立多個實驗室,要在兩個月之內完成實驗室從招標到供應商入場,而這些實驗室包括風洞實驗室、音效實驗室、V2X 實驗室、腦機實驗室、虛擬現實仿真實驗室等。

“ 一般造車,如果按照正常造車流程的話,這些其實一開始不著急做的。” 張弛形容“ 就像是一個年輕人,還處在考慮怎麽買車買房的階段,卻已經在為自己孩子的美好生活建立一個生態環境艙了。”

張弛很難理解,一個風洞實驗室就投資就得十幾個億,這得多大的工作量才養得起它?

或許,這些東西的唯一用處就是吸引人眼球,但代價是除了費錢,大批工程師還得付出時間精力去參與其中。

張弛是恒大造車最早的一批員工了,2019 年的時候隨著被收購的整車製造商進入了恒大汽車部門,不過他當時接的 offer 還是恒大並購的那個整車製造商,等他入職的時候就變成恒大汽車了。

幾天前跟同事吃散夥飯時,他感慨“ 要是當時看到是恒大給的 offer,絕對不來。”

一個搞房地產的來造車,這事靠譜嗎?當時張弛心裏有些懷疑,但礙於自己接 offer 的時候已經拒絕了好多機會,也隻好走一步看一步。

入職幾個月後,他就跟著同事們去了恒大汽車新成立的上海研究院,開展關於整車的市場預研、調性設計。

恒大為什麽會想造車?

據張弛結合公司內部一些信息判斷,最早在 2017 年的時候,盡管許家印尚在巔峰,但他那時可能就已經感覺恒大這個模式會出問題了,所以想找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去拓展。

於是許家印把目光放在了電動車上,但依然是用房地產的那套打法 —— 高舉高打。

“ 那時候光上海研究院就有兩千人,生產線上三個基地估計有個一萬人。當時恒大挖工程師,獵頭都是直接說,最低是原來工資的 1.5 倍。有一個誇張的說法是,新能源車廠的工資高,都是由恒大帶起來的。”

知危翻閱網上的公開信息,發現恒大汽車當時設立了前瞻技術研究院、整車技術研究院、軟件技術研究院、動力研究院、造型研究院、第一車型研發院、第二車型研發院、第三車型研發院、等11 大專業研究院。院長包括包括方馳、徐性怡、黃向東在內,均是曾在汽車行業內有過顯赫經曆或紮實經驗的名將。

張弛表示,恒大汽車甚至在當時是沒有年度預算和結算的概念,這在其它製造業公司是很難想象。

張弛還聽到老板許家印在公開場合表示,恒大汽車要在全國建立十大基地。

但實際上,在國內的政策下,如果某個工廠的生產線沒有滿產,是不能繼續擴廠的。汽車生產需要跟發改委那邊報批,比如說某條產線滿載率年產量 5 萬台,隻有達到這個數,才能開第二個分廠,那個分廠才能接著生產,這叫擴充產能。但是當時天津工廠遠沒有達產,老板卻說要開 10 個基地,張弛覺得很外行。

“ 當時蔚小理、高合、天際、威馬都還剛剛起步,寶沃也沒死,一窩蜂地在電動車賽道爭。大家都覺得恒大能做成,我們好幾任的研究院院長,都是很牛逼的人,而且我們不差錢,所以我們當時想的就是一定要研發好最好的東西。大家一腔熱血撲到這上麵,卯著勁幹嘛,連軸轉的有,通宵加班也有,心氣都挺高的。”

張弛描述當時場景的時候,依然能聽出裏麵的自信。

隻是,等所有人都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恒大財富暴雷了。

此時恒馳 5 的生產前研發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等著試生產了。

但集團總部沒錢了,恒大汽車也跟著陷入停工。由於恒大汽車的銷售和財務都劃歸在集團總部,恒大財富出事,恒大汽車也不能獨善其身。

就拿張弛參與的恒馳 5 研發來說,2020 年產品定義完成的時候,設想的是要搭載 8155 的芯片,一體化大屏,車路協同,語音助手等。

“這在當時整個行業都還是很前沿的,也就蔚來的 Nomi 有吧,其它車都還沒有。蔚來和威馬當時是賣得最火的兩個品牌,後來才有小鵬跟理想。我們的車,在當時的成熟度是比威馬和蔚來都要好的。”張弛說起這個還有點惋惜,“ 可惜恒大在量產上,一拖再拖,動不動就是沒錢了。”

張弛還記得,2021 年 9 月的時候,工資就已經發不出來了,整個 10 月恒大汽車都在放假,員工都領著基本工資,“ 在上海的就拿上海最低工資,天津的拿天津的最低工資 ”。

為了縮減開支,當時很多項目組都被取消,整個運營部門被裁掉,整車架構的總設計師也離職了。

直到 11 月份的時候,張弛收到了公司複工的通知。他隱約覺得,可能是又有錢進來了。

不過,本來按照預定的節奏,應該是多輛車型依次進入量產的,但當時隻有恒馳 5 的進度是正常的,可以進入生產階段,其它車型,如恒馳 1 是交給給國外團隊的,他們在預定時間內沒能交付,隻能延後。

