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嚴重饑荒下,埃塞俄比亞發生軍事政變廢黜皇帝,“德爾格”政權建立,由門格斯圖掌握實權。1978年,在內戰中德爾格政權轉向蘇聯,獲得大量蘇援。然而,門格斯圖政府的經濟政策對國家造成嚴重的損害,埃塞俄比亞在80年代出現前所未有的饑荒,
1974年11月23日,門格斯圖下令刺殺溫和立場的臨時軍政委員會主席,縱容殺死60名貴族和前帝國軍官。由於臨時軍政委員會內部的對手被消滅,門格斯圖成為推行工業、土地國有化製度的眾所周知的實權人物。他在埃塞俄比亞實行軍事極權統治,外交上依靠蘇聯的援助。在國內,1977年2月,已經升為中校的門格斯圖在臨時軍政委員會內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間的戰鬥中幸存下來,軍政委員會主席和另外幾名成員被殺,門格斯圖成為國家元首和委員會主席。他為爭取民心實現了土地改革,但大肆屠殺異己分子,製造“紅色恐怖”,先後鎮壓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黨和全埃塞俄比亞社會主義運動。所有外國公司均被強行國有化[5]。政治上他模仿蘇聯政體模式,建立政治局等官僚機構。同年晚些時候,他要求以蘇聯武器和古巴士兵擊退來自索馬裏,操索馬裏語的歐加登地區發動的進攻。
作為國家無可爭議的統治者,雖然門格斯圖大權集於一身,在1979年時,沒有憲法、議會和政黨的埃塞俄比亞,門格斯圖的統治全依賴德爾格的軍隊,也因此,他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政黨組織。在1979年,他授權成立埃塞俄比亞工人黨籌備委員會(COPWE)。在成立籌委會數年間,埃塞俄比亞成立了10000個基層組織,並將軍警送往蘇聯和東歐學習意識形態、還於1982年翻譯了阿姆哈拉語的《資本論》[6]。1984年他正式監督成立了埃塞俄比亞工人黨,並被選為總書記。1986年起草埃塞俄比亞憲法並在次年批準。1987年9月新的國家立法機關選舉他為總統。1983年-1984年任非洲統一組織主席。
然而,由於人民反對他的殘酷專製,此時他已同時麵臨著北部地區由霍查派領導的反政府武裝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的節節勝利和厄立特裏亞人民解放陣線的武裝叛亂,連續的嚴重幹旱和饑饉折磨著埃塞俄比亞,農業因強製集體化和居民的重新定居而崩潰,此外還有內部敵人有時發動政變。加上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使蘇聯減少對其統治的援助,進一步削弱了他的地位,他的政府內外交困。
到1990年,蘇聯對門格斯圖政權的支持幾乎全部終止。為了繼續維持統治,門格斯圖在1990年宣布放棄社會主義製度,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
1991年5月反政府武裝埃革陣攻占首都,他迅速宣布辭職,與3000名官員潛逃國外。他逃往津巴布韋流亡至今,埃塞俄比亞政府控告他犯侵犯人權及群體滅絕,並一直試圖將他引渡回國審判他的罪行,但一直未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