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開入境遊!能否讓經濟好轉?

來源: ZAKER 2022-06-11 02:21: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360 bytes)

 

日本翹首以待的外國遊客入境遊終於開放。

6 月 10 日,日本正式以免除入境檢測及隔離的方式恢複外國團隊遊。對日本政府來說,這是一次複蘇旅遊業、重振經濟的絕佳機會。畢竟從日本一季度 GDP 修正值數據來看,日本經濟似乎已經有了好轉的跡象。

據日本內閣府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折合年率環比下降 0.5%,初值換算為年率為下滑 1.0%,該數值較修正值有所上調,也較經濟學家預測的下降 1.1% 更為樂觀。

在一季度 GDP 有所好轉時,日本的 CPI 也呈現繼續上揚的態勢。據日本總務省 5 月 20 日公布的 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生鮮食品除外)同比上升 2.1%。雖然日本達到其通脹目標,但主要來源於成本型通脹,再加上日元貶值,當前日本國內需求仍較為疲軟。因此,此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收回了 " 家庭對價格上漲越來越寬容 " 的說法。

盡管目前日本經濟有複蘇的跡象,但引起警覺的是,日元的貶值以及高企的輸入型通脹仍在持續。依靠消費回暖的複蘇勢頭能否延續仍是外界的擔憂。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高級經濟學家山口範大(Norihiro Yamaguchi)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於此前消費需求因疫情而受到抑製,日本經濟將在第二季度強勁增長,但預計其複蘇步伐將在第三季度放緩," 因為家庭的實際收入受到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的擠壓。此外,供應鏈中斷的危機將不利於出口。"

日本恢複經濟的當下,還要麵臨哪幾道坎?

消費成複蘇支柱

一季度修正後的經濟數據萎縮幅度有所收窄,無疑給日本經濟複蘇打了一劑強心針。

具體來看,經濟萎縮程度的收窄,除了得益於汽車與通信資費支出的低迷程度小於預期之外,主要源於個人消費的回調。個人消費占日本經濟比重二分之一以上,二次統計報告顯示,一季度個人消費環比增幅由零上調至 0.1%。

一季度個人消費的回暖背後反映出民眾消費信心的恢複。據日本內閣府(Cabinet Office)的一項調查顯示,5 月普通家庭信心指數(包括對收入和就業的看法)為 34.1,高於 4 月份的 33.0,這已經是日本消費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個月改善。

對此,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種現象主要源於三個方麵的因素:" 日本國內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三周下降,期間基本沒有出現病例數反彈,這讓民眾願意走入更廣闊的生活圈裏,也有助於日本打通國內的經濟循環。其次是日本防疫政策具有透明性。隨著疫情的持續好轉,日本在放寬防疫政策後,並沒有重新回到過去收緊政策時的狀態,政策的連續性給了民眾和商家極大的信心。另外,經過 5 月黃金周的試驗,日本的疫情沒有出現反彈,這也是民眾信心的重要來源。"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駐日大使館前一等秘書崔成也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日本經濟活動限製的取消,加強疫苗接種和口服治療取得進展,人際接觸服務的消費,以及受疫情影響的消費積累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

為了進一步拉動消費,日本政府還製定了相應的補貼政策,例如東京都自 5 月 22 日起,正式中止 " 反彈警戒期 ",針對得到防疫認證的餐飲店取消每桌最多 8 人同時就餐、最長滯留 2 小時的限製,另外也出台了對東京都民眾住宿、一日遊等補貼政策。據悉,自 6 月 1 日開始恢複日本國內遊、省內遊以來,日本民眾熱情高漲。有消息指,日本政府將最快於本月恢複全日本的旅遊補貼計劃。

就目前看來,通過補貼的方式來複蘇日本本地遊,還是頗見成效。另一方麵,日本還把重點放在入境遊方麵。6 月 10 日,日本政府正式重啟因防疫停止的外國遊客入境遊,這是日本時隔兩年恢複接待外國遊客。對此,首相岸田文雄稱:" 能享受日元貶值好處的海外客人恢複訪日,對地方經濟而言有著很大意義。"

" 日本政府對旅遊業的補貼,其實是以‘時間換空間’的做法,以此增強市場的活力。" 孫立堅向記者表示,日本把中國等 98 個感染風險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加入團體入境遊範圍,是因為日本的經濟活力還是在於它開放旅遊的服務出口。

隻不過,開放國際旅客入境遊能否達到日本政府所想的結果?山口範大(Norihiro Yamaguchi)向記者表示,在日元大幅貶值和國內低通脹的情況下,國際遊客肯定會增加,但影響將是有限的," 首先,入境人數限製在每天 2 萬人,意味著遊客人數將不到 2019 年疫情之前的四分之一;其次,若沒有其他國家防疫政策的配合,日本的入境遊不會完全恢複。"

此外,山口範大(Norihiro Yamaguchi)強調,開放入境遊後,住宿、餐飲和零售等直接相關的行業會受到積極的影響,這有助於緩解貿易逆差,但其實入境遊對日本整體 GDP 的貢獻可能不如普遍預期的那麽大,因為即使在 2019 年,入境消費也僅占 GDP 的 0.9% 左右。

孫立堅也認為,日本的消費能否繼續回暖或許還是個未知數。他向記者指出,受到此前疫情封鎖以及經濟指標基數較低的影響,當前日本疫情緩和後,其國內必然會出現消費的增長和反彈,但能否顯現明顯的消費信心,僅僅看一個月的數據是不夠的,還需持續關注。

日元貶值到今年底?