但是恒大汽車等不起,資金鏈短缺下,這些未能趕上進度的團隊工程師們也被裁掉了,公司高層決定先推出恒馳 5,沒人管其它車型人力是不是不足。

最終結果是,9 個車型大部分都停滯在生產之前,剩下的部門和未被裁掉的員工全調到恒馳 5 的項目裏。“ 爆雷的時候,整個研究院就剩了不到 1/ 3 的人,大家湊一湊攢成了一套班子。” 張弛說道。

據另一恒大汽車員工李麗( 化名 )所說,當月恒大汽車拉去廣州下線的恒馳 5,其實是此前收購的整車廠 NEVS 生產的 93 車,並不是恒馳 5。

“ 2022 年 4 月份的時候,劉永灼( 恒大汽車執行董事 )帶到公眾麵前亮相的 ‘ 恒馳 5 ’,其實並非全是恒馳 5。在天津亮相的藍色那輛是恒馳 5,但是在其他地方,掛在生產線,並沒有詳細展示的,基本都是 NEVS 生產的 93 車。”

換言之,恒大汽車通過障眼法造成了恒馳 5 量產順利的假象。

李麗表示,其實在恒大財富暴雷,到 2022 年 10 月恒馳 5 交付這段時間,恒大汽車就處於有錢就幹,沒錢就停的階段。

“ 沒錢時候大家都歇著或者解散你們這團隊,就跟街頭那些臨時工一樣,有錢了,我再招一波人進來,然後我再幹。就這樣導致原來好多的先發優勢都被別人搶走了,而你就成為最 low 的。”

從聲勢浩大的研發加產業鏈布局,到擠牙膏式量產,看起來是因為突發性的資金鏈斷裂,但深層原因還是恒大對於造車並沒有一個全局的概念和統籌。

李麗很難理解恒大的操作,“ 在爆雷之後,公司裁員正常,但是先砍生產跟研發。然後才是上層跟中層。恒大還在按照房地產的思路,認為隻要上層和中層在,項目經理在,汽車行業隨便招一班人,轎車跑車就還能像高樓大廈一樣造出來。”

而事實上,汽車工業複雜很多,很多工種需要熟練工,而產業工人是要長期培養才能成為熟練工的。

“ 比如說大眾、福特這樣的老牌車企,哪怕經濟蕭條,去裁員都不會傷筋動骨,裁員也要保證一個基本組織架構的存在,慣例是直接砍大的項目。但恒大停工,是先研發的停工,再生產停工,但是行政不停工, HR 不停工,領導不停工。降薪也是先把全部研發和生產的先降。”

恒馳 5 交付之初,問題頻顯,但李麗認為這都可以通過售後和運營解決與優化,正如任何一家新勢力剛剛發布新車,尤其是第一輛車的時候,都有各自的問題,但是市場給予了足夠的寬容度。

可惜,恒大沒有市場部和運營部,在 2021年暴雷的時候,裁了一幹二淨。

盡管恒馳 5 勉強交付了,但恒大汽車依然還時不時麵臨資金短缺的困境,恒馳 5 項目的趙鑫向知危透露,2022 年幹到年底該款車型一共生產了 1300 台,後來就說公司又沒錢了,買不起原料了。

直到 2023 年 5 月,劉永灼表示恒馳天津工廠又全麵複產了,之後恒大汽車就在考慮能否靠出海挽救頹勢了。

國內的整車要出海,是要經過國際認證的,國內做這個認證的隻有兩家,一般認證周期都要一年半,大部分車企都是按兩年的規劃去完成這個事。

但對於那時候的恒大汽車來說,顯然等不起。

趙鑫說,“ 為了給公司外行的高層匯報,有同事直接說8個月就能走完,領導也認為拿點錢能把這一年半縮短。”

“ 提出 8 個月的那個人,他難道不懂一年半周期是必須的嗎?” 知危問道。

“ 知道,但是他要敢說一年半,可當時老板不會接受。”

在整車出海的事還沒搞定之際,趙鑫就聽到消息說劉永灼被抓了,消息出來本來談好的關於紐頓集團的戰略投資自然也沒戲了,本來有 6 億的隻進來兩個億。( 紐頓集團曾決定向恒大汽車實施戰略投資約 5 億美元,並提供 6 億元人民幣過渡資金 )

天津工廠也又一次麵臨生產原料短缺的情況,去年年底徹底停工。

至於恒大汽車一共造了多少車,趙鑫表示,“ 我經手的就大概有 5000 台車,5000 台車裏麵有將近幾百台,是屬於工程實驗車,剩下的都是能開起來的。外界提到的交付量隻有 1389 台,剩下的有一批車還在庫裏,主要是藍色的,不好賣,還有就是被做抵押了。”

對於恒大汽車的宣發,趙鑫也覺得公司受房地產影響太深,宣發的所有內容都是地產方麵審核,“ 他們恨不得寫上,你買我一套房子,我送你一輛車 ”。

趙鑫還記得,在做用戶定義的時候,一些同事在做車載 App和車載 OS,在寫方案的時候,老板反複強調,一定跟恒大的生態結構相關聯。

中東似乎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趙鑫透露前幾天恒大汽車還要整車出口去給中東做展示,運了三輛車去中東,光費用就上百萬。

對於恒大汽車的結局,趙鑫認為,積重難返的恒大汽車,早就不是有錢,就能起死回生的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