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6)孟農(Memnon)、哈西帕蘇(Hatshepsut)、卡納克(Karnak)

【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1)起程
【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2)埃及博物館、吉薩(Giza)大金字塔群
【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3)開羅的教堂
【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4)阿布辛貝爾(Abu Simbel)、科翁坡(Kom Ombo)
【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5)埃德芙(Edfu)、盧克索(Luxor)
 

【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6)孟農(Memnon)、哈西帕蘇(Hatshepsut)、卡納克(Karnak)

(03/16/2016 – 03/25/2016)


【第6天(03/21)】
早晨7:30am結束了三天的遊輪生活,退房下了船。來到孟農(Memnon)巨像。
(一)孟農巨像(Colossi of Memnon)
孟農巨像是矗立在尼羅河西岸和帝王穀之間平原上的兩座岩石巨像,據記載,孟農巨像是由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位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建造的。(在第2集遊記中已經介紹過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伊(Tiy)皇後)。

坐像身後,原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葬祭殿,但被後來的法老拆除,到了托勒密(Ptolemy)王朝時代,葬祭殿的建築物完全被毀壞殆盡,隻剩下這兩尊風化嚴重的巨像佇立在沙土中,訴說著埃及不老的諺語:“底比斯,你將變成沙塵,隻有石頭會為你說話。”

#1)縱使這裏沒有其它神廟的恢宏,縱使它已麵目全非,但在滾滾荒漠的寂寥中,它依然守護著身後早已消失的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葬祭殿。
6_1_DSC01939



#2)因坐像身後的神殿已全部被毀,人們無法考究神像的真正含意,就以希臘神話中悲情的孟農命名了。孟農是希臘神話裏的一個國王,他獲得了特洛伊(Troy)戰爭的勝利,後被王後及其情夫殺害。
6_2_DSC08040



#3)石像高20米,兩個雕像的左腿邊是法老的母親,右腿邊是泰伊(Tiy)皇後,兩個膝蓋間本來也有一個雕像,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6_3_DSC08041



#4)由於風化嚴重,麵部已不可辨識。據史料載,羅馬統治時期,一場地震讓石像出現了裂縫,於是在每天清晨起風的時候,石像就會發出淒慘的哭聲,當眼窩中的晨露流下來時,仿佛是淚水流出。因此被稱為“哭泣的孟農”。遺憾的是,公元200年,一位好心的羅馬皇帝下令修補了已經破敗不堪的石像,從此以後,哭泣的孟農神像便再也不哭泣了。
6_4_mengnon



9am來到慕名已久的女法老哈西帕蘇(Hatshepsut)祭廟。大洋戲稱女法老的名字為:“愛吃不死”,容易記住。
(二)女王哈西帕蘇祭廟(Mortuary Temple of Hatshepsut)/ 戴爾巴哈裏(Dayr al-Bahri)
先介紹兩個重量級人物。
【哈西帕蘇(Hatshepsut)】
哈西帕蘇(Hatshepsut)是古埃及曆史上第一個女法老。公元前1478年-1458年執政,她是埃及的武則天。她是最輝煌的十八王朝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法老的嫡長女。一世死後圖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登基。因為二世是庶出,按照古埃及的皇家慣例,他必須娶他父親的長女為妻,於是哈西帕蘇嫁給了她同父異母的哥哥而成為了皇後。婚後隻生了公主納菲爾魯蕾(Neferure)。圖特摩斯二世在位僅三、四年就去世了,留下同另一皇後所生的年幼兒子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

當時圖特摩斯三世隻是個不到10歲的男孩,哈西帕蘇讓自己的女兒納菲爾魯蕾嫁給三世,這樣哈西帕蘇則以攝政王的身份輔助有著三重身份(繼子、侄子、女婿)的圖特摩斯三世。

然而三年後她就廢黜了三世,並把他趕到卡爾納克(Karnak)神廟裏當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則加冕登基。同時為了應天順人,她宣稱自己就是尊貴的阿蒙(Amun)神的女兒和兒子,可以統治一切。這也影響到她至今所保留下來的雕刻都是以男性的形象出現。

哈西帕蘇是一個能幹的、非常聰明的女法老。她停止了對外戰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致力於國家建設。她在位的21年中埃及經濟繁榮,國富民安。

哈西帕蘇去世後,敘利亞及和巴勒斯坦便宣布獨立(之後由圖特摩斯三世出征且收複)。同時圖特摩斯三世開始獨立治國,出於對哈西帕蘇的怨恨及妒忌,為了消滅哈西帕蘇治國的痕跡,他下令將許多刻有她的名字和形象的雕刻毀去。所以我們今天能看見的女法老完整的雕像很少。

女王在她統治的第21年突然從曆史上消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美麗的背影和永遠的未解之謎。過去數千年都傳說女王是被謀殺而死的,但後來證實她是病死的。考古學家在帝王穀(Valley of the Kings)的KV60號墓發現了疑似哈西帕蘇女法老的木乃伊,經過研究,證實確是女法老本人。現在女法老的木乃伊保存在埃及博物館二樓的木乃伊館裏供後人參觀。


