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產業結構主要為投資,基建(含房地產)以及外貿出口。
目前大規模的投資(含外資)和基建已經減緩,暫停,如果外貿出口受到重創,對於經濟及民生影響還是非常嚴重的。
目前絕大部分的出口訂單都停了下來,受到影響的都是國際級的技術,質量和管理的大型正規出口加工企業,號稱民營國家隊。
談到貿易戰,針對川普上個任期對中國增加額外關稅,中國方麵強勢對等,也同樣增加了同等關稅,但神奇的是在具體操作方麵可謂兵不厭詐隨機應變,在中國港口貨物清關時候,可以申請附加關稅減免,實際上並沒有讓國內買家支付額外關稅,稅率上對等,實際操作上減免,可謂有裏有麵,哈哈!
不知道這輪加稅情況如何。
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大宗貨物主要是農產品,物美價廉,而從國內農場采購,同等物品,國內價格比進口要高出400-600元/噸,這部分由政府補貼,主要是保護國內相關產業,也成為中美之間所謂市場經濟的一大分歧。
關於一帶一路,起初稱為一帶一路的戰略,後來相關部門覺得這個稱呼帶有侵略性,容易誤解,隨後政府統一要求,宣傳部門,涉外機構和企業,統一規範為一帶一路的倡議。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建設增長巨大,但總會進入平穩期,隨之而來的就是製造加工能力,設計能力,監理,建築能力和人員,原材料產能等等一係列的產能需要釋放和消化,也就是產能過剩。
一帶一路也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主要針對不發達國家,從目前情況看,不甚成功,主要是框架機製以及受益國家的償還能力和國家商業信譽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