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後的斷想 4

CNBC 是個專注於投資的頻道,嘉賓們輪番登場,縱橫捭闔,揮斥方遒。早期,他們不需要披露自己的持倉,所以觀眾無從得知這些買入或賣出的建議是否帶有私心,甚至故意誤導。後來規則改變,嘉賓需要公開自己的立場,這讓聽眾能夠更清楚地評估其言論的客觀性。

有時候我會想,討論時事的時候,是否也應該有類似的透明機製?我確信,這類論壇上肯定有來自各方陣營的職業選手。這本來無可厚非,文學城能夠成為輿論爭奪的陣地,與有榮焉。然而,今天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從網絡獲取信息。如果我們能要求這些專業人士在發言時坦誠他們的立場,比如表明自己是某個黨派的發言人,專門負責煽風點火,豈不是能幫助普通人更理性地判斷信息的真實意圖?

當然,這隻是癡心妄想,不可能實現。

還記得 90 年代初,複旦在大連、南昌軍訓時提到過一句口號:中國的大車大家拉。那是一個理想主義漸漸退潮的年代,個體精致利己主義成為時代主旋律。當時,大家有討論:如果真象我們所想那般有理想、有能力,是不是應該盡己所能,把這輛大車往前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後來才發現,這輛車並不是大家的,輪不到我們拉,那是後話。

如今看來,這輛車或許更貼切地可以比作一艘航船。無論是同舟共濟,還是船長獨斷專行,終究都在駛向某個彼岸。在美國的好處是,船長和舵手的選擇,乘客們是有發言權的。但有權利就意味著責任。說白了,就是得小心別選錯了船長,把船開進了台風眼。

要履行好這個責任,就必須想辦法走出回聲室的束縛。既然我們無法了解每個人的動機和立場,就更應該用理性和辯證的態度去分析他人的言論,多和不同意見的人交流。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至於那些動不動出口成髒,或者是人身攻擊的行為,那是來自於心理不健全需要幫助的人群,我們除了同情,也是無能為力,愛莫能助。那個總歸是少數。反倒是那些孜孜不倦地從社交媒體搬運毫無營養的內容、沉浸在低質量信息中的人,似乎將這視為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是個人愛好,樂此不疲,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美國這艘船,隻要不沉,前景依然光明。從眼前這些紛紛擾擾抬起頭來,你會發現,機器人已經學會疊衣服,這在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事;人工智能正在設計能分解塑料或治療腫瘤的分子,機器自己可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這才是天下大勢。

船上的朋友們,隻要不胡亂折騰,偶爾偏離航線並不可怕,最終總會到達光明的彼岸。從科技創新和經濟活力來看,美國這艘船早已是最偉大的了,不需要任何救世主。最讓人擔憂的是兩類人:一是口口聲聲要保護這個保護那個,其實都是沽名釣譽,別有用心,自我感覺良好,結果卻讓整艘船烏煙瘴氣,逃票的人比買票的人更神氣,而最終的痛苦卻落在他們聲稱保護的乘客頭上;第二種,老子天下第一,嘩眾取寵,開了一堆空頭支票。造反有理,從指南針無線電到錨啊舵啊發動機啊都推倒重來,非要把一艘好船拆得四分五裂才罷休。

無論偽君子還是真小人,他們關心的從來不是乘客的死活。真正的大風大浪裏,流氓無產者可以抱著塊船板苟活,趁火打劫;權貴可以火中取栗,趁亂謀利。反而是那些有家有業、循規蹈矩的人,會付出最大的代價。

長遠來看,美國人民也許不是最睿智的,但也請不要把大家當傻瓜。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但願是,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以此與大家共勉,也感謝大家讓我在這裏大放厥詞。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