【塞尼姆特(Senenmut)】
塞尼姆特(Senenmut)出生在古埃及一個偏遠省城的小康之家,父親是一位石匠或者一個農夫。塞尼姆特從學校畢業後,加入王家衛隊,參與了埃及對努比亞(Nubia)的戰爭,立下汗馬功勞,成為了一名中央書記官。後來憑借他過人的能力,和經曆過生死的氣質吸引了哈西帕蘇女王,將他納入心腹,讓他擔任公主納菲爾魯蕾(Neferure)的老師,也正因為此,現在發現的大部分關於塞尼姆特的雕像,他手裏都抱著一個孩子。

從此,塞尼姆特身上的頭銜越來越多,除了沒有宰相維吉爾(Vizier)的頭銜,最終獲得了八十多個頭銜,正式步入了埃及的統治核心,他作為埃及皇家總管兼建築師,親自設計監製了這座偉大的祭廟,成為他的傑作。哈西帕蘇還將法老的石棺贈給他,破例讓他在帝王穀附近修建自己的陵墓。

塞尼姆特一輩子未婚,據信他就是哈西帕蘇女法老的情人,他也沒有孩子,原本應該由他兒子舉辦的葬禮隻能由他的兄弟代勞。他的木乃伊也在埃及博物館二樓的木乃伊館裏,天長地久地陪伴著他的情人。

1)戴爾巴哈裏(Dayr al-Bahri)陵墓群
戴爾巴哈裏(Dayr al-Bahri)是位於尼羅河西岸的葬祭廟和陵墓群,屬於底比斯墓地(Theban Necropolis)的一部分。墓群背靠底比斯山脈的斷崖,斷崖後麵,就是埋葬其他法老的帝王穀。墓群建在平坦開闊的山穀,麵朝太陽升起的東方,前方一覽無遺,讓法老們朝朝暮暮注視著日出日落,歲歲年年伴隨著尼羅河的水漲水落。估計這個地方就是所謂的“龍穴”吧。

#5)網上找的手繪戴爾巴哈裏(Dayr al-Bahri)墓群全景圖。
6_5_deir-el-bahari-carte


這裏曾修建了三個祭廟:
(1)孟圖霍特普二世(Mentuhotep II)祭廟 -- 4500多年前修建,古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BC 2040年)。他在中王國時期再次統一了埃及,一直是半神半人的領袖。

(2)哈西帕蘇(Hatshepsut)祭廟 -- 3500多年前修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法老(BC 1478年-1458年)。

(3)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祭廟 --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BC 1481年-1425年)。他是以尚武著稱的法老。後來因山坡塌方,祭廟廢棄,圖特摩斯三世又另辟棲地建造祭廟。這裏變成其它神廟建築取材之地。

#6)其中,孟圖霍特普二世祭廟和圖特摩斯三世祭廟都已不複存在,成為一片廢墟。現在來這裏隻能參觀哈西帕蘇祭廟。
6_6_GD-EG-Deir_el_Bahari-map


塞尼姆特修建哈西帕蘇祭廟用了大約15年,祭廟雄踞在大約五十個足球場大的山穀裏,期間經曆多次大的修改,祭廟建成後不久,在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重新掌權時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幸虧留下了主體建築。我們現在看到的神廟是經過波蘭和英國的考察隊重建的結果。

#7)哈西帕蘇祭廟是埃及唯一的一座三層神廟,高30米,寬16米,中軸線上有兩個大斜坡,第一個大斜坡通往二層,第二個大斜坡通往三層。(網上圖片)
6_7_hat



#8)哈西帕蘇祭廟也被稱為“神聖之聖(Holy of Holies)”,主要供奉阿蒙神(Amun)和荷魯斯(Horus)的妻子哈托爾(Hathor)女神(第4集中已介紹)。
祭廟布置圖。
6_8_hatshepsut-temple-layout



2)第一庭院
#9)第一庭院的塔門外,原有一條約150米長的獅身人麵大道,現在塔門隻剩下兩根半截的柱子,獅身人麵大道也變成了停車場。下圖是從廟裏向外(由西向東)拍照的。
6_9_DSC02021


從停車場下來沿著步道朝神廟一步一步走近時,立刻被神廟的雄偉壯觀震懾了。整座建築造型優美,氣勢磅礴,彰顯出女法老尊貴的身份。平衡的線條,單一的色彩與背後的斷崖天然合一。

#10)現代埃及建築師這樣評價哈西帕蘇祭廟:
“建築巨匠塞尼姆特,憑超乎常人的直覺,以戲劇性的手法,用黃土色石材,造成神殿在山穀中無線延伸的視覺效果。他的前衛設計構想無懈可擊,顛覆了更早期古代藝術家的神廟思維,使它成為埃及史上最傑出、完美的一部建築作品。”
6_10_DSC01971


