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集悲歌》——脫北故事 第三十八章(上)

38我的舊時光之八

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今天是星期日,天氣小雨。進入了六月應該是雷陣雨或是陣雨才對,畢竟夏天了嘛,可外麵卻下起了春天和秋天才會有的毛毛細雨,真是奇怪的天氣。看著窗外如濃霧一般的小雨,進而想起吉牧師葬禮那天舉辦中途也下起了雨,隻不過那場雨下得很大很大,因為有棵巨大的銀杏樹遮擋著,大雨變成了毛毛細雨,直到葬禮結束我們也沒怎麽被淋濕。

舉辦了一場很不像話的葬禮,哪怕是放在今天,那場葬禮依然會被人們詬病,荒唐得像在胡鬧一樣。吉牧師的骨灰被分成了兩份,一份由具牧師稍晚一些帶回韓國,一份葬在了教堂附近。那裏並非墓地,選擇在那裏的原因僅僅是為了悼念起來方便,另外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葬在那裏不用花錢。是樹葬,埋在了一棵百年銀杏樹下,看不出是墳墓,挺好的。吉牧師有留下遺囑,那份遺囑隻有具牧師看過,簡單交代了一下身後事,看來對自己的死亡已經早有準備。

按照遺囑,吉牧師的葬禮完全和基督教喪葬禮儀流程不搭邊,他選擇了火葬,隻允許下葬那天唱生前已選定的歌曲。為什麽這樣做不得而知,具牧師隻是按照他的遺囑來料理後事。他拿出吉牧師的那把舊吉它,然後席地而坐邊彈邊唱,是韓榮愛女士的歌曲《有人在嗎?》,據說吉牧師非常喜歡這首歌。平日裏隻知道吉牧師彈鋼琴和吉它,卻也隻是單純地理解是為了給聖歌伴奏,看來是我膚淺了。

具牧師在演唱之前有對大家平靜地說道,這是他老人家特別交待的,如果有一天他離開了,希望大家可以在他的葬禮上唱這首歌,會唱這首歌的人就和我一起唱吧。沒有人理解這是為什麽?包括我,尤其是那些脫北者們,似乎在葬禮上又彈又唱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是對逝者的汙辱和不敬。可音樂這東西是可以感染人的,具牧師坐在那裏一遍遍地彈唱著那首歌。很快,延喜加入了進來,她用手打著拍子跟著具牧師一起唱。然後,我也加入了進來,漸漸地,大家一個接著一個地跟著唱了起來,不會唱的會跟著節奏跳起舞來。具牧師不再席地而坐,而是站了起來,邊彈著吉它邊興奮地唱著,聲音變得大了起來,情緒變得歡快起來。唱到最後,我們開始在吉牧師的墳墓前又唱又跳,又吼又叫了,全在那兒搖晃著腦袋揮舞著手臂扯著嗓子狂喊著,嘶吼著。我們放肆又無禮的行為打擾到了天空,但它很快被我們這群怪人吸引住了,也被音樂迷住了,盡情地施展著自己的魔法,讓雨肆意狂妄地下個不停。我們在雨中繼續唱著跳著喊著吼著,盡管雨不太擅長唱歌卻很會跳舞,它跟隨著樂符和大家一起忘我地扭動著。什麽時候停下來的已經不記得了,我唯一記得的是那天我們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紅紅的,可是我們的臉上卻揮灑著微笑,喉嚨在竭力地呐喊著什麽?除了歌詞,有人在喊著別的,但因為有雨聲,反而人們的呐喊聲被掩蓋住了。感謝那場雨,沒有讓天堂裏的吉牧師看到我們的悲傷和眼淚,感謝那場雨,我們給吉牧師帶來了一場饕餮盛宴的送別。結束後,留在吉牧師墳墓前的隻有那把跟隨了他半生的舊吉它,具牧師將它放在了銀杏樹下。

後來我的理解是,也許我們每個人注定都是孤獨的一生,孤獨地來,孤獨地走,所以非常渴望有那麽一個人出現,哪怕隻有那麽一個人也好,與自己在這個有些黑暗的世界裏瘋狂地活一次。抱歉,我隻能從歌詞中去尋找吉牧師的答案,別無他法。可是說實話,隻看歌詞也是不知所雲,嫌棄黑夜太長,渴望有那麽一個人可以在清晨叫醒自己,因為始終是黑夜,隻好去睡覺了,卻依然期待有人可以在清晨來臨的時候叫醒自己。大致是這個意思,但文字的魅力就在於此,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之上去想象與解讀,將其意義無限延伸。

