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鉈鹽的理化性質推斷投毒途徑

來源: 紅米2015 2024-01-02 07:27: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1 bytes)
回答: 有幾點收獲紅米20152024-01-02 06:55:18

投毒案多用硝酸鉈和硫酸鉈,密度分別大約為5.6,6.8克每立方厘米。二者均為白色結晶粉末,易溶於水。因此投毒途徑多為將粉末混入食鹽,飯菜,或溶於飲料。從以往案件看,導致死亡需要數克,大約就是1立方厘米左右的量。少量溶於接觸眼鏡護理液似可行,但不知是否有刺激性。混入咖啡麥乳精粉等中應較易於分辨導致敗露。溶入中藥湯中應最方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