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的執著,嚇股民一跳

來源: 市界 2023-12-26 20:56: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130 bytes)

懟過很多人、上過很多熱搜,外界越來越看不懂董明珠,但這並不妨礙董小姐霸氣依舊。在數落孟羽童的同時,董小姐依然堅定看好自家戰略的先進性。

不久前,當被主持人問及是否有失敗的決策,董明珠回答稱,沒有失敗的決策,隻是進度慢,“手機失敗了?新能源失敗了?我們的電池能用30年,不起火、不爆炸,解決了大家擔心的問題。”

董小姐一如既往的自信滿滿。但這番強勢發言兩天後,一項新能源業務收購,讓格力電器又經曆了一場資本市場“暴風雨”。

12月19日,格力電器宣布,將收購24.54%格力鈦股份,交易作價約10.15億元。次日,格力電器股價出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幅下跌,單日超 130億市值蒸發,幾乎吞噬了今年以來的所有漲幅。

而在過去3年裏,格力電器使出各種解數提振股價,始終未能突破2020年初的70元/股高點。但現在,一筆10億元的交易,引發當日盤中最大跌幅達到了7.15%。

眼看著公司跌到了30元/股,12月21日淩晨,格力電器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淨利潤270億元–293億元,同比增長10.2%-19.6%。

盈利的好消息,短暫的平息了投資者的不滿情緒,12月22日和23日,格力電器股價連續兩天上漲。但有關董明珠、格力鈦和股民們的戰役並沒有就此結束。

格力鈦前景如何

“格力鈦是公司新能源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格力鈦控股股東,公司對格力鈦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格力電器的表述充滿信心。一旦交易完成後,格力電器將占格力鈦總股本72.47%,控製力大幅增強。

發布全年業績預告的當晚,格力電器還公告了一份《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補充公告》,其強調,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鈦,有助於公司加強對格力鈦的管理與控製。

格力鈦的名字很多人或許並不熟悉,但它的原名 " 珠海銀隆 " 卻是資本市場中如雷貫耳的存在。珠海銀隆主打的是鈦酸鋰電池技術,2016年董明珠力主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時,誇讚其為“埋在沙裏麵的金子”。

董明珠看來,珠海銀隆將承擔格力打造“下一個千億”的目標願景。2016年收購珠海銀隆時,她曾寄予厚望,“3年之後(銀隆)還做不起來,我把他(銀隆董事長魏銀倉)斃了!”

但最終,董明珠和珠海銀隆的故事,足足拉扯了5年時間。從最早的130億收購草案,到2016年12月,董明珠拉上王健林、劉強東、中集集團等大佬共投資30億元入股,再到2021年股權拍賣後,珠海銀隆成為格力電器控股子公司,並被更名為“格力鈦”。

收購過程已經夠曲折了,但拿下這筆新能源業務後的收益,更加考驗投資者的耐心。5年間,格力鈦的虧損持續擴大,淨資產持續縮水,債務雪球也越滾越大。

據格力電器財務數據披露,2020 年末,格力鈦資產負債率超過 78%,淨資產61.7億元,此後負債率持續走高。到今年6月底,其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攀升至99.7%,但淨資產卻隻剩下6600萬元。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格力鈦實現營收14.4億元,同比增長23.3%;淨利潤虧損則為1.71億元,相較2022年虧損額6.58億元有了進一步收窄;經營活動現金流則從去年底的-1.5億,提升至2.09億元。

看著連年虧損的業務,投資者們自然不願意再當“冤大頭”,紛紛用腳投票。但這並不妨礙董明珠對格力鈦持續看好,推進收購格力鈦戰略。

今年6月份的格力電器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格力鈦的技術本身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如果不是前老板給我擺一個坑的話,這是個非常好的企業。”

“坑有個填平的過程,我覺得是非常有希望的”,董明珠說,希望大家給格力鈦一點時間,“我相信明年可以看到一點點希望”。但即使如此,這並沒有打消外界對格力電器並購格力鈦的擔擾。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市界」表示,“這幾年主流的家電企業,都在往非家電企業延伸,比如新能源車、醫療設備、工業互聯網等。但家電企業跨界新能源領域,並沒有明顯的優勢,它和過去的家電是不相關的領域。”

僅從最新的股權交易價格計算,格力鈦100%股權的價值為41.38億元,距離7年前的約134億估值巔峰跌了69.12%。而在估值大幅下跌下,曾經被董明珠拉上一起投資入股的多位“老鐵”——萬達、京東、中集集團等股東,開始認虧“解套”了。

2016年12月,格董明珠拉來王健林、劉強東等人,以30億元獲得格力鈦22.39%股權,當時估值已達近134億。如今這個節點退出,意味著王健林、劉強東等人,均浮虧69.12%離席。

公告信息顯示,向格力電器轉讓股權的 12 名交易方中,就包括了格力鈦早期投資人普潤資本,也包含由中集集團擔任合夥人的創智聯誠,大連萬達集團的控股孫公司北京紅航文化,以及北京京東世紀旗下公司北京汽廣行等。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的資本表現也同樣不樂觀。截至發稿日,格力電器總市值為1799.23億元,不到“老朋友”美的集團3723.04億元市值的一半。

或將全資拿下格力鈦

雖然曾經組隊的多位大佬已經退場,但對於董明珠的持股變動,公告特意強調,無論是本次還是後續交易,董明珠所持格力鈦股權將維持不變。

目前,董明珠對格力鈦的持股已經連續5年維持在17.46%,但格力電器對格力鈦的持股比例,仍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2023年12月19日,格力電器宣布擬進一步收購格力鈦24.54%股權,同時還透露,未來12個月裏公司將繼續增持格力鈦合計不超過3.04億股股份(占格力鈦總股本27.53%),屆時,格力電器及董明珠將合計持有格力鈦100%股權。

