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808家基金“消失”,隱匿的投資人去哪兒了

來源: 投中網 2020-12-01 23:20:0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624 bytes)

譚建局促地翻了翻無人值守的前台桌子下方的櫃子,找出塵封已久的一次性紙杯,“你知道今年疫情,同事們都習慣了線上辦公,溝通效率反而更高。”

應約見投中網前,譚建已經鮮少踏入毗鄰五環外郊野公園某產業園區50平米見方的辦公室了。

譚建的名片上依然印著北京某基金合夥人的頭銜。2019年年初,譚建將自己的投資機構從寸土寸金的國貿三期搬到東五環之外,“是想離自己的新業務更近一點,方便管理。”

這家管理著6億元人民幣的基金,由譚建和幾位朋友一起出資創立。消費升級、醫療器械國產替代大潮之時,倒也投出過一些膾炙人口的項目,“現在就是等退出,明年說不定會好一點。”

像這樣基金內部交互頻率和業務半徑都在快速收縮的情況不是孤例,甚至很多基金情況更差:投資不再出手,業務“收縮進投後”,前後台團隊紛紛轉行,LP大舉進入直投的事實,更是以兩倍的速度擠壓了中尾部基金的生存空間。

沒人願意承認自己被“淘汰”,但確有一批基金越發隱蔽的近乎“銷聲匿跡”。

投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Q3,新成立VC/PE基金共計1379支,同比縮小12%,而今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數量同比縮減38%。新成立基金數量銳減,對應的則是2020年度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事件已達808件。

你會突然聽到這樣的詢問:“XX機構還在麽?很久沒有他們的聲音了”。

“消失”的投資經理

談論一支基金的消亡,通常是要談論它緩慢而持續的“變化過程”,但落到個體身上,投資人的職業如何轉型,則開始成為顯學。

“之前投資的醫療項目,明年可能會有30倍的回報。你知道,醫療類的項目要拿證,得慢慢退。”說這番話時,譚建把音量往上稍提,搓了搓手,氛圍略顯局促,轉而開始介紹自己正想籌備的新業務。

不惑之年,譚建經曆像坐了一趟過山車。創投大潮興起之時,幾個合夥人出去募資,有些甚至麵都不用見,錢就到了賬上。不過幾年光景,LP口袋的錢越來越緊,對於被投項目能否順利退出,幾位合夥人心裏也打鼓。

有一陣子,譚建索性自己下場創業與自己投資賽道相關的線下消費空間,無疾而終。

疫情期間,曾在譚建手下的一位投資經理在視頻社交平台上開通了一個賬號,分享自己的投資與創業心得,結果無心插柳,居然一個月內就收獲了13萬粉絲。索性,開始做起了職業自媒體人。

這段經曆被這位“前投資經理”自己調侃為“職業投資人再就業”。過去的10年間,風險投資行業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站在創投行業的上遊,一周看10個項目,每天都在盡調,良好的狀態是,能夠快速投資,在下一輪中快速找到接盤估值大漲,一路跟到IPO。但現在,這個行業誰也不會再沉溺於這種紙麵富貴。

2019年8月,曾有LP對於投中網預言,市場上5億左右的小基金將會銷聲匿跡。在這一點上,少有人公開承認位列其中。

投資人圈層,私底下不斷有人互相打探,“XX機構還在麽?很久沒有他們的聲音了”。

“我們真的還好。誰朋友圈裏還沒幾個去賣保險、做微商的‘老同行呢’?”這種投資人之間的八卦總是出現在不經意的調侃間。

譚建亦表示賬麵依然還有可以調動的資金,隻是已鮮有出手。

不過,在譚建的“八卦”清單裏,疫情發生之前,一些尋找出路的機構甚至組團去東南亞炒樓。

“聽到有基金清算,LP的眼睛都亮了”

與一批基金銷聲匿跡堪作對照的另一個現象是:很多LP開始活躍起來,尋求基金清算的機會。

市場化母基金管理者林蕭在一次酒局上,聽另一家LP眉飛色舞的講完自己所投的一支基金成功清算的經曆,明顯感知到,“桌上其他人的眼睛都亮了”,畢竟能夠最終能夠成功清算太難了。