第一個大斜坡寬10米,長50米,以0.618的黃金切割率緩緩上揚,通向第二庭院。坡底是第一層柱廊廳,兩側各由22根方型石柱支撐第二層以上的建築,柱廊兩端,原本矗立著一對花崗岩奧塞利斯(Osiris)冥神像(第4集中介紹了奧西裏斯),現隻剩北側的一尊,正在搭架子修複。

#11)第一庭院中唯一殘存的一座獅身人麵像。頭部基本被毀,但色彩仍在。
6_11_DSC08057



3)第二庭院
#12)第二庭院長寬各約100米,庭院北圍牆修複了一些廊柱,使用的貌似圓形的柱子,近看其實是十六邊形,足見設計者的細膩用心。
6_12_DSC08060


塞尼姆特(Senenmut)作為皇家禦用建築師,修建了大量的陵墓和神廟,他這次一反過去建築師和畫匠不能在工程上留下痕跡的傳統,將他的形象刻在了祭廟大門的背麵(可惜我們提前不知道,沒能察看),可能是希望女法老在複活之後,第一眼就看到自己深愛的人。他的墓室原來與女法老的陵寢幾乎是背對背的,再往裏深挖一段就可以在地下相通了。

#13)後來他的墓室移到山穀北麵的山坡上,成了女法老永遠的守護者。
6_13_DSC08123



#14)第二個大斜坡,和第一個大斜坡以同樣的角度向第三層上揚。原本兩座鷹神荷魯斯(Horus)石雕分立兩側,現隻剩下南邊一座,忠實地守衛著坡道。
6_14_DSC08109



#15)第二個大斜坡的坡底下是第二層的柱廊廳,兩側各由12根方型石柱支撐第三層的建築。
6_15_DSC01975


1997年11月17日上午10時左右,這個大斜坡上曾發生一起慘絕人寰的血案,6個伊斯蘭恐怖分子從後麵的山坡上衝下來,劫持並槍殺了58名外國遊客和4名埃及導遊。


【彭特國(Land of Punt)】
彭特之地(Land of Punt)就是今天的索馬裏(Somalia)海岸附近,從埃及沿紅海南下即可到達。彭特之地被稱為“神之領地”,也被認為是阿蒙神(Amun)的花園。
哈西帕蘇最著名的政績是派遣遠征隊去彭特國發展貿易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史載,她派出的艦隊由5艘大船組成,每艘長21米,有幾個帆,載210人,包括水手和30名劃槳手。他們帶回來許多樹苗、金子、象牙、動物皮毛以及香水等。


在祭廟的許多地方,特別是兩個大斜坡上,哈西帕蘇女王曾經種植了許多遠征船隊從彭特國帶回來的沒藥樹(Myrrh),現在樹早已枯死,但樹根還在。沒藥樹(Myrrh)可有效的治療頭痛、胃痛、風濕痛、血液循環、肝髒等方麵的疾病。沒藥樹還有特殊的香味,因此在宗教儀式上常做為焚香的材料。它的引進不僅為埃及醫學上開了一扇窗子,同時也增加了宗教上的意義。

#16)這些貿易活動在神廟北邊的柱廊壁畫中被記載,甚至刻上了當時彭特國王和王後的名字--Parahu和Ati。這幅色彩鮮豔的壁畫就是描繪了遠征戰士們手裏拿著沒藥樹(Myrrh)樹枝和斧子,意氣風發。
6_16_DSC02025


南邊柱廊的壁畫描述了女法老的誕生,隻修複了一部分柱子。我們沒時間細看。


#17)斜坡上遇到一群中學生,歡天喜地地從廟裏出來,應該是學校組織的教學活動。
6_17_DSC01977



#18)神情專注。
6_18_DSC01981



#19)站在斜坡上往下看,視野開闊,遠處是一片綠色田野,與盧克索(Luxor)市中心隔河相望,真是風水寶地啊。
6_19_DSC08070



4)第二層的角殿
#20)第二層長廊的兩端由四根石柱各架起一個角殿,北邊的角殿是阿努比斯神堂(Anubis Chapel),隻修複了四根柱子,注意看也是十六邊形看似圓形的廊柱。
6_20_DSC08065



#21)南邊的角殿就是哈托爾(Hathor)神堂,第4集中已介紹了哈托爾(Hathor)女神,這個角殿還殘存著數根梁柱與半麵石牆。牆上的淺浮雕講述了母牛化身哈托爾女神,正用自己的牛乳喂養年幼的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
6_21_DSC08111



#22)柱廊上的女神哈托爾雕像,非常生動。
6_22_DSC08112



5)第三庭院
#23)第三層的正麵長廊兩側各有12根方型廊柱,每根廊柱前都安放了一尊奧西裏斯(Osiris)式女法老雕像(第4集中已介紹了奧西裏斯冥神柱)。現僅存9尊。這些柱廊比例協調,莊嚴而不沉悶,外觀色調清亮純淨,與作為背景的斷崖互相呼應。
6_23_DSC08059



