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憂未來-美撒開科幻級戰爭大網

來源: 風語空靈 2024-03-13 10:26: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228 bytes)

這個世界每隔一段時間總有那麽一兩個人想稱霸人間,非攪得天翻地覆不可,也許這是地球人的宿命。今天的地緣衝突日益升級和激烈,"世界秩序變的相當脆弱",西方國家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未來5-10年世界大戰可能性很大,如果如此,核大戰風險也會隨之升高。目前的風向標是貿易,當貿易不再重要,戰爭也就不遠了,我們隻能希望最好的,準備最壞的。

美利堅合眾國立足北美,從殖民地到獨立,一路走到今天,每逢重要關頭其大眾智慧和國家戰略都引領世界。從早期五月花號盟約,到獨立宣言,獨立戰爭,再到南北戰爭,雖不乏爭執和震蕩,但從未停止向前的步伐,主基調是自由,創新競爭與公平正義,成了西方社會不斷完善和螺旋上升的範例。二戰前的美國與今天既相似又不同,不熱衷參與世界紛爭,國會通過中立法案,仗著大洋的天然屏障事來個不關已高高掛起。如果你看過電影"至暗時刻"(Darkest Hour),會對英國首相深夜向美國總統電話求援那一幕印象深刻。

"Hello, Franklin! How are you! ",......." 丘吉爾濃重的英格蘭嗓音通過電波傳到大洋彼岸羅斯福總統橢圓形辦公室的電話機上。

"Winston!",....... The Neutrality Act we signed last year has tied my hands. Just can't swing it"(去年簽署的中立法案束縛了我的手腳,沒回旋餘地),倫敦戰時內閣保密室丘吉爾手上的電話傳出羅斯福的美國口音。基於無奈羅斯福出了個主意,在加拿大邊境"走私"戰鬥機,"That we can do, how about that, Winston? "銀幕上丘吉爾掛上電話,銀幕外觀眾啼笑皆非。

一旦美國加入二次大戰,雖艱苦卓絕但結局注定,具體方麵電影"灰狗號"(Greyhound)做了最好的注腳,信仰,機敏,實用,邊戰邊改進,契而不舍。二戰結束,美蘇冷戰,競爭你來我往,韓戰,核武,古巴導彈危機,太空,登月等等,以及意識形態色彩很濃的越南戰爭。那時美國國內反戰引起大規模騷亂,sounds familiar? (比我們過去幾年看到的糟糕的多)。最後人們耳旁回響的是裏根總統在範登堡門前鏗鏘有力的聲音:"Mr. Gorbachev,open this gate!  Mr. Gorbachev,tear down this wall ! " 之後蘇聯從內部坍塌,華約陣營解體,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之結束,影響深遠,幾十年後仍餘波未平。獨裁政體曆史上不乏其例,隨時間推移,它們對內步步高壓,盡失民心,對外捉襟見肘,眾叛親離,時機一到土崩瓦解。世界經過幾十年繁榮發展又走到一個分水嶺,大國戰爭的腳步比以往更加迫近,我們的日常和平生活也許要成為一種奢侈。是奮起保衛和平與自由,還是聽之任之,to be,or not to be,成了美國必須再次回答的問題。

近幾年美國政界,智庫,尤其是軍方越來越認識到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是真正的對手,其telltale sign是對烏克蘭戰爭"三心二意"(兩黨存在分歧,不像在有些問題上完全一致),有意讓歐洲挑大梁,希望他們能擰成一股繩。對於有人蓄意挑起中東戰事,胡塞武裝趁火打劫,美國"心不在焉",出於人道主義原則,甚至開始在加沙海岸建臨時海港以大規模運送食物和其它人道援助,滅火的味道很濃,同時也"項莊舞劍 誌在沛公"。十年前或更早,美國從反恐緩過來就開始為不測做準備,因沒有迫在眉睫,進展相當緩慢。近幾年在一係列"刺激"下步伐越來越快,到了今天戰略對手逐漸清晰,稍加注意我們就能聽到戰鼓聲聲,觸到備戰的脈搏。

美軍搭建的沙灘海岸臨時港口,看上去天衣無縫,有點星球大戰的感覺。

這種準備,戰略方麵有不少,例如保持反恐的存在但全麵收縮(收起拳頭),廣結盟和加強原有聯盟,像Quad(印-太四國: 美,澳,印,日),五眼聯盟(英語國家情報共享),美日韓亞太"鐵三角"等。有一點很有意思,美俄處在兩大陣營,爭執不下,在航天方麵卻是"哥倆好",SpaceX剛發射上空間站的Crew-8乘員中,三個老美宇航員一個俄國宇航員,當然之前美國宇航員是乘俄國飛船上空間站的,也許“太空看不到國界” 。烏克蘭戰爭背景下這種合作能夠延續很不一般。

