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的全球回潮

  日本高市早苗一上台,就把外交姿態擺得極具戲劇性——對美國特朗普諂媚得像在遞投名狀,對中國又咆哮得像美國放出來的惡犬。

  繼荷蘭之後,日本又出現一個不長眼的“選邊站”示範。問題是,美國都沒這麽激動。

  特朗普和中國打貿易戰,吃了虧,認了賬。結果日本政客比美國還亢奮。

  我對日本有深厚的感情。普通日本人認真、禮貌、努力,最大的願望就是生活穩定一點、工資漲一點。他們對政治沒興趣,對戰爭更沒興趣。可偏偏,高市早苗這種政客為了討好美國、討好國內右翼,敢一句話把國家推到地區火藥桶邊上。

  她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種說法不僅違背《中日聯合公報》,更是在公開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不是理性判斷,這是為了政治利益而故意製造緊張。

  民粹政治最危險的地方在這裏:政客不在乎國家代價,隻在乎支持者的情緒高潮。

  中國如果收回台灣,基於同胞身份、執政邏輯,也不會采取毀滅性方式。但對日本可完全不一樣。那是有著一種骨子裏的世仇,現代戰爭技術差距擺在那兒:中日軍事力量對比已經不在一個重量級。

  一旦高市早苗這種民粹路線把日本推向衝突,受傷的絕不是她,而是千萬無辜的日本普通家庭。

  世界各地的民粹主義興起,不是偶然。經濟焦慮,各國選民失去安全感,政客為了選票需要製造“敵人”,需要煽動憤怒、煽動恐懼、煽動盲目自信。

  美國的MAGA靠喊;歐洲極右靠吼;日本右翼靠幻想;中國小粉紅靠情緒。

  大家都把“對外強硬”當作廉價的精神勝利,卻沒人想真正承擔戰爭的代價。

  這是一股全球性的危險氣流:簡單粗暴、無比情緒化、反智又自戀。

  世界本不必如此緊張,但民粹主義讓各國都變得亢奮、衝動、急躁、盲目。高市早苗隻是其中一個典型——把情緒當政策,把喊口號當戰略。

  民粹主義的可怕不在於它很強,而在於它根本不怕犯錯。它把理性推下台,把情緒推上台,讓國家變得越來越像一個被憤怒操縱的巨嬰。

  我不替任何國家說話,隻是不願看到世界被一群“情緒型政客”牽著跑。現在全球在特朗普的帶領下都在玩火,誰吼得大誰就像英雄。可國家不是直播間,外交不是吵架比賽。真要開打,沒有人能贏。高市早苗們以為自己是在“保衛國家”,但實際上卻是在把國家推向懸崖。
 民粹主義不僅不能讓國家變強,隻會讓國家更衝動、更盲目、更危險。

  這個世界已經夠亂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去全球化的必然。地方利益壓過中央利益。 -大號螞蟻- 給 大號螞蟻 發送悄悄話 大號螞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5 postreply 10:23: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