吉牧師他老人家走後,具牧師意誌消沉過一段時間,從韓國回來後,他無心為教堂做任何事,將工作丟給其他人,自己每天幾乎隻坐在鋼琴旁彈奏著一首又一首哀傷的曲子。我有一次去看望他,他正在那兒邊流連著琴鍵邊輕輕地吟唱著歌曲,我聽了半天才聽出來是樸麟熙女士的《沒有盡頭的路》。他的抑鬱情緒已經明顯地表現在歌聲裏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以為他鬧幾天脾氣就完了,然後該幹嘛幹嘛,要知道他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都是特別沉穩和淡定的人。他知道我又來了,慢慢地合上琴蓋身體卻沒有動,隻將頭轉向我,他的表情看起來特別沮喪,眼睛也有些泛紅,好像哭過了一樣。他對我悲哀地總結著自己正在做的事,或者說是我們正在做的這些事。他說:

“我們像在一座孤島上,更像被困在一團巨大的迷霧中,沒有方向,看不到盡頭,思想總是亂糟糟,隻能隨機應變地做事。雖然這麽努力地和大家夥兒一起做這份公益事業,當然主要是因為吉牧師的指引,他老人家像座燈塔,是所有處在這團迷霧中的人們唯一的希望。似乎隻有他存在,我們做的這一切才有意義,才能被理解和支持,也才願意繼續下去這件無聊透頂,沒完沒了又費力不討好的事。但是現在因為他的突然離去,連這些幫助過脫北者們曾經存在一事,最後可能也會被人們給遺忘掉,畢竟深切了解這些事的當事者們在一個又一個地減少。然而又沒有什麽人有興趣去記錄這些在他們看來僅僅是無關緊要的事,很諷刺又很無語的是,這就是我們現在正在認真做的事。我們冒著被抓的風險,付出精力、時間與金錢,排除一切阻力,帶著這些渴望自由的人們奔赴新世界,換來的卻是一場空。隻要一想到是這樣的結果,我甚至覺得幫助脫北者們呼吸一下都是多餘的,也是徒勞的。誰會記得我們?又有誰會知道我們?沒有!沒有一個人會記得我們做的這些事!”

那是唯一的一次,我看到具牧師如此消極地總結我們做的這件事。

對於具牧師的心態變化,曹老師不是不知道,雖然他也在盡量勸說,卻也顯得無能為力。隻不過有一次,他從教堂回來的路上邊開車邊問我有沒有每個月攢些錢?我告訴他,我每個月都會把補助攢下來,一分都不花。因為我沒有父親,母親賺錢不容易,還有一個沒長大的妹妹,所以成年後不敢向家裏亂要錢。我深知貧窮意味著什麽,因此對於花錢這件事始終有計劃,我所有的消費都是打零工賺來的,每周會給幾個固定的高中生補課,主要是英語和數學,還有在高爾夫球場也幹了好幾年,主要是修剪草坪和倒垃圾……他聽著我的這些嘮嘮叨叨,忽然很感慨地對我說道:

“南修啊,人一旦嚐過貧窮和饑餓的滋味,就不知道什麽是滿足了,不論這個人將來擁有多少財富,家裏囤了多少米和麵,隻要一想到將來可能還會再次貧窮和餓肚子,他就變得如一隻驚弓之鳥般惶恐不安。你能理解貧窮的意義,那麽你一定也能理解那些脫北者們的心聲,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群可憐人。事實上我們給不了他們滿足,也無法安撫他們的不安,因為我們太過平凡和渺小,這股微薄的力量撐不起他們內心對於安全感的渴望,唯有健全又公平的社會製度才能給予他們這些。”

我一時無話,不知道要如何去回應曹老師,誰知,他自己很快又續上補充:

