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文學城的ID,大陸各種大學畢業的都有,當時文革後,能進入大學的就是讀書出類拔萃的,所以他們來了美國,並沒有特別注意名校,培養娃也沒有太花功夫,順其自然,但專業挑的厲害(和他們個人經曆有關)
後來大陸大學慢慢擴招了,大陸985工程後,也講究名校,文學城ID,也慢慢注重名校。
再後來大陸985,211,更是擴大學校之間差距,大陸全民雞娃,於是文學城慢慢開始跟進,現在各種華人社區,無論小業主,偷渡客,F1的,全民在美國雞娃,就為了上名校,反應了大陸10年前的狀況。
現在大陸慢慢開始躺平,鋼琴不練了,文藝不搞了,慢慢文學城也會出現類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