先看看奧西裏斯(Osiris)冥神的經典形象:頭戴著高高的上埃及王冠,兩側可能飾有羽毛,長著山羊胡子,身上裹著木乃伊屍布,手裏有時握著三根權杖。

#24)奧西裏斯的三種權杖:根據權杖頭部的形狀來區別:
(1)頭部呈彎鉤(Crook)狀的權杖,形狀像是牧羊者的手杖,意思是“國王是人類的牧者”,象征王權。
(2)頭部呈蕙狀連枷(Flail)的權杖,形似打麥的農具,能區隔小麥和穀殼,象征財富。
(3)頭部呈獸首狀的權杖,象征力量。
6_25_quanzhang


同奧西裏斯冥神一樣,女法老的雕像也用木乃伊裹屍布包圍下身和腿部,頭上戴著的是上、下埃及的帽子,下麵圓筒形的帽子屬於下埃及,上麵圓錐形的高帽子屬於上埃及。下埃及被上埃及占領,圓筒形帽子也隻好屈就於高帽之下了。額頭前方裝飾的禿鷹頭和眼鏡蛇頭被摳掉了,臉上戴著假山羊胡子(山羊胡子被視為地位高的象征),雙手抱於胸前。

#25)主要來看看女法老手裏握的什麽。右手握的是改進的,帶有安卡(Ankh)符號(生命之鑰,第4集已介紹)的蕙狀連枷。左手確是兩個權杖疊加在一起的,一個鉤狀王權權杖,一個獸首狀的力量權杖。
6_24_DSC08067
看這陣勢,女法老把能用的一切裝飾都招呼到身上了:)


#26)這尊雕像非常嫵媚,長眉圓眼,鷹鼻小口,小巧的下頜,甜美的微笑,女性的嬌美處處可見。
6_26_DSC08066



#27)第三層的殿外柱廊,剛剛修複一新,明顯看出外麵的一排是方柱,裏麵的一排也是十六邊形看似圓形的廊柱,上麵刻有凹槽,形製非常優美。
6_27_DSC08104



#28)穿過兩層柱廊進到最核心的第三庭院,空空蕩蕩,四周殘存了些高矮不一的石柱,隻能想象當年的輝煌了。
6_28_DSC02000



#29)第三庭院西側的一排神龕,裏麵的雕像基本都是殘缺不全的。南側的教堂是一片廢墟。
6_29_DSC08082



#30)所有雕像也都是奧西裏斯冥神形象,破壞非常嚴重,圖特摩斯三世的複仇行動還是很激烈的。
6_30_DSC08078



#31)隻有北側的太陽神聖殿(Solar Cult Chapel)開放,可以進入。據說太陽神殿是這片遺址上第一個被發現的,隨後勘探學者才陸續發掘了整個哈西帕蘇祭廟。
6_31_DSC01994



#32)現在隻修複了院牆和一些牆壁,神龕牆上的壁畫就是阿蒙神(Amun),色彩強烈。神像早已不知去向。
6_32_DSC08086



#33)這個壁畫上是太陽神拉(Ra)和阿蒙神(Amun),埃及的法老都自稱是“拉之子”,女法老也不例外。
6_33_DSC08089



#34)埃及箜篌和“生命之鑰”的交替圖案,箜篌是一種撥弦樂器,也稱為“哈普”(Harp)。
6_34_DSC02023



#35)第三庭院的正西門就是主殿--阿蒙神殿的入口,殿宇是延伸進大山裏。可惜現在不開放,沒能進去。
6_35_DSC08081


這是一段英文Wiki的介紹:
“最奇妙的是祭廟的天文設計。神殿軸心線的地平經度為116.5°,正對著冬至那天的日出方向。陽光照過後牆後,移動到右側,恰好照亮了站在第二殿門前的奧西裏斯冥神像。此外,廟中的一個透光盒子將一束陽光從中軸線緩慢地移動至阿蒙像(Amun)上,再投射到跪著的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像上,最後投射到尼羅河神哈比(Hapi)像上。”

我們現在隻能憑借超強的想象力來幻想這些神奇的景象。感歎設計者塞尼姆特(Senenmut)的超級智慧和深厚情感。


#36)這塊石柱上還殘存著清晰的各種生活用品的圖案。
6_36_DSC02009



#37)僅存的女法老哈西帕蘇的王名圈(第5集已介紹王名圈)。
6_37_DSC02005



#38)走出祭廟,望向山下,據說這是法國人當年建造的住宅。
6_38_DSC08122


離開祭廟,邊走邊總結,哈西帕蘇(Hatshepsut)身為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的女兒、二世的妻子和妹妹、三世的姑姑兼繼母和丈母娘,她將公主,王後,王太後,女法老這四個尊貴的身份集於一身,成為古埃及曆史上一位傳奇人物。她執政21年,最終死於病痛。由她的秘密情人和偉大建築師留下了這座古代建築中與自然景觀結合最好的傑作。讓人們永遠地記住了女法老奇特的一生。