“雖然這樣說很厚臉皮,盡管我確實有和具牧師一樣的這種灰色的想法存在,也依然覺得這輩子可以做這樣的事很好。或許你認為這隻是我自己能獲得一時寬慰的安慰之辭,進而希望具牧師能因此振作起來,可比起那些冷眼旁觀什麽也不做的人,做總比不做要好些,好歹我們是做了一點什麽。”

 

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今天是星期一,天氣晴。因為是周一的緣故,通常有些忙,我的號被搶購一空,哪怕它標價80元。不過,今天有兩位患者給做了退號處理,他們的疾病並不屬於我的治療範圍,但卻掛了我的號。在臨床工作中,總會有這種見怪不怪的事情發生,生病的人搞不清楚自己的疾病屬於哪個科室。可以寫上一段日記還要感謝今天正常下班,沒有加班的日子總是格外的幸福,對每個人都是如此。

現在是深夜,即使昨天下過一場雨,此時沒有太陽,也悶熱得要命,我隻好把空調打開。

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把關於延喜曾經經曆的那些故事記錄下來。後來,我知道她本人也有記錄日記的習慣,甚至還有打算集結成冊出版出來給大家看的想法。那麽,我似乎沒有必要再去記錄發生在她身上的那些事了。但與她在一起經曆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我還是想寫一寫的。可是我始終沒有時間,也沒有勇氣,畢竟在她的那些經曆中,我參與到的角色是一個背叛者,一個對她極盡厭惡的丈夫,一個十分不堪的爛人。我能鼓足勇氣坦白這一切,也是經曆過無數次的痛苦掙紮後才最終妥協的。

我和延喜的相遇與戀愛固然美好,那時候也是真的幸福無比,就連曹老師也是生活美滿再無他求。但是我們的故事,每一個人,包括我和她的故事並非喜劇結尾,而是悲劇收場。我們很少歡笑,總是流淚,哭泣和呐喊,總是掙紮,沒有出路和吃苦,也總是在逃亡。

延喜是一名脫北者,和多數的脫北者一樣,故事裏充斥著饑餓、寒冷、病痛、死亡,恐懼以及對未來的種種絕望。延喜原本是個單純又善良的女孩子。至少,她曾經是那麽認為的,她還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直到她親眼目睹孿生妹妹因患了肺炎,無藥醫治而病逝,才恍然驚覺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謊言的天國裏。她不願意再去相信牆上那兩幅巨大照片裏的偉人們。曾幾何時,她那麽敬愛與崇拜著兩位麵容圓潤,身體發福的慈祥老人,然而此時此刻她卻認為他們慈祥微笑的背後是如此的虛偽不堪。要知道,她的父親可是一名部隊裏麵的軍醫,醫生的孩子因患病得不到救治而死亡,怎麽也說不過去。

延喜對我說起這段往事時,其實記憶已經相當模糊了,反而來到中國之後的記憶卻清清楚楚,如數家珍。我曾問過她老家在哪裏,她都會想半天也還是回答不上來,隻能大範圍地說是在平壤附近,但奇怪的是關於兒時的饑餓和生病的記憶卻還在。她有解釋過原因,可能從她有記憶開始,這兩個詞就像胎記一樣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腦子裏,她覺得它們像一黑一白兩個魔鬼一樣可怕和恐怖,所以忘不掉。我無法去想象這些痛苦,因為我是中國人,家庭條件再不好也不至於吃不飽飯。但是聽她說起這些事時,我卻可以做到感同身受,多麽奇怪又矛盾的反應。

 

吉牧師葬禮歌曲《有人在嗎?》

https://music.youtube.com/watch?v=-xoQ4ctUySw&list=OLAK5uy_kCUDTMio9JUW3o8w8vTQsST32-HrR-Ulg

具牧師自彈自唱的歌曲《沒有盡頭的路》 https://music.youtube.com/watch?v=tzDCXAiME28

所有跟帖: 

心理醫生也需要時常疏導他們自己從工作中來的衝擊,神父估計也一樣。有修為的人還是得看得開啊,不然做到什麽程度都可能抑鬱啊。 -FrankTruce1- 給 FrankTruce1 發送悄悄話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頁 (147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05:07:15

按照真凡的話來講,這故事裏麵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可以出一本自傳,我愛人也這樣說過,說這裏的每一個人物都挺特別的,都可以自成一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54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20:41

