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鄧小平莫斯科留學檔案:蔣經國與他同班,辯論時幫著他,被人質問:“經國,你是吃國民黨的飯,還是吃共產黨的飯?” | |
2019-07-11 11:58:25 作者:汪東亞 王超群 |
1926年初,22歲的鄧小平(當時叫做鄧希賢)受中共旅歐支部派遣,從法國抵達莫斯科,在蘇聯居住和學習了一年。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館檔案,解密了鄧小平這一時期的生活軌跡。
1926年1月17日,星期天,莫斯科比拉羅斯火車站,鄧小平和17名同行者受到了中共莫斯科支部(簡稱“旅莫支部”)代表的熱情歡迎,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位於市中心普希金廣場的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簡稱“東方大學”)。這所大學是當時蘇聯最大的共產主義大學,共有學生1664人,大多數來自歐洲,中國學生約有100名。
中共旅莫支部的總部不在東方大學,而在孫中山中國勞動者大學(簡稱“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成立於鄧小平抵達莫斯科兩個月之前,僅招收中國學生。當時,中國國內正處於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學生中不僅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的成員,也有中國國民黨成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一些負責人認為。把有前途的中國共產主義者送到蘇聯重點“中文”高等教育機構學習更加合適,所以鄧小平到達莫斯科12天之後就轉到了中山大學。
1月29日,鄧小平收到了中山大學的學生證,學號233,化名“多佐洛夫”。學生一共分13個組,每組25-40人,鄧小平被分到共青團第七小組。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班組。班上有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之子蔣經國、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於右任的女婿屈武,以及後來擔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的穀正鼎、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政工局局長的鄧文儀等蔣介石心腹親信。
蔣經國和鄧小平個兒都不高,站隊時老站在一起,肩挨著肩。鄧小平後來回憶說,蔣經國“學得不錯”。當鄧小平與國民黨右派同學穀正鼎、穀正綱、鄧文儀辯論時,蔣經國往往站在他這一邊。國民黨右派同學為此十分惱怒,常常責問蔣經國:“經國,你是吃國民黨的飯,還是吃共產黨的飯?”蔣經國毫不猶豫地說:“我是吃蘇聯的飯!”
鄧小平是第七小組的組長,他愛上了一個俄文名叫“多加多娃”的漂亮女組員。她的中文名叫張錫瑗,1907年10月28日出生於順天府房山縣良山鄉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小鄧小平三歲,比他早兩個月來到莫斯科。
張錫瑗性格開朗、活潑,這一點跟鄧小平一樣。體型纖瘦的張錫瑗有著淡黑的眉毛,常常梳著短發,長相很漂亮。當時,中山大學幾百個男生中隻有二三十個女生,相對於那些整日糾纏女生的男同學,鄧小平要保守得多,他並沒有把對張錫瑗的愛意過早地表達出來,兩人的戀情在回國後才明朗化。
1927年初,中共中央遷往上海,,張錫瑗就在鄧小平下屬的秘書處工作,第二年初兩人結婚。毛毛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寫道:“父親和張錫瑗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時隻是同學,隻是戰友,還未發展到戀愛的程度。但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畢竟是起於斯時,始於斯地。”
——摘選自《百年潮》2013年03期
作者:汪東亞 王超群
編輯:周怡倩
責任編輯:張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