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二戰後紀錄!歐元區食品通脹異常升高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3-04-14 23:02: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531 bytes)

 

當地時間 4 月 14 日,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法國 3 月 CPI 同比終值升 5.7%,環比終值升 0.9%。13 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德國 3 月 CPI 同比終值升 7.4%,環比終值升 0.8%。

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院教授彭剛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歐元區經濟形勢來看,有三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通脹,由於能源價格下降,歐元區通脹出現了回落;

其次是就業,歐元區失業率穩定在 6.6%,表現相對較好;

最後需要注意到,歐元區經濟增長結構十分不平衡,製造業由於需求不夠、訂單不足十分萎靡,而服務業又比較強勁。

彭剛指出,目前的歐元區經濟受到諸多內外部因素的共同製約,但中國經濟發展為歐洲帶來了複蘇的信心,給其修複產業鏈、恢複市場需求以及開拓合作的空間帶來很大的鼓舞。

歐元區食品通脹創紀錄

事實上,歐洲整體通脹雖然保持下降趨勢,但食品通脹卻異常升高。

歐元區 3 月 CPI 同比上漲 6.9%,但食品、酒類和煙草的價格卻上漲了 15.4%,其中,3 月法國的食品價格漲幅超過 16%,德國則超過 20%。荷蘭合作銀行高級經濟學家 Maartje Wijffelaars 表示,在歐元區的某些地區," 食品價格正在以二戰後創紀錄的速度上漲 "。

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係副研究員薛晟對記者表示,從法國公布的 CPI 數據來看,基本符合之前的預期,伴隨能源價格放緩,通脹趨勢有所放緩。但食品價格依然保持了上漲趨勢,導致了民眾感官上受到通脹的影響更大。

薛晟認為,法國基本代表了歐元區通脹的總體水平和態勢,各國發展水平存在差距,導致數據各異。但短期來看整體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在能源價格後,食品價格或成為造成當前通脹水平的重要因素。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成玉同樣告訴記者,從此次公布的通脹數據中,可以發現兩個新變化,首先,得益於歐盟能源進口多元化,能源價格持續下降;其次,食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食品價格上漲與雙重因素有關。楊成玉分析,一方麵是農產品的生產,當前全球農產品產量出現了大幅下降,包括印度的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糧食等,同時歐洲自身糧食生產規模也出現下降。另一方麵,歐洲較高的能源價格造成化工業,特別是化肥產業生產成本的上漲,推動了歐洲整體農產品以及食品價格的上漲。

歐元區經濟仍受到諸多擾動

11 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3 年世界經濟增速將從 2022 年的 3.4% 下降至 2.8%,較此前預測下調 0.1 個百分點。發達經濟體增長放緩尤其明顯,將從 2022 年的 2.7% 降至 2023 年的 1.3%,

其中,IMF 認為歐元區 2023 年經濟增長為 0.8%,到 2024 年回升至 1.4%。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將出現 GDP 負增長,預計 2023 年為 -0.1%,2024 年可能恢複到 1.1%。

IMF 首席經濟學家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 指出,我們正進入一個棘手時期,在此期間,經濟增長仍處於曆史低位,金融風險有所增加,但通脹並未徹底得到扭轉。受訪專家告訴記者,目前的歐元區經濟受到內外部多重不利因素的打擊。

薛晟認為,從法國經濟來看,除了受到歐元區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之外,退休製度改革十分值得關注,其引發的長時間持續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給法國經濟帶來了負麵影響,而在延遲退休年齡後,法國整體失業率、50 歲以上及 25 歲以下人群就業率等數據尤其值得關注。

彭剛同樣指出,從歐元區內部來看,由於薪資與高通脹率不匹配,罷工頻繁、大規模地發生,德國、法國與意大利等國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這對社會生產與經濟複蘇造成不利影響。此外,歐央行的大幅加息也抑製了經濟活動。

從外部環境來看,俄烏衝突的變數還很大,這對民眾的預期將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旅遊業發展、消費與生產複蘇以及民眾穩定生活的建立。" 另外,美國一打噴嚏,歐洲就感冒,美國經濟的情況對歐洲未來預期也很重要。" 彭剛說。

不過,在重重利空下,中國經濟的強勁複蘇給歐元區帶來曙光,中歐經貿合作前景可期、春意盎然。

IMF 認為,2023 年中國經濟增速為 5.2%,對全球來說是重大利好,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對此,彭剛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複蘇,近期中國企業 " 成群結隊 " 去歐洲開展合作,歐洲多國政要也密集訪華,為歐洲帶來了複蘇的信心,給其修複產業鏈、恢複市場需求以及開拓合作的空間帶來很大的鼓舞。

歐洲金融條件將繼續收緊

4 月 11 日,在世界銀行集團(WBG)和 IMF 2023 年春季年會上,IMF 歐洲部負責人 Vina Nguyen 在一場關於歐元區金融狀況的論壇上表示,在過去三年裏,歐元區經曆了疫情、俄烏衝突以及能源危機的侵襲,市場在短時間內頻繁地被經濟和金融方麵傳來的壞消息 " 輪番轟炸 "。

Nguyen 稱,歐元區金融環境在不斷收緊。在 2020 年歐元區的金融條件明顯是鬆動的,但在 2021、2022 以及進入 2023 年,整個歐元區,尤其南部的一些國家金融條件則明顯收緊了。而這種限製性的金融環境是由諸多因素導致的,由於高通脹,歐洲央行連續加息,貸款利率的升高是 " 罪魁禍首 ",也是導致金融條件收緊的決定性因素。

Nguyen 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歐央行將改變 2% 的通脹目標。" 中央銀行是在 2% 通脹目標的前提下工作,央行希望其貨幣政策的影響能夠平穩地傳導到經濟,當利率上升的時候,金融條件轉為緊縮,這有助於在中期內降低通脹。"Nguyen 說。

楊成玉認為,歐央行繼續加息的風向很明確,當前新一輪通脹已由能源價格驅動轉變為糧食價格驅動,而糧食價格驅動在短期內的應對效應是有限的。從目前各方麵的聲音來看,歐央行在此後三次議息會議上,可能還會維持加息的選擇,至於加息幅度,要看歐央行控製核心通脹的力度。

彭剛則指出,任何經濟政策都是一把 " 雙刃劍 ",在解決主要矛盾的同時會對經濟造成其他影響,當歐央行穩定住大局、使通脹回落後,歐洲勞動力市場的韌性以及強勁的服務業會為經濟帶來發展的潛力。但無論如何,目前緊縮的貨幣政策是無法擺脫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