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個體而言上名校不是概率問題,而上哪所名校才是概率問題。

首先,能上名校的學生一般在錄取是絕大多數不會隻被一所名校錄取,同樣幾乎也不會被所有名校或非名校錄取。因為這樣的學生本身的素質決定了一種必然性,而在這個必然性中,卻存在概率問題,因為你無法精確預測哪一所或幾所名校會錄取你。這種概率有時是和學生選擇的專業及性別息息相關的。因為名校每年需要用新鮮血液來構築一個軍團,這樣才能長期在各方麵保持名校在社會各界的精英影響力,同時也是今後財政捐贈的有效保證。所以,這裏麵需要各方麵有特長的孩子,如果不巧,你的申請專業或特長在他預計需要的人數已達標準,哪怕你比其它特長的孩子在學術上更強,但你也得在這裏名落孫山。至於性別,各個學校一般會保持男女比例平衡,所以性別的權重在某些時候會重於學術。
 
其次,名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成績都很好,但是如果你僅把成績絕對值認為是競爭的唯一手段,那就把名校看低了。因為它們知道,為了保證自己的多數畢業生能在將來各個領域的競爭中盡量多的幸存下來並取得好的成就,從而能夠為學校帶來名與利的回報,它需要的人才不是高分人才,而是高IQ,高EQ的人才,這樣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自己的畢業生才有巨大潛力可以發揮。而這雙高並不是簡單用成績的絕對值就能衡量出來的。衡量它的最好方式是看取得相應成績所需要投入的時間,用極少時間就能取得好成績的,IQ必然高。而時間對每個人都很公平,要看你到底用了多少時間在讀書上,最好就是看你的EC成就,因為EC要有成就就得投入時間,而每人每天隻有24小時,休息,讀書,EC,馬上就把你每天的時間分配給顯示清楚了。同時,EC的成就又更能顯示你的IQ&EQ值。所以名校要求你成績的同時為何還會重視EC。
 
這也是為何許多時候你有很好的成就,但那個成績看似不如你的同學錄取得卻比你還好的原因。另一方麵,許多家長為了名校到處逼孩子搞EC,這是本末倒置了,搞了EC,成績下降,EC還沒出彩。這其實就是名校想看到的結果。
 
其實名校對畢業生來說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它能讓人有較高的社會起點,但並不是說非名校的畢業生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就始終處於下風。每個人的成功與否不由學校決定而是由自己決定,低起點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高度。所以,高中生不一定人人需要拚名校。在自己適合的環境中成長是最快的,也是最鍛煉人的。
 
大學錄取因素多重多樣,成績,EC,性別,地區,種族,收入,各種關係息息相關。如果割裂地去看成績,這就會造成申學困擾。

 

所有跟帖: 

隻有上T5才有品牌的優勢,其他人可以在T30中找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就算申學成功,也不能想得太細 -YodaKush- 給 YodaKus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38:06

名牌也是有時間性的,畢業一段時間後,婚配大都看當下了,名牌若沒有很快帶來相應的成就,也會很快貶值。 -trimtip- 給 trimtip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41:52

有些道理。 -sji- 給 sji 發送悄悄話 sj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39:56

讚誨人不倦 -我是誰的誰- 給 我是誰的誰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40:22

今天才看到一個理論,基因主要在IQ上年齡越大體現越多。越年輕靠努力和父母學校的作用比較顯露成績,30-40後基因的主導就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18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1:34

fluid reasoning ability15歲左右就基本成熟了,真的IQ要等到30-40歲嗎?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3:41

意思是到了30-40,基因的作用超過努力的作用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4:37

30歲以前情商/沒發育好的大腦前額頁拖了後腿? -天意悠悠- 給 天意悠悠 發送悄悄話 天意悠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6:15

不會,基因好的,30歲前渾渾噩噩的可能有一個後續爆發。。。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3:57:18

這種說法實在有點無法讓人相信啊。。。很多人30歲後都遠離學習了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52:53

爆發是指IQ帶來的一些東西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5:09:19

但是也可能是很多其他的東西作用的結果呢?畢竟都30多歲了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5:53:55

我的理解是中小學不需要太多智力,IQ不夠靠後天努力就能達到中小學要求,而真正的事業需要多方麵更高的能力,IQ不同就看出來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01:34

IQ在哪裏都起作用,有人看一遍就能觸類旁通,也有人讀了10遍還沒搞清楚,怎麽會在中學小學沒有差異體現 -gpu- 給 gpu 發送悄悄話 gp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17:26

中學的東西太容易了,IQ高的壓根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不夠高的努力點也能GPA4.0,都到頂了就沒區別了。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18:42

原來你是沒讀主貼啊 -gpu- 給 gpu 發送悄悄話 gp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20:48

我是回答層主的。你說的是華人家長的思維方向,以大學錄取為指南針,那你說的沒錯。但是很多改變世界的人壓根不理大學錄取標準,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102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23:43

AI時代,大家真的評價的標準是中小學要求嗎?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4:55:45

就是三十到四十,IQ相關的東西由基因主導了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5:11:08

同感。不管國內高考還是這裏申學,大部分被錄取的不需要頂級智商 -qqdragon- 給 qqdrago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0/2025 postreply 16:27: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