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裏:憲法自由正義中心發布了一份題為《製造共識:政府對加拿大人的行為工程》的新報告,該報告由資深記者兼研究員奈傑爾·漢納福德撰寫。報告警告稱,聯邦政府已在其運作中嵌入行為科學策略,旨在塑造加拿大人的信仰、情感和行為——而這一切都缺乏透明度、辯論和同意。
該報告詳細介紹了渥太華的影響與創新部門 (IIU) 如何越來越多地使用複雜的行為心理學(例如“助推理論”)和其他信息測試工具來影響加拿大人的行為。
創新與創新中心(IIU)仿照英國行為洞察團隊(Behavioural Insights Team)的模式,最初被包裝成一個無害的“創新中心”。但報告指出,實際上,它已經淪為操縱輿論、支持政府優先事項的工具。
報告指出,隨著新冠疫情的到來,IIU 的職責範圍顯著擴大。政府內部文件顯示,IIU 與加拿大公共衛生署合作,測試並製定了一項旨在提高聯邦疫苗接種和其他公共衛生指令執行率的全國性溝通策略。
在這些策略中,政府對數千名加拿大人進行了虛構新聞報道的測試,以了解不同的情緒觸發因素如何幫助降低公眾對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報道的焦慮。這些策略旨在幫助實現至少70%的疫苗接種率,這是官員們認為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
信息戰中的一些策略包括情感框架效應——利用恐懼、安慰或緊迫感來影響民眾對封鎖、口罩強製令和疫苗接種要求等政策的遵守情況。政府還通過強調或省略細節來操縱信息,從而影響加拿大人對接種新冠疫苗後不良反應的解讀,使其看起來不那麽嚴重。
報告進一步解釋說,政府在尚無確鑿的臨床數據或真實世界數據的情況下,就采用了“安全有效”這一疫苗核心信息。盡管早期已有注射不良反應的報告,政府仍繼續宣傳這一信息。
政府過度依賴行為科學策略——這些工具旨在繞過公開討論,引導民眾的情緒和決策——最終以微妙的行為控製取代了真正的公共辯論,使這些做法失去了民主性。政府沒有首先了解科學原理,而是主要致力於說服加拿大人接受其敘事。針對這些發現,司法中心呼籲立即采取保障措施,保護加拿大人免受本國政府的隱蔽心理操縱。
報告敦促:
- 議會對聯邦部門內所有行為科學應用進行監督,確保民選代表對國家政策保持監督權。
- 公開所有使用納稅人資金進行的行為研究,提高政府對加拿大人信仰和決策的影響的透明度。
- 對任何影響公眾輿論或個人自主權的行為幹預措施進行獨立的倫理審查,確保問責製和知情同意。
報告作者漢納福德先生表示:“任何民主政府都不應該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對本國公民進行心理戰。如果行為科學被用來影響公眾態度,那麽必須由民選代表——而不是未經選舉的戰略家——來設定界限。”
(穀歌翻譯: New report warns Ottawa’s ‘nudge’ unit erodes democracy and public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