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撤出大連和旅順是老共和蘇聯談的,和民國政府沒有關係

來源: 天青水藍 2024-04-21 22:23:4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234 bytes)

1949年1月30日,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受斯大林派遣到西柏坡,與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中共領導人會談,交換中蘇兩黨對中國革命一係列重大問題的看法。其中雙方在2月4日、5日的會談中,涉及到了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簽訂的中蘇條約。

米高揚說:“蘇聯認為蘇中關於旅順口的協定是不平等的,當時簽訂這個協定是為了阻止國民黨同日本和美國勾結反對蘇聯,也是為了中國的解放運動。事實證明,這個條款給解放戰爭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是,現在,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掌權,中國國內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蘇聯政府已經決定,隻要同日本罷戰言和,就取消這個不平等的協定,並從旅順港撤出蘇聯軍隊。如果中共認為立即撤軍是適宜的,那麽,蘇聯現在就可以這麽做。”

同年2月5日,斯大林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重申:“中國共產黨人在掌權後,形勢已根本改變,蘇聯政府已經通過了取消這個不平等條約的決議,準備一旦同日本簽訂和約,蘇聯就從旅順撤軍,自然美國也將從日本撤軍。當然,中國共產黨認為蘇聯軍隊以立即撤出旅順為好,蘇聯願意使中國共產黨如願以償。”然而,中共當時掌管的東北解放區根本沒有海軍,自然無法接受斯大林的好意。

當時,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表示,恐怕不能馬上從遼東撤出蘇軍和撤銷蘇聯海軍旅順基地。毛澤東認為,撤軍問題應該等到中國粉碎了反動勢力,把人民動員起來,沒收外國資本,並在蘇聯的幫助下把國家治理得井然有序時再來考慮。一句話,等我們強大起來時,你們再離開中國,到時候我們要簽訂類似《蘇波條約》那樣的互助條約。毛澤東還說,蘇聯駐軍旅大是為了保衛它,防範日本軍國主義複活。等到中國強盛了,有能力自己抵禦日本侵略了,那時蘇聯就不需要這塊基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第一次訪蘇,主要目的是同斯大林就中蘇兩國間重大的政治、經濟問題交換看法,重點是處理1945年中國國民黨政府同蘇聯政府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毛澤東在出訪前就反複告訴蘇聯人,希望簽訂一個新的《中蘇同盟條約》來代替1945年蘇聯與中國國民黨政府間訂立的條約,可蘇方一直沒有回複。毛澤東到莫斯科後,在與斯大林進行第一次會談時,就提出了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問題。但斯大林最初反對“改變原有中蘇條約的合法性”,明確表示了蘇聯不準備簽訂一個新條約的立場,至於蘇聯租用旅順口30年“在形式上不能改變”,但可以發表一個聲明表示蘇聯同意從那裏撤軍。在涉及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毛澤東堅持不讓步。雙方相持近半個月後,在毛澤東的強硬態度麵前,斯大林不得不改變了態度,同意簽訂新條約和其他新的協定。

1950年1月22日,在中蘇兩國政府領導人討論到中長鐵路和旅順口問題時,斯大林說:“中蘇條約應是一個新的條約,對雅爾塔協定問題可以不管它。旅順口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個是限期歸還,在對日和約締結後撤兵;一個是現在撤兵,但過去的條約形式暫不變更”。毛澤東同意前一個辦法。

毛澤東考慮,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海軍尚在組建中,蘇軍在旅順港再留駐一個時期比較有利,但又必須規定一個廢除協定和蘇聯撤軍的時限,否則即使現在就撤軍,它隨時可以再進駐。因此,毛澤東才讚成斯大林提出的第一個方案。

中蘇所簽訂的新約原稱為《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後來根據周恩來的建議,改為《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周恩來強調:“友好同盟”的具體內容自然就包括互助合作在內了,而後者也應該是條約的具體內容。毛澤東對周恩來提議加上的“互助”二字十分滿意,他認為這兩個字“加得很合適”。

在雙方具體會談中,根據中方要求,蘇軍撤出旅大的過渡時間規定為三年,即不遲於1952年年末蘇聯軍隊從旅順撤出,並被寫入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第三、第四、第五條中。後來由於朝鮮戰爭爆發,美日勾結對遠東地區安全造成的威脅日益嚴重,中蘇兩國政府於1952年八九月間協商,同意延長中蘇兩國共同使用旅順口海軍基地的期限。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以後,赫魯曉夫登上了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寶座。為了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他很需要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持。於是他不但積極推動向中國提供大量經濟和軍事的援助,還提出歸還旅順口的問題。