受到消費回暖的帶動,日本上一季度經濟萎縮幅度縮小。但在複蘇的路上,日本經濟所麵臨的難題依舊不小。

近一段時間以來,日元的持續貶值備受外界關注。截至 6 月 10 日記者發稿前,美元兌日元報 133.47,逼近 2002 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於日元的持續走低,日本財務省、日本央行和金融廳等部門稱表示關切。

令人擔憂的是,日元的加速貶值還可能會引致惡性物價上漲。日本總務省公布的 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生鮮食品除外)顯示,CPI 同比上升 2.1%。有分析認為,預計之後隨著小麥等價格上漲,食品會加速漲價。此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曾在演講中表示,數據顯示日本消費者對物價上漲的容忍度提高,這表明日本正在擺脫幾十年來的通貨緊縮心態。日本央行認為這種心態是導致經濟持續低迷的原因。由於受到輿論的壓力,黑田東彥收回這一說法,並罕見地發表道歉聲明。

黑田東彥的言論引發強烈爭議,皆因日元貶值疊加輸入型通脹的影響正在擴散。日本經濟同友會的調查顯示,對於目前日元貶值對日本經濟的影響,73.7% 的企業經營者認為有負麵影響,理由是日元貶值推高資源和食品的進口價格,企業和消費者負擔增加等。

雖然日元貶值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出口,但不少專家認為日元貶值的弊端更為明顯。" 目前日元兌美元匯率已呈現出過度貶值的狀態," 崔成向記者表示,在全球能源和糧食價格暴漲,通脹高企的情況下,日元貶值會進一步加大日本的進口成本,給日本國內企業和國內消費帶來明顯的負麵衝擊,加劇輸入型通脹的問題。

截至今年 4 月,日本已經連續 9 個月出現貿易逆差。另一方麵,4 月國際收支初值顯示,反映日本與海外貨物、服務和投資交易情況的經常項目呈現 5011 億日元的順差,但較上年同期減少 55.6%。孫立堅表示,日本方麵認為是地緣政治因素造成資源供給的瓶頸,帶來了輸入型通脹,但隻是時間問題,若供應鏈問題能夠成功解決,就會改變逆差的現狀。

但在貿易逆差得到緩解之前,企業就因進口價格高漲而備感壓力。據日本央行數據,5 月日本企業物價指數為 112.8,同比增長了 9.1%。對此,孫立堅認為,日元貶值對商家來說,最不利的結果是他們支付的成本還高於所賺的錢," 若出現這種情況,日本企業行業景氣指數向下,日本央行很有可能會選擇加息,但目前日本還沒有加息的條件。"

當前,日元仍呈現繼續貶值的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周學智認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節奏將影響日元貶值的節奏,但整體來看,日元貶值走勢將不會改變," 或許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日元的走勢才會明朗。當前日元的匯率還未觸底。"

事實上,日元貶值也受到了來自日本央行延續寬鬆貨幣政策的壓力。目前,日本央行是發達國家央行中唯一沒有收緊貨幣政策的央行。對於日本始終堅持寬鬆貨幣政策的決定,孫立堅認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民眾的信心,但後續的效果還得看這些釋放的資金能否對準日本亟待優化的項目和渠道,解決本國的結構性問題,如中小企業的生存和工資增長等。

而在驗證資金的成效之前,日本還不得不忍受因與發達國家央行加息方向背道而馳的後果。" 雖然這反映了日美經濟基本麵的差異性和貨幣政策獨立性必然產生的選擇,但也意味著當今世界貨幣政策缺乏協調性,以至於各國動用的貨幣政策在金融開放的環境下無法達到原本預想的效果。" 孫立堅補充道。

崔成則表示,如果地緣局勢衝突持續,有引發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出現滯漲的風險。目前日元出現了明顯超預期的大幅貶值,日本經濟也會受到明顯波及,並且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

" 日本目前難以走上加息道路,其後續的貨幣政策走向還得看它的經濟恢複程度。" 周學智向記者表示。他預計,第二季度日本經濟將繼續緩慢複蘇,雖然經濟走勢整體向好,但恢複表現不會很強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