在市場化LP的視角裏,如果一支基金到了既定時間無法順利退出,保底回報並不能如約返還,還是希望基金能夠完成清算。但事實上,一支此前曾經募集到1~2支規範化運作基金,並曾頻繁出手投資的GP若想清算,是極其不易的一件事。

按照一支基金的運營的常規思路,退出的思路無非幾條:1.企業上市;2.被大財團並購;3.新一輪融資股權轉移;4.管理層回購;5.破產清算。前三條思路幾乎是所有投資機構喜聞樂見的。但“一隻基金投的再好,總有幾個項目退不出去吧?”比如,管理層收購鮮有發生在企業蒸蒸日上之時,一旦企業運行出現問題,無人接手,又沒有談攏退出方式,就成了這支基金的“爛尾項目”。

“基金到期,LP都想清算,哪怕基金業績不好,但多少資金能夠回籠一點。但GP卻並不這麽想,哪怕項目苟延殘喘,退出困難,也寧願放著不動。說不定哪天就突然有項目絕地求生突然爆發了呢。”林蕭告訴投中網,畢竟一旦開始清算,就徹底承認投資失敗。

私底下,這些市場化母基金們會聊起美國的清算基金的“野路子”。一些類似於撿垃圾式的S交易,以非常低的折扣打包收購GP投資的苟延殘喘的項目,然後在這些龐大的“項目庫”裏重新篩選,大浪淘沙式淘出零星突然高增長的項目,“總能淘出幾個,隻要淘出來就算贏。”在這種帶有極大投機心理的運行模式中,3i capital、Replacement GP已成佼佼者。

“差異化”優勢

沒人願意“被”成為“僵屍基金”,“專注做投後”成為一個基金的中間地帶。

投中網調研十幾家曾經相對活躍、但近兩年來鮮有新動態發布的投資機構,得到的答案近乎一致,“重心轉移到了投後,希望既往被投項目有好的退出成績。”

白川將自己所在的機構鮮少“露麵”歸結為低調,“專心做業務,並不在意宣傳”。但近來白川也開始憂慮,作為一隻自有資金的中小規模GP,雖然並無市場化募資壓力,但在馬太效應愈發明顯之下,頭部機構虹吸效應越來越強,給錢就拿的項目已經鮮少,“優質的項目都不缺錢,更看重的是資方整合資源的能力”。

某國際一線機構開拓一條新的投資賽道之時,投中網問及“如何跟在這條賽道布局已久的基金競爭”,該機構董事總經理私底下對投中網直言,“我們在他們的股東名單上,就是他們的競爭力,他們的下一輪會非常好融。”

白川開始不斷思考自己的“差異化”優勢。過去的一年時間內,他們四處集結來自華為、中興等知名科技公司的中高層管理、科研人才,形成自己的“創業教練”智囊團,為自己的被投企業服務。“千軍萬馬齊過冬”,在白川看來,B輪-C輪之間、營收1-2億元、百人以上團隊的公司,是企業生命周期中,死亡穀的高發階段,但市麵上的商學院鮮少能夠提供基於核心管理層管理能力、運行效率提升的切實指點。

偶爾,白川也會思考是否要更改一下自身的LP結構。思考的結果是,等幾個有望高回報的項目退出,吸納自身的產業資本進來,從而達到“上規模”的效果,亦能保持自己原有的資金調配上的靈活度這一優勢。

強者愈強,儼然已經成為投資機構2020年的特色。一個具備中國特色的困境在於,所有的投資人必須與更海量的玩家同台競技,“上規模”成了中國GP的共同選擇。不管是LP還是創業者視角,GP的資金管理規模不僅代表資金實力、影響力,也意味著抵抗周期、強產業鏈賦能的能力。但這也潛在埋伏了另一個風險——私募基金行業已經無數次驗證,規模也是回報率的最大殺手之一。

站在整個創投行業的最上遊,GP創業無疑是所有創業中最難的一環。這也映射到另外一個事實,單純拚財務型投投資與機會型投資的1.0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考量GP生命力的2.0時代的重要法則又會是什麽?而這,也將成為這場萬家基金淘汰賽不容忽視的遊戲規則。

(應受訪者要求,譚建 林蕭 白川 為化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