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計劃在印度建設至少1GW規模的數據中心,這是「星際之門」計劃首次大規模進入亞洲。印度之所以重要,不僅因其龐大的用戶增長潛力與低價特供服務,還因多語言應用場景。奧特曼
雖淡出CEO角色,卻親自推動全球算力布局,印度成為其展現野心的關鍵起點。
OpenAI,盯上了印度。
而奧特曼的野心,是全球算力!
外媒爆出的最新消息,OpenAI打算要在印度建立一座容量至少為1GW的大型數據中心。
這也是星際之門在亞洲大規模的擴展的計劃之一,奧特曼可能會在本月訪問印度期間宣布該項目。

星際之門登錄亞洲,為什麽印度上來就能建1GW規模的數據中心?
星際之門計劃現在發展如何?
奧特曼的野心到底有多大?連CEO都不當了也要親自抓算力。
借著這次OpenAI計劃,來聊聊星際之門的全球算力布局和印度的重要性。
最重要是,一窺奧特曼真正的野心,如何掌握未來的全球AI算力。

星際之門現有數據中心規模
「星際之門(Stargate)」是OpenAI於2025年初宣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該計劃也是一個獨立運營的新公司項目,由OpenAI、軟銀(SoftBank)、甲骨文
(Oracle)以及阿布紮比MGX基金共同投資,計劃在四年內投入高達5000億美元,用於建設專供OpenAI使用的超級數據中心集群。

星際之門計劃初期的建設中心在美國本土,首個園區選址於德州Abilene,由甲骨文主導開發。
根據甲骨文創始人拉裏·埃裏森的介紹,該園區內已有10座數據中心建築同時開建,建成後整個Abilene園區可提供約1.2GW的負載能力。

第一期包含2座建築、超過20萬千瓦(0.2吉瓦)容量的工程已於2024年6月動工,並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第二期新增6座建築、約1吉瓦容量的工程在2025年3月開工,預計2026年年中完工。
這意味著僅德州一個站點就將容納超過20萬台服務器、部署數十萬枚高端GPU芯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AI計算中心之一。
報此前道稱,甲骨文將購買約40萬台英偉達的GB200芯片,用於租借給OpenAI。
除了德州外,OpenAI還在積極擴大全球「星際之門」數據中心版圖。
截至目前,OpenAI在美國境內已物色多達16個州作為潛在的新園區選址,包括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紐約、俄勒岡、弗吉尼亞等能源充足或科技基礎雄厚的地區。
OpenAI的目標是在美國建設5到10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園區,每個園區都具備至少1吉瓦以上的算力容量。
這將使其美國境內總算力容量達到10吉瓦量級,相當於數百萬顆GPU芯片同時運行。
目前,隨著與甲骨文的新合作,OpenAI在美國開發中的數據中心容量已超過5吉瓦,進展超出預期,預計未來總目標將不止10吉瓦。

在美國之外,OpenAI也啟動了「OpenAI for Countries」(麵向國家的OpenAI計劃)來推動星際之門項目的海外落地。
2025年上半年,OpenAI相繼宣布將在中東和歐洲建設大型AI數據中心集群:其中在阿聯酋,OpenAI與當地企業G42合作參與了一個總規劃達5吉瓦的大型AI園區項目。
該園區的一期工程提供約1吉瓦容量,OpenAI將在其中部署本地的星際之門算力集群(被稱為「阿聯酋星際之門」)。

雖然尚不清楚OpenAI最終將在阿聯酋使用多少份額的算力,但這是其走出美國、實現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是,馬斯克在聽到OpenAI打算在阿聯酋建造數據中心時,還試圖阻止過他們。

在歐洲,OpenAI則攜手挪威工業投資公司Aker和基礎設施提供商Nscale,啟動了「星際之門·挪威」項目。
這個位於北部納爾維克(Narvik)的數據中心初期投資約10億美元,將安裝10萬塊英偉達GPU,加裝約20兆瓦電力容量。
值得注意的是,該挪威中心全部采用當地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供電,並計劃通過後續擴建將容量提升至230兆瓦,遠期目標甚至增至520兆瓦(0.52吉瓦)。
這將使其成為歐洲最大的AI數據中心之一,並為歐洲本土提供「主權級」的AI算力。
除阿聯酋和挪威外,據報道OpenAI還曾與阿布紮比主權基金在北歐、與軟銀在日本等地探討類似合作,顯示出其全球擴張的版圖。
目前在建和規劃中的數據中心總規模已達數吉瓦級,橫跨北美、中東、歐洲多個地區。
如此龐大的算力布局,不僅為OpenAI自身訓練更強大的模型(如GPT-6)提供了保障,也宣告了AI算力競爭進入「超大規模」的新時代。
終於,OpenAI開始將星際之門的版圖朝著亞洲擴張。
在今天爆出的印度外,OpenAI 在亞洲的布局可能還將包括日本和韓國等國家。
日本方麵,軟銀集團早在2023年底就表達了與OpenAI合作建設AI數據中心的意向。
2025年3月據報道,軟銀計劃投資約1000億日元,將大阪一座廢棄的夏普LCD工廠改建為150兆瓦規模的AI數據中心,用於部署由OpenAI技術支持的企業級AI模型服務。
如果成行,該項目將成為日本國內最大的AI數據中心之一,預計2026年投入運營 。

韓國也在積極擁抱生成式AI技術,當地科技企業和政府可能會與OpenAI尋求合作,建設本土算力設施以滿足國內對ChatGPT類服務的需求。
這些亞洲國家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和資金,在引入OpenAI先進技術方麵意願強烈,因而是星際之門未來拓展的理想對象。
而印度,將直接擁有1GW的數據中心,OpenAI為什麽選擇印度?

