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領域:周鴻禕和雷軍的“最後一戰”

來源: ZAKER 2022-05-04 20:48: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712 bytes)

" 雷軍比我大一歲,今年 51 歲了,他在退休之前賭造車這件事。雷軍都能幹,我有什麽不能幹的?"

去年 5 月,360 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高調宣布,將追隨老友雷軍的腳步,通過與哪吒汽車合作進軍造車賽道。

學了雷軍但沒完全學,小米走的是獨立造車的路子,360 則隻是哪吒的資金和網絡、車聯網安全服務的提供商。

如今過去一年,哪吒的交付量多次衝擊蔚小理鐵三角,大有躋身新勢力第一陣營之勢,尷尬之處卻在於,沒能在智能化、續航或其他更具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上出圈。

押寶哪吒汽車,周鴻禕算是賭對了,但好像沒有完全對。

此前在安全服務、手機及智能硬件的較量中,周鴻禕和雷軍各贏一場,新能源車被不少行業人士視為二人的 " 最後一戰 "。哪吒銷量大漲,小米汽車首款車的量產速度卻不理想,周鴻禕似乎暫時跑在了雷軍前麵。

哪吒是唯一選擇?

"360 一定是沒法獨立造車的,所以我也勸很多互聯網兄弟們,造車一定不要那麽貪心,不一定要主導,一定要學會合作 "。

在造車這件事上,周鴻禕十分 " 人間清醒 ",認定 360 更適合輔助車企,而不是學習雷軍的 All in,或是效仿華為 " 喧賓奪主 " 式的合作。

選擇對象時,周鴻禕的方向同樣十分明確," 我優先選擇創業者,因為創業者沒有退路,而且跟創業者更聊得來,有共同語言 ",由此將範圍縮窄至新勢力車企。

當然,合作對象的造車計劃不能還停留在 PPT 上,需要已經取得一定交付成績,畢竟投資奇點汽車的失敗已經給周鴻禕上了生動的一課,新一輪出手必須考慮全麵。

層層篩選下來,新勢力中隻剩下蔚小理、威馬和哪吒。彼時前四家背後都已經有互聯網公司的站隊,蔚來有騰訊、小鵬有阿裏、理想有美團、威馬有百度,且蔚小理均已登陸美股,現金儲備相對充分,哪吒就此成為了周鴻禕有限選項裏的唯一選擇。

在這之後,360 因遲遲未正式做出投資動作,一度被外界稱為哪吒的 " 精神股東 "。

直到近半年後的 10 月,一紙公告打破了這個稱號,360宣布以自有資金 29 億元投資入股哪吒汽車合計持有其16.59%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

哪吒出圈了但沒完全出圈

" 紅衣教主 " 入場,給創始團隊來自傳統車企的哪吒帶來了些互聯網基因,知名度也因此大增。單從交付量上看,哪吒之後的確是出圈了。

去年 5 月,哪吒的交付量首次超越理想,躋身新勢力車企的前三強,之後超越蔚小理成常態。今年 2 和 3 月,甚至連續位居交付量的第二名,僅次於小鵬汽車。此前被外界詬病的過度依賴 B 端的問題逐漸解決,按照哪吒的說法,C 端個人用戶占比去年年底已超過 90%。

哪吒官方在宣傳交付成績時,也多次強調 " 穩居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 ",想向外界傳達自身已具備與蔚小理平起平坐的實力。

交付量對於新勢力來說的確重要,象征著市場需求和生產能力,但這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畢竟籠統地比較不同價位、定位不同人群的品牌本就不夠嚴謹。

例如蔚來旗下產品的均價超過 40 萬,哪吒汽車賣得最好的車型價格則在 10 萬元左右,二者的消費人群基數存在巨大差異,若隻比較銷量,哪吒自帶優勢。

更重要的一點是,交付量的走高並沒有真正讓哪吒品牌如蔚小理那般深入人心,存在感遠不如後三者。雲合數據顯示,哪吒在微博、頭條等資訊平台熱榜的出現率遠不及蔚小理。

具體來看,近一年來將哪吒推入輿論中心的主要有三個事件,一次是吳亦凡翻車後哪吒內部人員說要請其代言被眾多網友怒噴,二是哪吒的首席執行官陸皓被帶走調查,另一次則是 360 和寧德時代的入局。