按計劃,中午11點,終於登上帆船(Felucca)在尼羅河上飄蕩。
(三)帆船(Felucca)遊尼羅河(Nile River)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埃及文化的搖籃,也是世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如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所言:“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古埃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同尼羅河密不可分。

#39)古埃及時,尼羅河幾乎每年都泛濫,淹沒農田,但同時也使被淹沒的土地成為肥沃的耕地。尼羅河也提供了交通的便利,使人們方便地來往於河畔的各個城市之間,埃及的水源幾乎全部來自於尼羅河。
6_39_DSC02037



#40)尼羅河全長6670公裏,是非洲第一長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發源於埃塞俄比亞(Ethiopia)高原,從蘇丹的喀土穆(Khartoum)向北奔流,注入地中海,途中在六個地方受阻,形成著名的尼羅河六大瀑布。
6_40_DSC02040



#41)我們乘坐小帆船(Felucca),蕩漾在碧藍清澈的河麵上,載歌載舞,度過了快樂的時光。
6_41_IMG_3836



#42)岸邊縫補船帆的男人們,心靈不靈不知道,但手一定很巧啊:)
6_42_DSC02106



中午12點,頂著烈日,饑腸轆轆地來到卡納克(Karnak)神廟。
(四)卡納克(Karnak)神廟
卡納克(Karnak)神廟是古埃及遺留的最壯觀的神廟,是古都底比斯(Thebes)最為古老的神廟,因其規模浩大而聞名世界。古埃及人把“卡納克”當成太極初始的聖地,阿蒙(Amun)神在這裏創造自己後,又在這裏孕育了宇宙萬物,再把宇宙交給他的兒子--法老,就如救世主來到這個世界,治理人類萬物。

神廟始建於中王國時期第十二王朝(BC 1991年 - 1783年),但真正把神廟擴建成今天的規模,乃是新王國時期的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BC 1570年 - 1090年)的幾位法老。之後直到羅馬統治初期仍有小規模的擴建。整個過程長達1500年之久。

#43)卡爾納克神廟群在尼羅河東岸的盧克索城北4公裏處,由磚牆隔成三部分:
(1)占地約有30公頃的獻給太陽神阿蒙(Amun)的主體神廟。這部分保存最為完好,也是現在開放參觀的部分。

(2)東北側占地2.5公頃的獻給門圖神(Montu)的小神廟。門圖神(Montu)是上埃及時期,在艾爾曼特(Armant)地區和底比斯(Thebes)地區所尊崇的戰神。常以頭戴飾有長翎和聖蛇烏拉埃烏斯(Uraeus)的太陽圓盤的獵鷹首男人身形象出現。
神廟現在一片廢墟,大部分石塊被幾個法老搬去蓋自己的神廟了,所謂“拆了東牆,補西牆”:)

(3)南側獻給阿蒙神的妻子穆特(Mut)女神的神廟,尚未發掘。
6_43_Plan_3D_Karnak

由於中王國和新王國各朝都是從底比斯起家而統治全國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當做王權的保護神,成為埃及眾神中最重要的一位。現在參觀的卡納克神廟就指太陽神阿蒙(Amun)神廟。

#44)神廟有兩條軸線,主軸線是東西方向,由西向東有六個塔門(第#1-#6)。另一條軸線是從神廟中心向南分支的建築,從北到南有四個塔門(第#7-#10)。各塔門之間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古埃及的一般神廟都隻有一個塔門,而卡納克神廟確有10個塔門,這是由於每一位法老都致力於為卡納克神廟添磚加瓦,一個接一個的增改刪修的結果。
6_44_karmap


遠遠地就看見一座小方尖柱立在第一塔門門外,另一座已經遺失。
1)第一塔門(Pylon 1)
#45)這個塔門是由古埃及第三十王朝(380-362 BC)的首任法老內克塔內布一世(Nectanebo I)建造,是個未完成的工程,塔門兩側的牆高度不一,南邊的高31.65米,北邊的隻有21.7米。
6_45_DSC08158



#46)左右各有一排獅身公羊頭石像,它們當初是法老王獻祭給阿蒙神的,在獻祭完成後,阿蒙神便賜予法老十年平安和豐收。
6_46_DSC08162



#47)大部分的公羊石像已經破損,但依然忠實地保護著這座莊嚴的神廟。
6_47_DSC08161



#48)山羊象征著阿蒙神,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小雕像以奧西裏斯(Osiris)的形式站在山羊的前爪之間。
6_48_DSC08164


