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大選獲勝後,那些反對他的人的表現可以用“ predictable meltdown”(可預見的崩潰)來形容,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反應。他們就像一群被寵壞的孩子,發現自己最討厭的同學當上了班長,於是開始撒潑打滾,滿地找糖吃。
先說那些盼著川普內閣四分五裂的,這幫人真是天真得可愛。他們以為政治是幼兒園過家家,靠意念就能讓對手自亂陣腳。現實是,川普的團隊再怎麽內訌,也比某些左派幻想中的“完美烏托邦”靠譜得多。希望內閣崩盤的這群人,估計連自己家wifi崩了都修不好,還指望操控白宮內部矛盾?別逗了,他們也就隻能在X上發發牢騷,刷刷存在感。
再看那些對川普做的所有事都不滿意的,簡直是“職業不滿戶”。川普要是修了條路,他們會說“為什麽不是高鐵”;要是減了稅,他們會嚷嚷“富人得利”;要是簽了個和平協議,他們會陰陽怪氣“怎麽不早點簽”。這種人根本不是在批評,而是在表演——一場永不落幕的“道德優越感”獨角戲。他們不關心事實,隻關心自己的情緒能不能找到宣泄口。川普就算把月亮摘下來送他們,他們也會抱怨“怎麽不是太陽”。
還有一群更絕的,整天喊著“民主已死”“美國完了”,仿佛川普一上台就成了末日大Boss。這幫人戲劇化得奧斯卡都欠他們一座小金人。拜托,選舉是民主的一部分,別老覺得自己是宇宙中心。2016年他們崩潰過一次,2020年得意了一陣,現在又崩潰2.0版,循環播放同一張破唱片,聽得人耳朵起繭。
總的來說,這些反對者的表現無非是憤怒、無力和虛榮的混合體。他們既改變不了結果,又不願正視自己的局限,隻能靠噪音給自己壯膽。可惜,現實不是X上的熱搜排行,喊得再響,川普還是坐在橢圓辦公室裏。這波人要是真有本事,早該去競選而不是評論區裏當鍵盤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