完全持股格力鈦,意味著格力鈦的所有收益和虧損額,都將直接影響格力電器的經營業績。但對格力鈦而言,有了格力電器的進一步增持,原有股東也將有了進一步交易的空間。

受本次10億增持股份影響,一旦王健林、劉強東等股東成功退出後,格力鈦的股東仍有包括陽光人壽、珠海銀隆前創始人孫國華旗下的珠海厚銘,以及北京公交公司旗下的北京巴士傳媒、陝煤集團控股的現代能源創投等。

不僅如此,格力鈦還背負著對賭賠償的壓力。格力年報披露顯示,格力鈦背著原實控人方麵因業績對賭失敗帶來的超22億元的賠償責任,涉及陽光保險等8名股東。而董明珠為了拿下17.46%的股權,也在2016年-2017年間連續投入了23.4億元。

做大格力鈦,對董明珠而言勢在必得。早在5年前,董明珠就動過讓格力電器全資收購格力鈦的念頭,不拿下新能源業務不罷休,還曾因格力鈦收購問題,與股東之間發生過一場“大戰”。

2016年,董明珠曾計劃通過格力電器以130億元收購銀隆,希望由家用空調進軍汽車空調市場,同時布局儲能、新能源汽車等相關產業,推動企業多元化。

但收購這一巨額虧損的業務,遭到了股東們的奮力反對,氣得董明珠現場發了一大通脾氣,“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話一點都不會過分。兩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看看哪個企業給你這麽多。”

生完氣,董小姐還不忘撂下狠話,“我5年不給你分紅你能怎麽樣我,你有什麽資格。”兩個月後,董明珠個人出資10億元,同時帶著萬達王健林、京東劉強東,共同投資約30億資金入股銀隆。

而時間證明,中小股東當初的抵製並不管用。5年後,格力又通過司法拍賣的“近道”繞過了股東大會。2021年8月,格力用起拍價拿下了銀隆新能源30.47%股權,成為了珠海銀隆的第一大股東。

“在格力電器格力鈦最終全資持有後,格力電器投入更多人力財力支持格力鈦,但這一投入能否換來足夠的回報,短時間還看不到太大希望。”一位能源從業人士認為。

執念深厚圖個啥?

即使不被許多人看好,但格力鈦一直是董明珠眼裏的金子。

董明珠在2021年6月參加行業峰會時表示,“格力正在研發一種新技術,可把光能、儲能和空調結合起來,空調成為一個發電站。”

這個黑科技的推出,迅速引來吃瓜群眾熱議。有人說,格力出發點是好的,追求節能環保,但具體研發還是要靠工程師。也有人建議董明珠,務實點,除了空調做啥啥虧。

但這些都無法撼動董明珠做新能源的信念。今年6月,董明珠曾說道:“如果沒有格力鈦的技術,那我們的光儲空也是沒法實現的。”她的期望是,借由儲能開發技術,為格力的汽車空調、汽車電機、汽車電容增加應用通道,延長格力的產業鏈。

相比傳統鋰電池,鈦酸鋰電池的確有著鮮明優點,它充電安全性高、耐低溫、充電快、壽命長等。但缺點同樣更突出:成本高、續航短、技術路線小眾,這也致使其主要搭載純電動公交車和公交車,而非新能源應用更火熱的家用車。

目前,格力鈦電池主要被用於兩個領域:一個是新能源汽車,一個是儲能。但從市場銷售反饋來看,格力鈦在客車領域的銷售優勢並不突出。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2022 年,格力鈦 6 米以上客車銷量為 1789 輛,同比下滑 11.65%,銷售量在行業內排名第 14 位。而2023 年上半年,格力鈦的客車銷量 697 輛,進一步同比下滑 23.91%。

劉步塵對「市界」表示,“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以及地鐵線路的分流,國內公交車市場正在呈現萎縮狀態,而格力鈦的電池路線選擇鈦酸鋰,這種電池續航裏程較短,運行不到一百公裏就要充電,效率較低,很難進入到家用車市場。”

而在儲能應用領域,董小姐依舊是那個不甘於人下的銷售女王。12月4日,董明珠在公開場合表示,格力電器將光伏與空調產品進行跨界融合,在全球首創“零碳源”空調係統。她提出,希望將“冰箱+儲能”引入家庭,為此還在2021年就推出了光伏(儲)直流變頻空調係統。

董明珠很清楚,國內空調行業增長逼近天花板,格力電器首先要做的就是實現多元化,以保證自己的市場競爭優勢,而正在風口上的新能源業務,是格力要拿下的關鍵版圖。董明珠在多次采訪時重複說道,“新能源板塊代表著格力電器的未來。”

不過,除了新能源和儲能,在多元化業務上董明珠也折騰過不少新興產業。從手機到智能設備,從汽車到集成電路芯片,馬不停蹄的跟風式創業,各種眼花繚亂的資本操作,讓格力迷失在一個又一個新業務中,但始終沒有跑出第二個像空調一樣的龍頭產業。

2023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格力的其他“生活電器”營收占比僅2.19%,不斷加碼的綠色能源和智能裝備兩項,占比分別僅為2.94%、0.25%。而從2012年提出多元化轉型開始,董明珠在這條路上已經努力了十一年,但並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跑道。

在今年8月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中,格力沒能上榜。麵對媒體提問,董小姐說,她一點兒都不難過,“企業好不好,自己心裏有數;有沒有病,自己知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