穿過第一塔門來到第一個大中庭院。
2)大中庭(Great Court)
#49)這個庭院是最熱鬧的,東西很豐富。
6_49_DSC08165


先回頭看第一塔門的背麵。正因為第一塔門沒有完成,讓我們弄清楚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塔門的。他們是用沙土泥磚不斷地壘起“腳手架”,然後站在“腳手架”上搭建塔門,等塔門建好後,再拆除這些“腳手架”,和我們現在蓋樓時的“腳手架”的作用差不多。
#50)這個塔門據說是埃及被亞力山大大帝征服後,工人們怕收不到工錢,一哄而散,來不及拆除“腳手架”留下的遺跡。
6_50_DSC02123


庭院的右側(南側)開了一道窄門,是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的聖舟祭殿,我們沒時間進去看。話說原始的卡納克神廟是封閉的長方形,法老們都想靠近神聖的阿蒙神,就各自發揮,有的毀掉前朝的建築,有的塗抹前朝的建築,有的則開邊牆修建自己“違章建築”。這個拉美西斯三世就是一個違章例子。

庭院的左側(北側)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BC 1200-1194)塞提二世(Seti II)的神殿,他是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孫子,我們也沒進去看這個神殿。


#51)庭院的南北圍牆下各有一排廢置的獅身公羊頭石像。
6_51_DSC08174



#52)最搶眼的就是庭院中央的第二十五王朝(BC 690-664)第四代法老塔哈爾卡(Taharqo)建造的太陽神祭殿,他也是位於現蘇丹北部的庫什(Kush)國王。祭殿前遍地殘垣,原本十根的廊柱,隻有一根屹立不倒,柱高約21米,頂端是盛開的紙莎草。
6_52_DSC08175



#53)圓石柱後麵是兩尊8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奧西裏斯(Osiris)雕像,頭戴上下埃及的雙冠,手握權杖和連枷,雙臂交叉胸前,腿下是真人大小的公主班塔娜(Bent'anta)石像。
6_53_DSC02128



班塔娜有著勻稱的身材,頭戴雙羽皇後貴冠,手持花束握在胸前。她的母親是拉美西斯二世兩位最愛的王後之一:伊西斯奈芙特(Isisnofret),另一位就是大皇後妮菲爾塔莉(Nefertari)(第4集中已介紹)。

#54)伊西斯奈芙特是一位十分低調的王後,與拉美西斯二世一共生下了數個孩子,每一個都被委任於重要職位。她僅僅陪伴了拉美西斯二世10年就離開人世,拉美西斯二世將尚處幼年的女兒班塔娜納為王妃,一直留在身邊,此後卻沒有再立任何一位正室為王後。
6_54_DSC02129



#55)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這個院子裏,還有一坐以著名的少年法老圖坦卡蒙(Tutankhamun)為原型的獅身人麵像。石像的麵部也是滿目瘡痍,第2集有介紹圖坦卡蒙。
6_55_DSC08171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後麵就是殘破的第二塔門。第二塔門是由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哈倫海布(Horemheb)始建,他用成千噸從廢棄的其它方尖碑搬來的的石塊填充,沒有完成建造。然後由拉美西斯二世進一步完善。


3)柱廊大廳(Hypostyle Hall)
#56)穿過第二塔門就進入最精彩的柱廊大廳,麵積達103米×51.8米。這座大廳由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後來又由拉美西斯三世、拉美西斯四世和拉美西斯六世完善了柱上、牆上的壁畫。
6_56_DSC08214



#57)一進柱廊大廳,大洋就快步引領我們過來看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中推大石塊企圖謀害女富翁的地方(北麵的廊柱廳)。我們抬頭看著,叫著,在興奮與激動中又有點恐懼。
6_57_DSC02132



#58)最令人震撼的是中軸道兩旁的12根廊柱,這12根是古代建築中最高大的石柱,直衝雲霄,高達30米,柱頂呈蓮花狀,下部直徑達5米,要數人才能合抱。太雄偉了。
6_58_DSC08183



#59)往裏走是一片茂密的石柱林,134根圓形巨柱直指蒼天,每根高21米,直徑3.57米,密集而有秩序的排列成16排,柱頂呈紙花草狀。上麵承托著長9.21米,重達65噸的大梁。
6_59_DSC08197



柱廊大廳的北側是由塞提一世始建,外牆描繪了塞提一世的戰鬥場景。塞提一世(Seti I/Sathos I)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1306 - 1290 BC),他是拉美西斯一世的兒子,拉美西斯二世的父親。自身也是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即位後重振埃及軍隊,收複喪失的領土。

#60)柱廊大廳的南側是由拉美西斯二世時修建,南壁刻有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人簽署的赫梯條約(Hittite Treaty)。
6_60_DSC08201



#61)在牆壁、門框和廊柱上都刻有豐富的浮雕和彩畫,既表現宗教內容,又歌頌國王業績,並附有銘文。這些都是研究中王國和新王國曆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遺跡。可惜我們沒有時間細看。
6_61_DSC02178