三次 " 出圈 ",兩個負麵,還有一個是外部幫手的助攻。正如媒體的評論," 車賣到第二,但江湖沒有它的傳說 "。

哪吒的低端定位在某種程度上注定了其短時間內將受限於三四線城市,很難開進 " 五環內 "、與蔚小理同台競技。

在實際使用時,主打性價比的哪吒頻頻被曝出各種小毛病。

汽車消費者投訴處理品平台車質網顯示,僅在四月,哪吒的投訴量就達到十餘條,涉及的問題包括行駛時方向跑偏、刹車失靈、多媒體死機和安全氣囊未彈開等等。

另一方麵,如同李斌解釋蔚來選擇高端路線原因時的表述,賣得便宜的車用不了很多新技術。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也曾說過,"10 萬以下的隻能叫電動汽車,不能叫智能電動汽車。"

提起蔚小理,三者都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技術長處,蔚來的換電、小鵬的自動駕駛、理想的增程式技術,而哪吒的標簽基本離不開 " 代步車 "、" 老爺車 "、" 低端 ",在智能化、三電技術或是設計水平上都不夠 " 能打 ",沒有獨樹一幟的突出優勢。

一旦高端品牌用更平價、智能的車型殺入低端市場,哪吒或將麵臨降維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意識到定位受束縛的哪吒也在嚐試進入高端市場,去年推出的新車型哪吒 S 在續航和自動駕駛級別上都有較大進步,純電版續航近 800 公裏,增程車型達到 1100 公裏,特定情況下可實現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

據媒體報道,哪吒 S 價格或在 20 萬元以上,而這個價位的小鵬 P7 是新勢力中典型的爆款車型,哪吒的勝算可能不太高。

且與五菱品牌的困境類似,低端車賣得越多,束縛哪吒走向高端的 " 無形枷鎖 " 也會越多。

周鴻禕收獲了什麽?

錢嗎?汽車裏的 360 基因嗎?

全球的造車新勢力中隻有特斯拉能穩定賺錢,已經上市的蔚小理在研發、銷售、交付新車的流程中穩定了兩年多,卻因在研發、營銷上的大手筆投入,至今仍未實現盈利。

哪吒同樣如此,360 的公告顯示,2020 年哪吒淨虧損 13.21 億元。2021 年上半年的虧損已達到淨虧損 6.93 億元,依舊處於持續 " 燒錢 " 的狀態。

疊加芯片、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結合起來可推測,哪吒真正實現盈利還困難重重,作為第二大股東的 360 自然也沒能賺到投資收益。

至於汽車裏的 360 基因,可能也沒能達到周鴻禕的預期效果。

最初宣布合作時,360 在財報中表示,以智能網聯汽車安全作為基石,將自身在網絡安全、智能硬件安全、車聯網安全等領域的積累和經驗賦能哪吒。

 

周鴻禕在談到這一合作時也經常提到類似 " 數字化基因 "、" 智能網聯 " 汽車的關鍵詞。

但截至目前,360 賦能哪吒的方式主要是在哪吒 V Pro 車機上搭載 360 安全係統,對智能生態、自動駕駛等行業普遍重視的技術貢獻較少。新車型哪吒 S 主推的也是汽車平台——山海平台、續航和自動駕駛級別,360 的加持不再是宣傳時的亮點。

智能汽車的網絡安全固然重要但目前還沒到需要車企單獨拎出來作為獨立業務的地步,360將 " 老本行 " 放進車機一度被外界視為 " 畫蛇添足 "

 

從 360 的財務數據來看,這筆投資帶來的回報同樣遠遠不夠。

2021 年,360 的四大主營業務中,隻有安全及其他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 70.91%,剩下的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智能硬件業務、互聯網增值服務的收入都有所下降。導致淨利潤同比減少了近 70%。

資本市場對二者的合作仿佛也並不看好。2020 年以來,360 的股價就一直處於震蕩走低的狀態,目前股價僅為彼時高點的近四分之一。

哪吒賣車賣得風生水起,也沒能阻擋 360 股價的跌跌不休。

結語

從手機到 loT 硬件,再到新能源車和元宇宙,可以看出,360 主營業務走下坡路時,周鴻禕一直希望踩著新風口再次 " 起飛 "。

手機項目基本已宣告失敗、元宇宙真正落地還遙遙無期、剛押寶一年的哪吒汽車現階段表現不錯,然而沒有先進技術和品牌口碑的核心優勢作為護城河,能否在新一輪與互聯網大廠和傳統車企的大亂鬥中繼續保持 " 黑馬 " 態勢還很難說。

哪吒在下沉市場作出的成績、積累的先發優勢給周鴻禕和 360 帶來了一絲希望,但還稱不上打贏 " 翻身仗 " 的殺手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