印度:未來第一大市場的崛起
先來講個題外話,很多人都說這個世紀是「三哥的世紀」。
很多科技巨頭的CEO都是印度人,熟知的微軟的納德拉和穀歌劈柴,其他Adobe、諾華公司、IBM等巨頭的CEO統統都是印度人。

三哥在國際社會上出了名的「抱團」,而現在如此多巨頭CEO都是印度人,未來潛在影響力很難評估。
說回算力,奧特曼在最近就表示過「增長極其迅速」的印度將成為OpenAI的最大市場。
甚至,OpenAI還給印度開了一個特例,那就是單獨給他們推出定價很便宜的OpenAI服務,CHatGPT Go。
這是一個僅限於印度的ChatGPT產品,每月隻需要399盧比(約4.57美元)。

如果按照用戶基數,印度已經成為OpenAI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本土市場。
據統計,印度的ChatGPT活躍用戶在過去一年裏增長了數倍,無論從用戶規模還是增長潛力看,印度都有望在短時間內超越美國,成為OpenAI服務的第一大單一市場。
怪不得,奧特曼又是給三哥提供特供ChatGPT,又是馬上過去修數據中心。
印度市場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用戶數量上,還體現在其廣泛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上。
印度企業和開發者對生成式AI表現出濃厚興趣,從代碼編寫、內容創作到商業智能,各行各業都在嚐試將ChatGPT等模型融入工作流程 。
奧特曼不僅稱讚印度市場「增長令人難以置信」,並對印度用戶運用AI的創造性用法表示驚歎。

同時,印度擁有龐大的多語言環境(包含數十種官方語言和數百種方言),對AI模型的本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OpenAI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並在最新的GPT-5
模型中顯著提升了對包括印地語、泰米爾語等超過12種印度本地語言的理解和支持 。
可以預見,隨著OpenAI在印度投入更多資源,比如建立本地數據中心和研發團隊,其產品在印度的本土化性能和用戶體驗都將進一步提升,這將形成良性循環吸引更多用戶。
相比之下,歐洲市場對OpenAI的重要性體現為另一種維度。
歐洲各國的人口總和雖不及印度,但付費意願和企業級市場價值很高。
歐盟正推進「AI巨型工廠」計劃,鼓勵在本土建設大型AI數據中心,以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
OpenAI抓住這一機遇,通過在挪威建立首個歐洲數據中心來表明對歐洲市場和監管的尊重。

這麽一看,似乎印度對於OpenAI的戰略意義更加重要!
印度能夠提供未來用戶規模繼續增長的可能性,目前ChatGPT的周活已經突破8億,每月獲得57億次訪問。
想要繼續增長,新用戶是關鍵!

事實也證明,OpenAI對印度的投入力度遠超歐洲單一項目。
上馬的第一個數據中心就是1GW級別。

奧特曼的野心和驅動力
奧特曼對於算力的執念可以折射出他強烈的個人野心和推動力。
前不久,也就是8月23日,OpenAI宣布奧特曼淡出日常管理,大部分運營工作由法裔女CEO Fidji Simo接管。
奧特曼將專注於三大方向:
1、籌集數萬億美元建設超級計算項目(如星際之門計劃)
2、孵化腦機接口創業公司Merge Labs
(對標馬斯克的Neuralink
)
3、以及與Jony Ive合作的消費硬件(下一代的AI硬件產品)
現在來看,在印度建數據中心將是奧特曼當下的第一個重頭戲。
奧特曼早在2023年就多次公開表示,OpenAI必須要大膽投資基礎設施,抓住麵前的曆史性機遇。
奧特曼的野心同樣體現在他對全球市場的親自開拓上。
2023年他曾環遊多國會見政要,2025年又計劃訪問印度等地,目的都是為了爭取各國對OpenAI的信任與合作。
現在奧特曼親力親為,印度開設第一個辦事處馬上就去訪問,甚至還順手帶上一個「大禮」。

GPT-5發布後,用戶對於其能力爭論不休,但本質上,這是OpenAI的一次商業更新,而非「模型能力升級」。
一方麵是,很多人沒有看透OpenAI發布GPT-5背後的真正原因。
GPT-5的「突破」不在性能,而是模型「自帶路由」和思考配額分發下的「單位token經濟學」。
另一方麵是,到了GPT-5這裏,光OpenAI自己就發了好幾款SOTA模型,再加上其他前沿AI實驗室的成果,那種一次性巨大飛躍所帶來的震撼,早已不複存在。
大模型基座能力的提升,短期來看,並不會有巨大的突破。
但對於算力的爭奪從水下浮出水麵,奧特曼看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寧可「不當OpenAI的CEO」,也要成為親自去印度,去實現他的全球化算力野心。
而印度,僅僅是第一站,奧特曼的野心才初見端倪。
現在看來,未來的AI話語權,將被掌握算力的人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