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都懶得做功課了,這種需要收集大量數據才能得出結論的事都交給AI去做了。剛剛問了ChatGPT這個問題,其回答要點如下:
一、中美完全中斷貿易關係,中美之間的貿易會銳減80%。(注意,不是清零,說明兩國之間貿易不會因關稅戰完全清零)。
二、全球GDP因此會長期下降7%。
三、中美完全脫鉤,會加速全球各國的經濟區域化,甚至國有化,以應對供應倆重組的挑戰。而這會導致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高。
四、貿易脫鉤不僅會使相關行業(例如電子、紡織、汽車等出口導向型產業)出現訂單大幅下降,還可能引發整個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裁員,進而對美國、中國以及其他依賴中美供應鏈的國家就業產生衝擊。消費者則因進口成本增加而麵臨實際購買力下降的風險,從長期看,不僅會加劇收入分配不均,還可能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注意:並不是隻有中國失業增加,美國也會出現失業潮。昨天看一個視頻,一個小業主說,她訂的貨因為關稅突然增加,不得不退貨,交不起關稅,因此她不得不辭退員工,靜觀待變)
五、由於全球供應鏈重組及替代成本上升,企業生產成本和物流費用均會大幅增加,這一成本最終會傳遞到消費者身上,引發普遍性價格水平上漲。食品、能源、電子產品等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將受到直接衝擊,進而推高整體通脹率,給貨幣政策調控帶來嚴峻挑戰。
六、因為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金融市場表現為劇烈動蕩。全球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匯率市場將可能出現劇烈波動,投資者信心動搖,風險溢價上升。短期內,這種局麵可能引發全球資本流動急劇調整,甚至可能觸發金融危機。
七、全球創新能力受阻。目前中美在高科技和產業創新領域互補程度較高。完全斷絕貿易將導致雙方在半導體、人工智能、5G通信、先進製造等領域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大幅中斷,可能迫使各自采取自力更生的發展策略。這種局麵雖然或能激發部分國家的短期創新動力,但長期來看,因缺乏跨國互補效應和規模效益,技術成本和研發時間均將大幅增加,從而削弱全球創新效率和競爭力。
中美兩國貿易完全中斷,哪個國家受到的傷害更大,哪個會最終會妥協?
GPT:
小結
中美雙方在經濟上高度相互依賴,完全斷絕貿易將導致雙方都遭受巨大的損害。短期看,美國可能因供應鏈中斷和價格上漲而受到更直接的衝擊;長期而言,中國在出口下滑和產業調整中也會付出沉重代價。但在政治和談判層麵,由於美國國內壓力較大,可能會迫使美國政府更早在某些領域作出讓步,從而促進雙方重啟談判。因此,如果不得不選擇,許多分析家認為美國最終可能因內外部壓力而率先妥協,以擺脫貿易斷裂帶來的連鎖反應,而中國則更有可能利用其內部優勢和多元化貿易網絡,繼續保持較強的談判地位。
這種結局也再次反映出保持開放、多邊合作的重要性,因為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單邊極端的脫鉤措施都將對所有參與方產生長遠且不可逆的負麵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