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新政解讀 還讓不讓海外代購活了
去年跨境電商如火如荼的攢齊了各路神仙,上千億的資本哐哐的砸進了保稅區。今年開始,線下零售店和傳統貿易哀鴻遍野,都說是海淘惹的禍,不公平競爭讓他們沒了飯碗。於是,今天三部委聯合公告,2016年4月8日開始實施海關新政,全麵增加跨境貿易的稅率,以求“平衡”。
那麽,到底新政對海淘一族有什麽影響?以後小代購們還有沒有活路,就是剛需要買奶粉的怎麽辦?
首先不要慌,隻要你還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照章納稅是應盡的公民義務,不然國庫空虛,如何關照國計民生呢。新政最大的改變,在於沒有了免稅的途徑。原來的個人物品進口,不屬於一般貿易的B2B方式,約定稅額以內,是一分錢都不用交關稅的。現在,多了消費稅(17%)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個人購買限額之內的按照主體價格的70%征收,合計就是11.9%的稅。超過限額,就按一般貿易征收。(17%增值稅,17%消費稅)
4月8日海關新政要點總結:
個人購買限額:
單次購買的額度從1000元免稅,提升到2000元。月度消費不超過2000塊,年度消費不超過20000塊。
限額以內的貨物:
0關稅,征收貨物主體法定稅額70%的消費稅(0%)和進口增值稅(17%),合11.9%。
單次購買超過限額,或者年度累加消費過限:
按照一般貿易全額征收稅款。(關稅17%,增值稅+消費稅17%)
政策適用範圍:
暫時將能夠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納入監管。例:自貿區的跨境電商,考拉海購,豐趣,蜜芽寶貝。(水客和轉運公司淫蕩的笑了。我們的渠道又熱了。)
具體的變化:
原來一毛錢不掏的直郵商品,現在要多出11.9%的稅了。
100塊錢以下的化妝品,要多交32%的稅,100塊以上的化妝品比之前少交17%的稅。(限額內)
限額以內的輕奢服裝,原來是20%行郵稅,現在少交了8.1%。
行郵稅的變化:
從統統10%變成了階梯式的交稅,三個稅目,15%,30%,60%。
應繳稅額是海關物品價格認定表來決定的,並不是你買的衣服2000塊就一定按照2000塊來征收(除了實誠的美亞和UPS等等商業報關)。海關會按照統一價格征稅,比如普通衣服就是200塊(具體要查詢價格認定表),稅率11.9%。所以,也不要太過擔心。奢侈品的稅率高,本來也是關照的重點。(哎,淘寶賣假貨的,心眼兒又活泛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曆史的倒退,是對傳統貿易的妥協。折裏麵糾葛的商業利益太多,不可說。可以肯定的是,實體零售業並不是真的要完蛋了。政策本身對他們的幫助並不大。長期從事進口貿易的商業團體顯然受惠方。早期開始做一般貿易企業對企業進口囤貨的電商,這次對跨境保稅倉的後起之秀們完成了一次剿滅。
還有幾個問題:
個人限額如何落地?
海關限額數據隻能跟跨境平台進行推送,限製的也隻會是自貿區的商家。類似亞馬遜直郵的關稅政策開始不確定了。從各國直郵進來的物品如何對接海關的個人限額?如果做不到,還是按照現行稅率。
自貿區大量囤貨的電商會發瘋!
大量奶粉之類的商品在保稅倉。原來買奶粉是0稅,現在多了11.9%,其他渠道的優勢立刻有了。新政落地就要漲價!那麽3個月緩衝期,是不是要展開清貨的價格戰了?
直郵和快件怎麽處理?
水客和灰關明顯高興了,香港再次成為進口商品的物流熱門節點。直郵的方式有UPS,DHL等商業機構,這部分會嚴格遵守關稅的政策,買咖啡機貴了。郵局的貨值認定主要靠人工,目前看,無法提供新政一套的監管材料,可能依然是現行政策執行。所以,拚人品還是有可能的(假裝你的東西是個人物品而不是貨物),也有可能是單單征收11.9%的稅,看地方吧。電商直郵,看問題1吧。
還有針對保稅倉的正麵清單
正麵清單是白名單,包括了賣得最好的海淘商品,比如奶粉,尿褲。進不了正麵清單的商品,就不能進保稅倉銷售。如果用白名單來限製跨境電商的經營商品,90%的個性化商品,好吃的,好玩的,都會不存在了,隻能走一般貿易。而一般貿易需要量大才可以抵扣成本。即便是奶粉,配方不同也可能進不了正麵清單。
這一點是最利空自貿區的跨境電商,而利好小代購的消息。圈養的豬隻能引頸受縛,野豬反而有機會去田裏吃獨食。
結論:
轉運公司並不是上述渠道,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以新政的名義漲價,多收稅是有可能的,但是影響可能不大。保稅倉的量,轉移到直郵和轉運渠道的可能性不大。真正會用轉運公司的,不是代購就是鐵杆海淘迷,這部分人群小,海關抓大放小。
所以,小代購們依然可以活著,大代購就要考慮向一般貿易轉型了,反正也是早晚的事兒。奶粉還是可以買,但是價格肯定貴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海淘還是可以繼續,學會海淘依然有用,關注極客海淘還是能省錢的。
對於青椒來說,海淘打開的是世界的窗戶,多樣性和個性化,永遠是國內電商滿足不了的。將世界裝進口袋裏,才是海淘的真諦,稅不稅的,重要嗎?
4月8日海關政策原文:
文件原文:
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國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稅收政策,並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
目前,個人自用、合理數量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在實際操作中按照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行郵稅針對的是非貿易屬性的進境物品,將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三稅合並征收,稅率普遍低於同類進口貨物的綜合稅率。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雖然通過郵遞渠道進境,但不同於傳統非貿易性的文件票據、旅客分離行李、親友饋贈物品等,其交易具有貿易屬性,全環節僅征收行郵稅,總體稅負水平低於國內銷售的同類一般貿易進口貨物和國產貨物的稅負,形成了不公平競爭。為此,政策將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在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征稅的同時,考慮到大部分消費者的合理消費需求,政策將單次交易限值由行郵稅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區為8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時將設置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後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將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為滿足日常征管操作需要,有關部門將製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並另行公布。
考慮到現行監管條件,暫時將能夠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納入政策實施範圍。不屬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的個人物品以及無法提供有關電子信息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仍將按現行規定執行。
同時,為優化稅目結構,方便旅客和消費者申報、納稅,提高通關效率,我國將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將目前的四檔稅目(對應稅率分別為10%、20%、30%、50%)調整為三檔,其中,稅目1主要為最惠國稅率為零的商品,稅目3主要為征收消費稅的高檔消費品,其他商品歸入稅目2。調整後,為保持各稅目商品的行郵稅稅率與同類進口貨物綜合稅率的大體一致,稅目1、2、3的稅率將分別為15%、30%、60%。
兩項政策的實施,將有利於支持新興業態與傳統業態、國外商品與國內商品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效率,促進共同發展。政策實施後,將為國內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穩定、統一的稅收政策環境,引導電子商務企業開展公平競爭,有利於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並將有利於提升消費者客戶體驗,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B2B)進口,線下按一般貿易等方式完成貨物進口,仍按照現行有關稅收政策執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