硬件方麵,B-21量產(目標是150-225架),五代機升級,四代戰機和即將退役的冷戰時期轟炸機改裝升級,六代航空發動機試車(The Next Generation Adaptive Propulsion or NGAP), F-35A 閃電II剛通過核武證書(攜帶B61-12, 0.3到34萬噸級戰術/戰略熱核彈頭),已首次進駐文萊的軍事基地,高超音速導彈加速研製(據說這方麵落後於對手),迅龍係統,噴氣隱身無人機項目群,電子戰武器,定向能武器,僅說上幾例,這個清單可以很長。海軍方麵,篇幅有限就不提了,想說的是水下部分是別人最難"抄作業"或模仿的地方,也是最致命的。總之,老牌的美國軍工正在"擼起袖子加油幹",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前所未有的科幻級應用和實現。新的初創軍工公司如雨後春筍,承擔著尖端但價廉物美武器的研發生產。相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基地關閉,刀槍入庫(比如銷毀核武器和中導條約等),今天的廣泛逆轉令人歎為觀止。

一個向左旋轉90度的地圖,圖中標注了一些東亞和南亞國家,如蒙古,韓國,越南,老撾,孟加拉和印度等,關島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直線上的中間位置, Brunei是文萊。


B-2和F-22仍是當今所向披靡的戰略尖刀(另有B-21 Raider,RQ-180為無人駕駛型),兩兩協作可以直擊對手縱深。原來要退役的32架早期F-22已拿到撥款將全數升級(原來作為訓練用,未編入實戰,F-22很多性能目前無人超越,例如叫"Power Loop"的空中原位回旋動作,是矢量推力的傑作)。六代機遠水難解近渴,四代機向四代半轉型在緊鑼密鼓地進行(F-16, F-15EX等),一部分換成無人駕駛。F-15EX達2.9倍音速,類似Top Gun II中"暗星"的隱身超音速SR-72即將問世(6倍音速,有人戲稱是SR-71黑鳥的兒子),主要用於偵察,必要時攜超音速巡航導彈,飛機上"刺刀"殺進重圍。


SR-72隱身高超音速飛機飛行想象圖

 
左:艦載激光武器擊中夜空中的目標, 右:一艘小型快艇或無人艇的激光武器在瞄準目標,這些場景通常在科幻片中出現。

硬件的發展我們都已看到,不再贅述。軟件方麵主要表現在數據聯網和數據安全,抗幹擾和通訊保證等方麵的努力,是一個邊用邊改邊完善的過程(很可能融入機器學習,AI等)。一個突出的例子是美國海軍引入叫做"強超"的多域聯合軟件,並在西太平洋大型軍演中測試。那次演習(2023年)動用了25000人,可見下了"大本錢,聚焦聯合盟友以壓倒優勢戰勝對手。諸如此類的"科幻級"準備,到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所有這些背後是美國無以倫比的發明力,創造力,雄厚的科技實力,和高效率發展針對性打擊武器的手段和能力,其宗旨是讓對方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以機器速度實現決策以AI獲取效率,不戰而屈人之兵,或者先理後兵, when reason fails, use force。

說起大國戰爭或大國海戰,人們會想起上世紀四十年代的美日太平洋中途島大戰,如果還以其為範本策劃戰爭,那怕是一點點類似都是"刻舟求劍"。現今的世界,有人熱衷彎道模仿,有人專注未來超越,從我這張書桌讀到的來看,未來戰爭的大網正在撒開,一張是導彈防禦大網(天基,陸基和海基)讓對手在使用核武器上不敢輕舉妄動。另一張是常武打擊大網,籠罩對手的海洋和陸地,作戰/武器單元分散在全球基地,星羅棋布的島嶼,和廣闊的大洋,新的戰略和戰術範式(paradigm)已形成,牽一發動全身,一方有需八方支援,天兵天降,決勝千裏。戰爭一旦發生,人們會看到武器的應用和代差將重現過去來複槍與長矛的區別,雖如此形容,但曆史非簡單重複,會更眼花繚亂。要是有點智慧,有人應在感歎他們喚醒了"沉睡的巨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吹牛能夠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是誰? -cn_abcd- 給 cn_abcd 發送悄悄話 cn_abc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10:41:39

為什麽沒人說美國受惠於中蘇兩國人民的巨大犧牲呢? -cn_abcd- 給 cn_abcd 發送悄悄話 cn_abc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11:20:49

文科生寫這個徒增笑爾 -人在美途- 給 人在美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11:32:17

共濟會建立的國家 -earthsea- 給 earthsea 發送悄悄話 earthse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11:47:43

窮兵黷武,總有日薄西山的時候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12:23: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