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可能正在“虛胖” 但又不像過去所經曆過的泡沫

來源: 金融界 2020-06-21 01:49:5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260 bytes)

有關泡沫的咆哮再次席卷華爾街,激起了投資者的熱情,也掀起了足以影響投資者對市場信息看法的塵埃。

頗具戲劇性的是,從3月份低點開始的股市飆升和美國國內經濟衰退並行不悖,觀察人士堅稱,唯一的解釋是一種非理性的投機狂熱集體推動資產價值脫鉤經濟現實。

上周,長期價值投資者Jeremy Grantham在接受CNBC采訪時稱,美國股市是實實在在的泡沫(Real McCoy bubble),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經曆的第四個泡沫。在他發出危險警告之前,對衝基金經理Stanley Druckenmiller和David Tepper也曾將當前的市場比作上世紀90年代末股市狂熱的泡沫高潮時期(後來部分收回了這些預測)。

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Marks上周發布了最新一封投資者信,詳述了自3月以來推動投資者追捧風險資產的因素,並堅稱,基本麵和估值似乎與股市上漲的相關性有限。

眾說紛紜中至少有一點是真實的。盡管失業率上升了四倍,企業收益預期大幅下調,但標普500指數仍較2月份的高點僅下跌了8%,因此股市對經濟大幅反彈的預期確實遠遠超出了當前經濟現實的預期。

美股20年的高估值

股市看起來的確充滿泡沫,標準普爾500指數未來12個月預期收益的市盈率為22倍,接近20年高點。美聯儲承諾將在數年內將短期利率維持在零水準,並大舉購買公司債,這絕對壓縮了風險價差,並鼓勵投資者接受承擔信貸風險的微薄補償。投資級公司收益率上周跌破2.2%,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解釋了股票估值的上升。

至於Robinhood的投機交易現象,其中一些顯然似乎過熱,缺乏嚴謹性。其中一些投資者似乎願意購買赫茲的股票,因為該公司考慮出售新股票,而這些股票在破產程序中極有可能變得一文不值。

但就其本身而言,它並沒有反映出對整體市場有什麽特別新的或危險的東西。一直有小投資者希望通過投資快速波動的高風險股票來快速賺錢。在80年代,有幾十個廉價股票經紀人在這裏工作。上世紀90年代,網上經紀人讓股票轉手變得便宜,短線交易場所激增,而金融專欄作家Dan Dorfman每天中午都會在CNBC上發表講話,帶動股票上下波動。

然而,當前交易熱潮的規模,以及華爾街專業人士普遍感到震驚和譴責的反應,正說明它正在構成了一個足以連謹慎投資者都不能幸免的泡沫。

與過去的泡沫不符

泡沫的典型特征包括:對未來利潤的普遍樂觀,不考慮估值的大量資金流入股市,以及新公司大量發行股票所有這些都受到新時代錯覺的推動,並推動股價不受抑製地上漲。

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最近的調查顯示,看空者多於看多者,傳統散戶投資者一直持懷疑態度。從股票基金流出的資金比過去幾個月都多。

批評人士喜歡以1999年為模板,來說明他們眼中的如今這個極其昂貴的投機性市場。但是尚沒有認真地進行比較。

目前納斯達克100指數(NDX)的預期市盈率為28倍,而1999年為80倍。奧本海默公司技術策略師Ari Wald指出,NDX指數在過去5年裏上漲了125%,這是該指數在2000年3月泡沫頂峰前12個月的漲幅。

自納指下跌了75%之後的千禧年起,評論家們很快就高呼泡沫。在2003年至2007年的牛市早期,人們常常提到互聯網泡沫的回聲,但實際上,那正是納指持續增長的時候。

毫無疑問,在就業和製造業數據處於有史以來最糟糕水平的情況下,股市表現良好雖顯得有些另類,但這並不新鮮。

在2009年3月熊市觸底後的多年裏,懷疑論者時常引用2010年美國股市廣泛流傳的這張圖表,來說明華爾街和美國普通民眾之間的脫節。此後的幾年裏,市場一直在上漲當然,其間也有過幾次磕磕絆絆,但沒有一次是毀滅性的。



這甚至帶有宿命論的意味個人被困在家裏,擁有少量的閑錢,擁抱著一無所有的自由,部分原因是押注於陷入困境或注定失敗的公司的最後一搏。這並不是一種無限大的泡沫心態。

目前的估值似乎過於激進。依賴於美聯儲支持的公司債券狂熱,市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風險。

然而,一個以低於平均水平的長期回報定價的市場,與一個扭曲資本配置並預示未來數年嚴重虧損的真正泡沫,仍存在著巨大的差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