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做紅木寫字台(二):抽屜

本帖於 2018-02-03 11:32:10 時間, 由普通用戶 城上木匠 編輯

這個寫字台基架的構建過程請看上個帖子“自己動手做紅木寫字台(一)”。

 

抽屜采用燕尾榫連接方法構建。紅木麵板,但裏麵(兩側、背後和底板)采用楊樹板(poplar),主要為了節約成本。整體仍然是實木構造。

 

說到木材,需要扯出去幾句。因為題目中有“紅木”兩字,很容易confused,因為所謂的紅木種類太多了。我這裏指的是mahogany,中文翻譯為桃花心木或紅木。它是最好的家具木材之一,材質穩定、紋路漂亮、色彩隨歲月流逝逐漸變為暖棕色。因為是發散型紋孔,木板密度均勻,很容易做,是高端家具首選木材。18、19世紀留下來的老家具(如Chappendale和Federal風格)絕大多數是用紅木製作的。

 

這個是Chappendale風格secretary,仿製品,原件古董在1989年以一千兩百萬拍賣成交。這個風格把雕刻作為主要裝飾元素。

 

到了美國Federal時期,直線造型家具興起,不再用雕刻裝飾,而是利用紅木的天然花紋。比如這個side board。

 

Mahogany也細分很多種類,最早是Cuban mahogany,它可能是最好的紅木,甚至可能是最好的家具木材。後來越來越稀少,市場上逐漸用Honduras mahogany替代。這兩種木材都來自南美,2001年占市場份額75%的巴西禁止出口,美國市場上現在不容易找到這兩種紅木。目前來自非洲的紅木khaya(或稱African mahogany)和Sapele替代南美紅木。其中khaya與cuban和honduras紅木最相似,但是紋孔稍大一些,雕刻特性差一點。我這裏用的就是非洲紅木khaya。

 

中國家具所用紅木我不是很清楚。但是用於家具的木材不是越硬越好,而是越穩定越容易做越好。

 

言歸正傳。三個抽屜的麵板從同一塊木板上裁下來,中間去掉大約3/4英寸(divider的厚度),這樣抽屜裝上去之後,紋路流動是連續的,對成品外觀有比較大的影響。

 

我的這些抽屜英文名稱是piston fit drawers。做法上有一定程序,先要把這三塊麵板分別無縫隙地裝到口上。刨子刀片磨鋒利,一點一點刨直到合適為止。

 

接著準備兩側和後麵木板。我是從5/4英寸厚的木板在帶鋸上破開,最終刨到1/2英寸厚。

 

分別fit。其實前麵做抽屜runners時要有耐心,反複量,前後位置一致,到現在這一步才容易做。

 

材料都準備好後可以開始構建抽屜了。兩側和麵板之間的連接用half-blind dovetais。燕尾榫角度用1:7。以前我都把燕尾榫平均分布,這次把中間的弄得小一點。

 

 

做燕尾榫的唯一訣竅是每個切麵都要保持直角,這樣組裝的時候不會裂開或留下縫隙。我喜歡用手鋸切,這是便宜的日本鋸子。

 

把中間的wastes去掉。一點一點地接近最終劃線,一不小心就會過頭,最終會有縫隙。

 

把燕尾榫位置轉到麵板側麵。我喜歡用marking tape。

 

 

把中間wastes去掉,這次試了國內帶回來的魚尾雕花刀,還不錯。

 

 

試試還不錯。

 

 

 

再把後麵的用燕尾榫連起來。

 

 

 

 

底板用3/8英寸薄板。

 

比較薄,我利用marking tape拚接。先找好拚接的木板,看好紋路走向,做好記號。

 

把兩塊板並起來,記號朝內,刨平。

 

 

 

在木工桌上用夾子夾緊,連接處貼上膠帶。

 

 

反過來交接處塗上膠水,夾緊,貼上膠帶,過夜幹一幹。

 

 

 

 

 

第二天,刨平,裁成合適大小,裝進去。

 

 

 

 

底板橫向需要留出大約3/16英寸的空間,現在是冬天,夏天木板漲開,有空間可以去,這樣過100年抽屜本身不會fail。用膠水組裝起來,對角線要一致。

 

最後一道工序,把抽屜四周刨平,清理幹淨。慢慢地,fit進去。

 

 

 

這是最後fit,麵板要留出一定空間,允許熱脹冷縮。否則夏天變得很緊,手藝就比較差了。耐心地、薄薄地刨,使四周縫隙勻稱,自然產生一種美。

 

抽鬥就做到這裏,接下去做台麵。

 

謝謝閱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