#62)我們不停地在森林一般的石柱間來回穿梭著,石柱時不時地遮擋我們的視線,像走迷宮一樣。
6_62_DSC08274



4)卡納克神廟的方尖碑(Obelisk)
起初卡納克神廟至少豎有17座大型方尖碑(小的不計),其中包括:圖特摩斯一世(Tuthmous I)兩座,圖特摩斯二世(Tuthmous II)兩座,女法老哈西帕蘇(Hatshepsut)四座,圖特摩斯三世(Tuthmous III)五座,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兩座,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兩座。

上麵這些方尖碑各自命運多舛,有的被易貨交換、有的被贈送、有的被掠奪,大部分漂洋過海,流落他鄉。留在神廟裏的,有的倒塌、有的身手異處。仍然站立的僅剩兩座。哪兩座呢?

#63)穿過柱廊大廳,是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建造的第三塔門。幾乎是一片巨石廢墟,已經看不出塔門的樣子,幾尊半截的奧西裏斯(Osiris)冥神形象的法老石雕立在那裏,不知何時能夠複活。
6_63_DSC08264



#64)軸道兩側散落的巨石,有的體積相當於一輛卡車那麽大,亂石堆的夾縫中挺立著孤獨的一棵椰棗樹,路右側豁然出現圖特摩斯一世(Tuthmous I)的方尖碑,他是第一位在卡納克神廟豎立方尖碑的法老,原本是兩座,現隻剩下一座,用紅色花崗岩製成,頂部鍍了黃金,高23米,重143噸。圖特摩斯一世是女法老哈西帕蘇的父親。
6_64_DSC08218



#65)繼續向東走,後麵的第四和第五塔門均是圖特摩斯一世(Tuthmous I)建造,在兩個塔門之間直指藍天的是女法老哈西帕蘇(Hatshepsut)豎立的方尖碑,原有四座,現隻剩下這一座站立的,高達 29.2 米,重323噸,是埃及最高的一座方尖碑。
6_65_DSC08234


極其有意思的是,當年,圖特摩斯三世(Tuthmous III)沒有全部摧毀女法老的祭廟,也沒有推倒女法老在這裏的兩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牆把它們遮擋起來,隻在最頂端露出了4米高的一段,上麵刻的是歌頌阿蒙神的文字。結果是,高牆反而更好地保護了女王的方尖碑,現在這座女王的方尖碑沒有風化,沒有破壞,幾乎完好無損,在頂端處還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高牆遮擋的印記。

#66)其中一座方尖碑已經斷裂,倒在角落裏,無言地向人們訴說著那段充滿愛恨情仇的曆史。其餘的兩座不知下落。
6_66_DSC08228


女法老花了7個月的時間從阿斯旺采下石料製成當時全埃及最大最高的兩座方尖碑,沿尼羅河長途運輸150公裏,立在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聖的神廟裏,獻給太陽神阿蒙,並在碑上刻下銘文稱自己為阿蒙神的女兒和兒子,以此證明自己承繼大統的合法性。可以說,女法老哈西帕蘇的方尖碑是卡納克神廟的一個永恒的傳奇。


大洋特意領我們走到這個角度,可以同時看見父女倆的兩座方尖碑,右側(南側)是父親的,左側(北側)是女兒的。由於角度距離的問題,其實左側的比右側的高(29.2-23=6.2米)。
#67)藍色的天空如同在空中開了一扇小窗,透過小窗,正好凝視這父女倆的方尖碑。一代女法老似乎早已預料會有今天的情景,特意在方尖碑上刻下她的銘言:“未來,看到我立下這方尖碑,而要談論我的人們,要小心!別說這一切都不曾發生過,也別說這是誇大與虛言!而應當說,這正是她樹立的典範,她的父親也為她驕傲!”
6_67_DSC02142


至於其它方尖碑的去向,大多下落不明,比較知名的三座有:
亞曆山大大帝將卡納克神廟裏兩座圖特摩斯三世的方尖碑運到亞曆山大海邊,送給埃及豔後克莉奧帕特拉(Cleopatra),就是著名的“克莉奧帕特拉之針(Cleopatra's Needle)”。而後,其中一座送給英國倫敦。另一座送給美國紐約。盧克索神廟裏的拉美西斯二世方尖碑送給了法國。

如今,三座方尖碑,一座麵對倫敦泰晤士河,一座麵對紐約哈德遜河,一座靜靜地注視著巴黎塞納河。


5)阿蒙神殿
#68)藍天襯托下的方尖碑,吸引我們向庭院深處走去。第六塔門外是中央庭院(Central Court),裏麵的神堂現在都是殘垣破瓦。
6_68_DSC02164



