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漲價引全球通脹預期升溫 中國通脹壓力幾何?

來源: 中國經營報 2021-05-01 22:12: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255 bytes)

今年一季度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有統計顯示,3月CRB現貨綜合指數上漲4.1%,一季度已經上漲14.2%。不僅國際油價,鐵礦石、銅、鋁等原材料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

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關注,尤其是被視為經濟晴雨表的銅價目前依然保持強勢。就在4月27日亞市時段,COMEX期銅價格一度跳漲升觸4.4695美元/磅,觸及2011年2月以來逾10年新高。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PPI同比上漲4.4%,漲幅比上月擴大2.7個百分點;PPI環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在主要行業中,油氣開采、石油煤炭加工、化學製造、黑色和有色冶煉加工等行業,環比提升最為明顯。在這方麵,4月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的第五十次會議強調,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隨後4月9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也指出,加強原材料等市場調節,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受訪業界專家認為,雖然國際大宗商品上漲令全球通脹風險上升,但我國通脹總體壓力不大,因為今年伴隨著經濟恢複,物價溫和上漲,經濟基本麵和貨幣環境不足以支撐通脹大幅上漲,因而通脹因素導致我國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令相關企業的成本承壓。

大宗商品上漲明顯

今年一季度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有統計顯示,3月CRB現貨綜合指數上漲4.1%,一季度已經上漲14.2%。不僅國際油價,鐵礦石、銅、鋁等原材料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

官方數據顯示,從環比來看,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漲幅擴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9.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上漲5.7%,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價格上漲5.3%,漲幅分別擴大2.3、0.8和3.2個百分點。受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國內工業生產和投資需求上升等因素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4.7%,漲幅擴大2.4個百分點。近期國際市場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上漲較多,推動國內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4.5%,漲幅擴大3.0個百分點。

“據測算,上述五個行業合計影響PPI上漲約1.27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八成。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由漲轉降,下降3.1%。”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時說。

就此,京東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日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伴隨全球需求逐步恢複、流動性寬鬆以及供給端的衝擊,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3月PPI環比達到1.6%,是曆史上月度最高的環比增速,說明生產價格上漲非常迅速;PPI同比加速抬升至4.4%,漲幅也遠超市場預期。”

沈建光還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帶動國內PPI同比大幅走高,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所增加。在貨幣政策方麵,海外央行溢出效應也在引發新一輪新興市場加息潮,土耳其、巴西、俄羅斯等國均已經開始加息,新興經濟體率先加息,這一方麵是出於平抑國內糧食、燃料等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另一方麵,則是未雨綢繆,對衝美國長端利率上行可能引發的資本外流壓力。同時,印度等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國家,也可能會通過加息來平抑輸入型通脹壓力。”

展望未來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東吳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去年以來的這輪大宗商品上漲在漲幅和持續性上很可能超過 2009~2011 年的那輪。因此雖然自 2021 年 3 月下旬以來漲勢明顯放緩,但並未結束,隻是進一步的上漲需要有新的催化劑。從當前來看,大宗商品結束此前盤整的條件已經成熟,新一波的上漲正在開啟。

我國通脹壓力或不大

雖然大宗商品上漲明顯,不過,從全年來看,多位業界專家認為,2021年整體通脹壓力並不大。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最新研報中認為,“通脹整體溫和。當前是豬周期下行疊加經濟周期上行,豬周期下行抑製CPI上漲,經濟周期上行推動PPI環比正增長。從趨勢看,PPI恢複好於核心CPI,印證疫後中國經濟恢複、工業生產好於終端需求。”

任澤平同時還指出,2021年伴隨經濟恢複,物價溫和上漲,經濟基本麵和貨幣環境不足以支撐通脹大幅上漲。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短期供需關係變化、流動性寬裕以及投機炒作等多因素交織的結果。目前,大宗商品供需兩端並沒有出現整體性、趨勢性變化,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

不過,大宗商品上漲令全球通脹風險上升。沈建光告訴記者,“本輪大宗商品上漲態勢較強,全球通脹風險上升,預計還會持續。”

沈建光還解釋說,“本輪應對疫情,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基本拋棄了財政約束,其大規模的刺激使赤字貨幣化已在實踐當中,通脹風險應大於以往。”

據沈建光介紹,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當前美國經濟刺激遠超過產出缺口。二是本次複蘇,需求恢複會推升核心通脹上行。沈建光解釋說,“以往,主要央行在應對金融危機時,雖然投放了大量流動性,但由於總需求不足,導致核心通脹水平難以明顯走高;而本輪美國的刺激規模大幅超過產出缺口,會推升國內需求,引領核心通脹指數上行。”三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以及資產價格攀升等,都預示著通脹的現實壓力。

有受訪專家還認為,大宗商品上漲仍值得警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上遊企業有利,但持續的上漲可能會令中下遊企業成本承壓。

沈建光對記者說,“大宗商品漲價主要表現為中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衝擊下終端消費品價格恢複緩慢,PPI與CPI剪刀差擴大,或導致中下遊企業,特別是議價能力偏弱的中小企業成本上升、利潤下滑,需要加以關注。”

渣打銀行對全國範圍內逾500家中小企業開展的月度調研最新結果顯示,4月中小企業“經營現狀”指數中原材料價格子指數上升3.4個百分點(3月上升3.2個百分點)達到62.4,4月產成品價格子指數加速增長3.3個百分點(3月上升0.9個百分點)至56.1。該調研結果還批露,未來三個月預期指數顯示,中小企業預期原材料價格漲幅超過產成品,未來一段時間會對企業利潤造成一定幅度的擠壓。

不過,原材料行業的相關企業受益明顯:4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需求持續回暖等因素帶動下,原材料行業利潤增速比1-2月份提高88.4個百分點,拉動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51.5個百分點,是拉動作用最強的行業板塊。

然而,雖然大宗商品上漲令全球通脹風險上升,但多位受訪專家認為,今年我國通脹總體壓力不大,因而通脹因素導致貨幣政策收緊的可能性也不大。

沈建光告訴記者,“對於中國而言,雖然當前CPI保持低位,並未出現全麵通脹壓力,但今年以來,PPI快速攀升,多地資產價格已在走高也預示著未來通脹壓力的上行。同時,伴隨著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迅速攀高,資金流出,人民幣貶值的態勢出現,央行貨幣政策或麵臨微調。”

沈建光同時還表示,“考慮到中國經濟與出口仍然表現較好,人民幣匯率雖然對美元貶值,但對一攬子貨幣仍然保持穩定。同時,相比於發達國家,中國在疫情之下采取的貨幣政策並非大水漫灌式的,而是有所節製,因此,即便海外央行政策外溢性顯現,但相比於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受到的影響要小很多,貨幣政策沒有明顯收緊的壓力。”

展望未來,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也對記者表示,“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難以持續大幅上漲,加上中國內需偏弱,沒有供需共振,今年中國經濟出現持續性高通脹的可能性很小。2021年通脹因素大概率不會導致央行收緊貨幣政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