1954年2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和中央軍委副主席劉伯承來到旅順口軍港,以慰問駐守在這裏的蘇軍為名,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戰略視察。朱德走訪和慰問了蘇聯駐旅順口海軍廣大指戰員,在蘇軍駐軍最高將領什維佐夫上將陪同下,視察了黃金山、白玉山、電岩炮台、老虎威等重要戰略要地。朱老總洞察世界風雲,運籌帷幄,他從旅順口軍港回到北京後,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研究,提出蘇軍駐守的旅順口軍港及旅大防務應立即全部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

很快到了1954年9月。這年9月,赫魯曉夫率蘇聯政府代表團到中國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周年慶典,並進行國事訪問。9月25日,即蘇聯政府代表團出發的前兩天,蘇共中央主席團工作人員還在進行有關協定最終方案和其他有關文件的修改和整理。盡管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羅夫等一些人對歸還旅順基地持反對意見,但赫魯曉夫仍力主歸還。他表示,沒有包括歸還旅順基地這些實際內容,蘇聯派如此高級的代表團去北京參加慶典、同毛澤東會談,將變得毫無意義。在赫魯曉夫的帶動下,蘇共中央主席團其他成員也發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見。最後,伏羅希洛夫才勉強在文件上簽了字。

10月12日,中蘇雙方在北京發表了《關於中蘇舉行會談的公報》和《關於旅順口海軍根據地問題的聯合公報》。《聯合公報》指出:“蘇聯軍隊的撤退和旅順口海軍根據地的設備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於一九五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前完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提出,中國希望蘇軍撤出時,不僅將基地的設備留下,而且把炮兵武器也留下。赫魯曉夫表示,所有的設備都可以無償留給中方,蘇方也同意把重武器留下,但要付錢。

1955年1月,駐旅大蘇軍向中國政府發出通知,“本年3月初開始向中國軍隊移交,預定5月底移交完畢”。1955年1月9日,從朝鮮勝利班師回國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三兵團奉中央軍委命令,開始接管蘇軍在旅大地區的防務。

為便於旅大地區防務的交接,2月5日,中央軍委正式決定成立接收旅大防衛區委員會並公布委員會負責人名單:國防部副部長兼海軍司令員蕭勁光任主任委員,副總參謀長兼東北軍區代司令員鄧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副司令員曾紹山、中共大連市委書記郭述申任副主任委員,邱創成、向仲華、周希漢等14人為委員。2月11日,成立旅大防衛區接收委員會海軍分會,負責接收蘇聯海軍武器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炮兵、裝甲兵、工兵等軍兵種也相應成立了接收分會。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沈陽軍區部隊於1955年2月21日開始接收駐旅順、大連地區蘇聯軍隊的武器裝備器材和防禦設施。2—5月,中央軍委又陸續調空軍、海軍和公安部隊進駐旅順口,並組建了海軍旅順口基地。

為順利交接,蘇軍曾多次舉辦報告會,蘇軍官兵親自幫助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熟悉各種設備的操作方法。在接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級機關和部隊認真嚴肅地執行中央軍委關於接好、學好、團結好的要求,較順利地完成了接收武器裝備、技術器材和設備的工作。5月初,設備接收完畢。5月16日匯總簽字全部完成。

蘇聯除決定將旅順基地所有武器裝備都賣給中國外,還決定將在安東(今丹東)的部分空軍和防空裝備也賣給中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選擇地有償接收的主要武器裝備有:各種飛機406架、各種艦船58艘、火炮1305門、坦克自行火炮357輛、汽車1684輛、雷達35部,另有各種炮彈、炸彈一批。無償接收的主要設備包括營房150餘萬平方米(不包括地方代為接收的商業企業)、機場9個、修理廠修理所116個、倉庫59座、醫院9所。加上從安東等地的接收數,中國共接收了蘇軍1個潛艇基地、5個殲擊機師、1個轟炸機師、2個步兵師、1個機械化師、3個地麵炮兵師、3個高射炮兵師等部隊的大部分武器裝備。

從1955年4月6日零時起,旅大地區一切防務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負責。4月15日,遼東半島防務正式交接簽字,至5月27日,蘇聯駐旅順口地區陸、海、空三軍及指揮機構約12萬人全部撤離。從此,旅大地區結束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由外國人統治和管轄的曆史。旅大從此翻開了新的曆史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