#69)踩著亂石崗,來到卡納克神廟的心髒--阿蒙神殿,這裏是每日舉行祭奠太陽神儀式的聖壇,古時候隻有祭司和法老才能進入的地方。遺憾的是如今那些神像隻剩下半身了,上半身不是在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就是在開羅博物館。我們隻能感受一下往日輝煌的氣息吧。
6_69_DSC02167


走到盡頭就是圖特摩斯三世的節慶廳。
6)圖特摩斯三世的節慶廳(Festival Hall of Tuthmosis III)
#70)穿過布滿鵝卵石的庭院,來到節慶廳(Festival Hall),這裏是進行五十年節慶儀式的地方。它是個長方形大殿,用32根方形石柱支撐外圈,20根圓形石柱支撐內圈,這種天圓地方的設計似乎透著東西方古文明共通的想像力。大殿裏麵有象征圖特摩斯三世打仗中使用的軍用帳篷。
6_70_DSC08240


到此,東西軸線的建築就瀏覽完了,掉頭走回第三塔門。南側有個小出口,拐進去就是加建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塔門。


7)南側的加建塔門
#71)進到第一個庭院裏,回頭正好看見圖特摩斯一世的方尖碑,絕美的畫麵。
6_71_DSC08222


這個庭院也叫隱藏庭院(Cachette Court),因為二十世紀初,埋藏在地下的2萬多件雕像和石碑在這裏被發現,可以說是埃及曆史上最大的發現。
#72)這裏又可以看到女法老和她父親的方尖碑,女法老的方尖碑明顯比老爸的高出不少。
6_72_DSC08224



#73)第七塔門上的浮雕是圖特摩斯三世戴著紅冠擊打他的敵人。旁邊刻著第一次戰役中攻占的城市名字。
6_73_7pylon



#74)向南方遠眺,第八、第九、第十塔門正在修複中。
6_74_DSC02150



#75)第九和第十塔門是由十八王朝末代法老哈倫海布(Horemheb)用阿肯那頓(Akhenaten)神廟的石頭挪來建造的。
6_75_DSC08239

每個宗教季節的儀式都是從卡納克神廟開始,到第十塔門出來,有一條長長的石板大道,兩側密排著獅身公羊頭像,路麵夾雜著一些包著金箔或銀箔的石板,閃閃發光,一直通向盧克索神廟。


#76)往北回望,遠遠的看見廢墟中依然屹立著女法老的方尖碑。
6_76_DSC02171



8)聖湖(Scared Lake)
#77)第七塔門的東邊是由圖特摩斯三世挖鑿的一個120米x77米的聖湖,這個湖是神廟中最大的湖,水位不會降低也不會升高,旱季雨季皆是如此,非常神奇。旁邊是祭司的房間和儲藏室。大祭司祈禱前要到聖湖裏淨身。而每當有重大節日和慶典時,諸神的替身也會從湖麵上經過。比如聖鵝,就是阿蒙神的又一象征。
6_77_DSC08233



#78)聖湖旁邊是卡納克神廟人氣最高的“幸運的聖甲蟲”石雕。甲蟲在古埃及代表幸福。傳說繞甲蟲七圈就會讓人的願望成真,而不同的圈數都有著不同的吉祥含意。
我們在大洋的指揮下,幸福地轉了七圈。
6_78_DSC08230


神廟的西南角還有座供奉阿蒙神的兒子月亮神孔蘇(Khonsou)的祭殿,這次沒有時間細看了。


#79)走回到第一塔門,正好看見親密交談的埃及美女。
6_79_DSC02175



#80)回頭和我們對拍的小美女們。再見,偉大的卡納克神廟!
6_80_DSC02143



#81)下午3pm,我們登上大巴,要行駛4小時開往紅海的酒店。公路上的交通警穿著防彈衣在檢查車輛。
6_81_IMG_0316



#82)途經的小炮樓,尖尖的槍管都伸了出來。
6_82_cd



#83)一路上,由旅遊警察端著微衝前後護送,每隔100公裏換崗一次,大洋說警察是分片包幹的,那段出問題就處罰那段的警察。看來旅遊業是埃及現在主要的經濟命脈,不得不努力維護。我們也是無知者無畏,稀裏糊塗地坐在大巴上,絲毫沒有感到害怕。
6_83_vp



#84)晚上7點安全到達紅海AMC皇家五星酒店(AMC Royal Hotel)。富麗堂皇的大廳讓我們眼前一亮。
6_84_IMG_0561



#85)各項服務都很到位。看來能在這裏舒服地住兩個晚上。
6_85_IMG_0562


【埃及紀實】10天跟團遊(2016)—(6)(完)
(未完待續)

 

 

 

 

 

 

 

 

 

 

 

 

 

 

所有跟帖: 

很佩服! -脫襪子- 給 脫襪子 發送悄悄話 脫襪子 的博客首頁 (103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7:31:36

高風險高回報嘛:) -深溪樂園- 給 深溪樂園 發送悄悄話 深溪樂園 的博客首頁 (155 bytes) () 06/18/2016 postreply 19:20: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