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援烏,雷聲大,但現實能力跟不上。
英國有意誌,有戰略能力,但區區幾萬陸軍不會對戰局有明顯影響。
法國號稱給歐洲核保護傘,對俄國會有觸動,但核武器畢竟隻用於威懾,對戰局也不會有直接影響。
歐洲真正有能力改變俄烏戰場局勢(或廣義說歐俄局勢的)的是德國。德國以前背著戰敗國的身份,又有美國的強力保護,意誌力消耗厲害。德國人想著安全靠美國,能源靠俄國,出口靠中國,日子滋潤得很,所以進取心明顯不足。現在經過老川和萬斯的羞辱,終於明白過味了,以德國人的嚴謹勤奮傲嬌,德國後麵的重新武裝非常讓人期待。
實話實說,依賴產生腐蝕,絕對依賴產生絕對腐蝕,德國就是被依賴嚴重腐蝕的國家。老川和萬斯精心策劃的羞辱相當於對德國(歐洲)的一次休克療法,讓德國人認識到過去的好日子一去不複返了。現在安全靠不了美國,能源也難靠俄國,出口更靠不了中國。唯一能有的就是自己(帶著歐洲)發奮圖強。
俄國的擴張終於要踢到鐵板上了,一個驚醒的德國將會是俄國的噩夢。
烏克蘭確實值得同情,但烏需要看清形勢。如果烏能變成韓國(痛苦地劃分地域再依靠歐洲發展經濟科技),可能是烏最值得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