看到描述北邊缺少醫療手段,就想起古巴最近缺電的新聞。 -FrankTruce1- 給 FrankTruce1 發送悄悄話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頁 (207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05:09:58

最近斷電的有好幾個國家呢,但不知道原因,沒有去了解這方麵的新聞。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21:35

以前我們聽說,那是一個免費上學、免費醫療以及免費住房的國度,後來才知道有“脫北者”的事情。 -芊公- 給 芊公 發送悄悄話 芊公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07:38:29

嗯,啥都免費,多好的國家啊,以前是這樣認為的。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22:18

葬禮那段寫得棒極了,不加渲染,卻很入木 -nearby- 給 nearby 發送悄悄話 nearb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09:59:11

謝謝鄰兄稱讚,這一段是後加的,初稿沒有。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23:06

唉,我發現高尚,有信仰的人,都不怎麽在乎自己“身後事” -FionaRawson- 給 FionaRawson 發送悄悄話 FionaRawson 的博客首頁 (207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09:59:13

信仰本身就含有終極關懷。一個人如果堅持按照信仰而活,那麽他一定是在生死問題已經看得很透徹了:) -FrankTruce1- 給 FrankTruce1 發送悄悄話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頁 (3752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10:11:30

最後一句話沒想到,用不著去原諒宿敵怨友。想想似乎真是那樣,為什麽要去原諒呢?自己又不是聖人,說得好,我也要這樣做。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31:16

不過,我也沒有看過周樹人的什麽作品,原諒我打這個名字,迅前麵那個字我怎麽都打不出來,隻好打上他的本名。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87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34:14

如果在民國的話,我也會和廣大文青一樣去時時拜訪他的,因為他太有趣了。他的小說非常好,雜文罵起人來尤其棒,和人論戰很多, -FrankTruce1- 給 FrankTruce1 發送悄悄話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頁 (126 bytes) () 05/06/2025 postreply 01:24:04

高妹多年不回國,可能不知道。國內現在對於身後事的觀念也在改變,高昂的墓地價格是起因,演變成了現在對身後事的簡化,我覺得這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117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27:38

“人一旦嚐過貧窮和饑餓的滋味,就不知道什麽是滿足了”,深刻又悲哀啊。健全的社會製度的確可以讓人的心態放鬆很多 -可能成功的P- 給 可能成功的P 發送悄悄話 可能成功的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10:02:39

我和可可的想法是一樣的。你看日本,日本人從來不存錢,為什麽?就是因為健全的製度,豐厚的福利,幾代人打下的這個基礎才有日本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21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41:38

可憐延喜這樣的孩子,還曾經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能成功的P- 給 可能成功的P 發送悄悄話 可能成功的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10:05:15

可可忘記了延喜愛撒謊這件事了,哈哈。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42:16

饑餓和貧窮這裏說的也對啊,你看我們那些“沒苦硬吃”的老長輩們,在不理解的孫輩看來就是自虐 -FionaRawson- 給 FionaRawson 發送悄悄話 FionaRawson 的博客首頁 (383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10:05:26

不能同意更多。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314 bytes) () 05/05/2025 postreply 20:46:56

男主已經成為坐診專家啦。還是有點好奇北邊的生活到底是怎麽樣子的,你這些信息都是生活中直接獲得嗎? -dontworry- 給 dontworry 發送悄悄話 dontworr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5 postreply 10:10:47

現在金南修的號已經漲到100塊了,經過十年,也不過才漲了20塊。在日本,普通診所診費也要折合人民幣七八十塊,中國還是看病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18 bytes) () 05/06/2025 postreply 20:11:49

北朝鮮很神秘,真不太知道那裏的人們真實的生活,讀老弟的故事,那邊好像生活很苦。但偶爾看到一些那裏的視頻,好像那邊的生活 -安琦吳- 給 安琦吳 發送悄悄話 安琦吳 的博客首頁 (117 bytes) () 05/06/2025 postreply 19:24:42

不是那樣的,隻能說太片麵吧,現在的情況我也不清楚了,和那邊的親戚斷了聯係,十多年前還有聯係,現在不來了,我們也過不去, -吉明日- 給 吉明日 發送悄悄話 吉明日 的博客首頁 (63 bytes) () 05/06/2025 postreply 20:14: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